原创 师长与日军拼刺刀,刺死8个日军后牺牲,毛主席签发光荣证
迪丽瓦拉
2025-07-14 18:04:49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任何战役中,高级将领一般都不参与前线作战,这些人是军队不能损失的重要资产。

然而抗战期间,一位年轻的国军师长却和日军面对面拼刺刀,直至杀死8个日军之后殉国,毛主席还为他签发了光荣证。

这位师长是何人?为何一位师长会到一线拼刺刀?毛主席又为何给一位国民党将领签发光荣证?

长沙会战显神威

这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殉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就是孙明瑾。

他出生于1905年,是我国江苏宿迁人。

这位国民党少将师长从成年后的短短十几年间,一直往返于战场和军校,直至牺牲。

孙明瑾出生的年代,是清末朝着民国初年过渡的时间,不过他是书香之后,因此有不错的教育基础。

加之孙明瑾从小就喜欢学习、天赋非凡,所以上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

无论是参军还是学习,孙明瑾在战友、同学中的口碑总是非常一致,大家都评价他“有礼貌、性格沉稳冷静、关怀弱者”。

孙明瑾读书期间就对古时候以身殉国的英雄们非常敬仰,他立志要成为岳飞、戚继光那样的民族英雄。

又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接受了不少新式思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等革命精神又广为传播,孙明瑾就更加坚定了救万民于水火、上阵杀敌的伟大抱负。

1926年后半年,21岁的孙明瑾来到了广东。

中国的革命兴起于南方,又因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广东,因此广东地区是当时的革命圣地,其革命根据地也聚集了大批爱国志士。

来到广东之后,孙明瑾立刻就找到了黄埔军校,以他的才学,考入军校易如反掌。

成为黄埔军校五期学员后,孙明瑾更加如饥似渴地吸收理论知识。

虽然上学期间他成绩很好,但是有些军事相关的内容他还是要恶补的。

临近毕业,孙明瑾在军事理论素养、战斗素养和指挥能力方面非常突出,是优秀毕业生之一。

黄埔学习结束之后,孙明瑾成为了国民党革命军的一员,因为战斗素养高、作战英勇,进入部队之后没多久孙明瑾就已经从通讯员晋升到排长了。

之后他更是节节高升,一路上升到了副团长。

1932年,孙明瑾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三年孙明瑾一直在军队历练,由于他觉得自己理论素养还需要提高,因此1935年孙明瑾又进入了陆军大学进行深造。

两年之后,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爆发。

眼见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孙明瑾等一大批陆军大学的学员临危受命,扛枪上了战场,在上海地区和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同年战斗结束后再次返回学校学习。

1938年9月,孙明瑾结束了在陆军大学的学习,因为成绩优异、表现良好,他被校方委任为军校教官,并且还在大学研究院进修。

然而当时战况非常紧急,眼见老百姓身处水火,孙明瑾又怎么能安心做研究?

不久之后,孙明瑾的调令下来了,他被任命为第三战区高级参谋,跟随部队到各个战场进行作战任务。

南方地区抗击日军的几场大战——包括第一次长沙会战之胜利,都有孙明瑾的功劳。

作为随军参谋,孙明瑾在陆军大学学习的知识,完美地融合在了战场之上。

1940年年初,年仅35岁的孙明瑾成为国民党陆军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可谓年少有为。

孙明瑾接手队伍时,士兵战斗力一般,但是在他和师长的努力之下,第十师迅速成长,成为一支王牌劲旅。

1940年秋,第十师成为国民党第十军的战斗单位,因为战场形势所需,孙明瑾随着队伍调到了湖南地区。

可敬的是,这支国军队伍在孙明瑾的带领下,纪律严明,令人赞叹,因为孙明瑾的才干,同年他就升任第十师副师长兼任参谋长。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开始。

日军当时集结了15万精兵,将矛头对准了第九战区的中国军队。

孙明瑾的部队接到命令之后,在湖南北部地区阻击日军。

当时孙明瑾等人领导队伍日夜奔袭,三天后来到了长沙附近。

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双方都是精英部队,但是孙明瑾他们人数比不了日军,被包围了。

幸而中国军队援军及时到达,孙明瑾和外围部队紧密配合,杀出了重围,歼灭了来犯之敌。

第二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日军死伤近5万人,抗日部队士气大增。

两次长沙会战是第九战区最为重要的胜利,但是胜利之后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浴血奋战守长沙

第十师驻扎在岳麓山一带,他们的任务从攻击转换为防守长沙城。

日军定会反扑,孙明瑾要求部队抓紧修整,不得松懈。

此时日军丝毫没有放弃在其他战场的战斗,1941年12月7日,随着“虎、虎、虎”的密电传到日军高级司令部,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在这之后,全世界和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日军之后对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疯狂反扑,他们集结了12万兵力,开始攻击长沙。

日军部队完全包围了长沙,而孙明瑾所在的第十军奉命守住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彼时日军的炮火已经打破了抗日军队的三条阻击线,第十师的战斗任务就是固守长沙城外的工事,将日军死死拦在长沙城外。

守备任务非常艰难,日军炮火猛烈,孙明瑾所在的部队人数也是不及敌军的。

情况非常严峻,1941年12月28日晚,孙明瑾开始了作战部署。

他对全体指战员发表讲话:

“日军侵犯我长沙,我们奉命阻击敌人,这就是我们留在岳麓山下的目的。目前日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死守阵地,坚决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受到孙明瑾的鼓舞,第十师全体官兵在作战会议之后迅速向战场散去,进入指定作战位置。

孙明瑾命令战士们加急修建工事,对于已经存在的掩体,也要进行加固,防止日军炮火覆盖。

1942年初,日军开始了疯狂进攻。

当时日军的兵力是三个师团,都是他们的主力部队,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双方伤亡持平,战斗异常惨烈。

但是在孙明瑾等人的阻击下,日军最终未能前进一步。

此时敌我双方的意志力和体力都到了极限,日军开始撤退。

孙明瑾等人抓住机会,转守为攻,开始由内向外包围残余日军,开始了歼灭战。

最终三个师团的日军所剩无几,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结束。

虽然守卫战胜利了,但是孙明瑾却高兴不起来。

这一场战役下来,又有无数的华夏好儿郎殒命,看着满地狼藉和堆叠的尸体,孙明瑾脱下了帽子,眼里噙着泪花,久久说不出话。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第九战区的胜利,这也给中国抗日战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美国当时在中国战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中国军民的勇气,因此他们给国民政府贷款五亿美元。

紧接着国际上的对华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盟军主要力量英美两国宣布了对华不平等条约作废。

此战之后,日军元气大伤。

前后三次长沙会战,两次攻坚战,一次守卫战,国民党第十军均圆满完成了作战任务。

长沙会战的胜利对于抗日队伍的士气、抗日战场形势的扭转都具有非常大的贡献。

他们还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和意志。

长沙守卫战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日军亡我之心不死,抗日军队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已经是第十师师长的孙明瑾深知这个道理。

果然,1943年11月2日,日军又有了大动作,此时他们的目标是常德。

常德会战忠魂逝

随着常德守备军和日军展开激战,常德会战开始了。

同月19日,孙明瑾所在的第十师封面前往马迹塘增援。

第十师剩余8000人全部上战场,孙明瑾一秒钟也不敢耽搁,一周之后他们到达了主战场。

9月26日孙明瑾的队伍加入战场,和他们正面作战的是日军的主力部队。

虽然队伍已经非常疲惫,但是战士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孙明瑾将部队分为左右两个纵队,他配合左纵队作战,日军半寸都没能前进。

次日清晨,孙明瑾的队伍完成了阻击任务,向前方战场行军。

向军过程中,孙明瑾接到通讯员消息,桃源地区有超过一万人的日军部队,和第十师相向而行。

孙明瑾下令部队任务不变,严密监控前方日军的动向。

因为他们要路过一片开阔地,孙明瑾极其谨慎,他们随即改变路线,进入了乌峰岭。

果然,上午日军派来了轰炸机进行火力侦察,随后孙明瑾的队伍就和4000余人的日军先头部队相遇。

双方展开激战,因为第十师有兵力优势,所以孙明瑾下令队伍分散,将日军包饺子。

他们遇到的日军也是精锐,打起来非常吃力。

最后在孙明瑾的带领下,第十师全体官兵将日军打回了驴岭西面,为其他战线上的部队减轻了压力。

和他们交战的是日军第三师团的先锋,因此孙明瑾此次成功扰乱了日第三师团的战术。

随后他们继续向常德前进,但是之后的道路越走越难。

11月28日,日军第三师团在知道孙明瑾部队的行进方向之后,开始了疯狂报复。

一路上日军派驻了多个火力点,孙明瑾部的前进速度骤然下降,他们处在和日军胶着的状态。

这一路上孙明瑾的第十师损失颇多,战斗减员陡然增加。

日军见孙明瑾部队非常顽强,又派空军支援地面部队,如果处置不当,第十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但是孙明瑾沉着冷静,他调集两个团的兵力配合第十师主力包围地面日军,不到两个小时,他们就扫清了障碍,得以继续前进。

尽管第十师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常德情况危急,他们临时接到紧急任务,配合第十军第三师攻击德山地区。

孙明瑾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带领第十师前进,11月29日,孙明瑾的第十师到达了既定作战区域。

孙明瑾当即下令部队进行炮火攻击。

火力覆盖之后,第十师主力全部扑向日军,战斗之惨烈相较之前更甚。

第二天德山阵地还没有拿下,第三师决定发起总攻。

孙明瑾指挥部队配合第三师,他们负责佯攻,而第三师才是真正的主力。

两股部队紧密配合后,德山阵地在日落之前成功拿下。

这场大战之后,第十师已经连续行军和作战十几天,部队进行了适度修整。

12月1日,孙明瑾又接到了新的作战任务,他们这次碰到了日军第68师团,这也是日军陆军精锐之一。

相比于之前的师团级队伍,此次第68师团更是增加了4000余人的兵力。

孙明瑾第十师此前损兵折将已经很多了,在和日军第68师团激战之时,他第一次走出了指挥室,以师长的身份开始和日军面对面拼杀。

在孙明瑾的鼓舞之下,第十师战士作战更加勇猛。

然而此时他们的人数和日军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孙明瑾最开始充当着机枪手的角色,最后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孙明瑾只能掏出手枪招呼日军。

战到最后,日军冲了上来疯狂朝着孙明瑾扫射,这位铁血将军身中无数子弹,依然挺身射击。

最终孙明瑾拿起了刺刀,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还刺死了8个鬼子,最后力竭,光荣殉国。

常德会战最后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告终,然而抗日第十师有生力量仅剩600多人,师长孙明瑾壮烈牺牲。

孙明瑾遗体被运回长沙,国民政府特追授孙明瑾陆军中将。

1983年12月,

孙明瑾将军因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伟大贡献被追认为

革命烈士。

结语

孙明瑾战斗的时候是国共合作之时,他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英雄。

抗日战场上同孙明瑾一样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有无数,但是直至最后一刻还和日军拼刺刀的少将师长少之又少。

他曾说过:“和阵地共存亡”,而他也做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当我们阅读明史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明朝的第六任皇帝和第八任皇帝竟然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明英宗朱祁...
原创 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时期,...
原创 唐... 全文共1920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达到了史无前...
原创 杨... 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后,中国的发展仍旧处于困境之中,为了国家的建设,一批又一批干部冲到了最贫困的地区,最...
原创 如... 黄忠是刘备帐下五虎上将之一,同时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放在现在来说黄忠应该是40后50初左右,而同为五...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把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一共五个人称为曹魏“五子良将”,这种说法与蜀汉的“五虎...
朱凤瀚:武王克商年有必要再重新... 摘要:近年新见义尊、义方彝是一组商人大族族贵族义受武王赏赐后所作的青铜器,同组还有一件圆鼎和两件方鼎...
原创 魏... 前言: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山河月明》之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燕王麾下的靖难大军旁若无人般地杀进了京师南...
原创 为... 身为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顺治的登基属实是有些草率的。 年仅六岁的顺治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一转身就成为...
原创 万... 万历28年懒政不上朝,为何没被架空?专家:锦衣卫不是吃素的 说起明朝的皇帝,那真是一个比一个有特点,...
王启民同志逝世,享年87岁 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改革...
女娲造人:创世之后的慈悲光辉与...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在远古洪荒的时代,世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天地不仁,万物凋零。四极仿佛失去了...
原创 清... 绘画艺术是我们中国艺术众多门类中受众最广的艺术类别之一,绘画的手法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绘画...
原创 张... 1924年秋,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与奉系军阀张作霖部爆发了第二次大战。 奉军这一次来势凶猛,出动了强大的...
原创 三... 三国时神秘消失的六位猛将,他们最终到底去了哪里?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个时代,...
原创 孝... 清朝历史上,有一个巨大的绯闻让我们到现在都十分兴趣浓厚,那就是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的关系到底是如何的?...
原创 号...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没有办法,高手对决碰到了对手,而且自己这边也没有太大的准备。 事件回顾 ...
黔西市中坪镇古代历史记要 黔西中坪沿革史 黔西中坪镇位于市东北部,四邻花溪、太来、协和、永檠、定新、重新、中建等乡镇,面积12...
原创 朱... 人人都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殊不知,每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都要经历过磨难,而且,这些磨难是一件...
原创 1... “我和江姐是朋友,我帮她做过很多事,我才不是杀害江姐的凶手!” 1953年7月20日,一场公审大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