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师长与日军拼刺刀,刺死8个日军后牺牲,毛主席签发光荣证
迪丽瓦拉
2025-07-14 18:04:49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任何战役中,高级将领一般都不参与前线作战,这些人是军队不能损失的重要资产。

然而抗战期间,一位年轻的国军师长却和日军面对面拼刺刀,直至杀死8个日军之后殉国,毛主席还为他签发了光荣证。

这位师长是何人?为何一位师长会到一线拼刺刀?毛主席又为何给一位国民党将领签发光荣证?

长沙会战显神威

这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殉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就是孙明瑾。

他出生于1905年,是我国江苏宿迁人。

这位国民党少将师长从成年后的短短十几年间,一直往返于战场和军校,直至牺牲。

孙明瑾出生的年代,是清末朝着民国初年过渡的时间,不过他是书香之后,因此有不错的教育基础。

加之孙明瑾从小就喜欢学习、天赋非凡,所以上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

无论是参军还是学习,孙明瑾在战友、同学中的口碑总是非常一致,大家都评价他“有礼貌、性格沉稳冷静、关怀弱者”。

孙明瑾读书期间就对古时候以身殉国的英雄们非常敬仰,他立志要成为岳飞、戚继光那样的民族英雄。

又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接受了不少新式思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等革命精神又广为传播,孙明瑾就更加坚定了救万民于水火、上阵杀敌的伟大抱负。

1926年后半年,21岁的孙明瑾来到了广东。

中国的革命兴起于南方,又因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广东,因此广东地区是当时的革命圣地,其革命根据地也聚集了大批爱国志士。

来到广东之后,孙明瑾立刻就找到了黄埔军校,以他的才学,考入军校易如反掌。

成为黄埔军校五期学员后,孙明瑾更加如饥似渴地吸收理论知识。

虽然上学期间他成绩很好,但是有些军事相关的内容他还是要恶补的。

临近毕业,孙明瑾在军事理论素养、战斗素养和指挥能力方面非常突出,是优秀毕业生之一。

黄埔学习结束之后,孙明瑾成为了国民党革命军的一员,因为战斗素养高、作战英勇,进入部队之后没多久孙明瑾就已经从通讯员晋升到排长了。

之后他更是节节高升,一路上升到了副团长。

1932年,孙明瑾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三年孙明瑾一直在军队历练,由于他觉得自己理论素养还需要提高,因此1935年孙明瑾又进入了陆军大学进行深造。

两年之后,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爆发。

眼见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孙明瑾等一大批陆军大学的学员临危受命,扛枪上了战场,在上海地区和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同年战斗结束后再次返回学校学习。

1938年9月,孙明瑾结束了在陆军大学的学习,因为成绩优异、表现良好,他被校方委任为军校教官,并且还在大学研究院进修。

然而当时战况非常紧急,眼见老百姓身处水火,孙明瑾又怎么能安心做研究?

不久之后,孙明瑾的调令下来了,他被任命为第三战区高级参谋,跟随部队到各个战场进行作战任务。

南方地区抗击日军的几场大战——包括第一次长沙会战之胜利,都有孙明瑾的功劳。

作为随军参谋,孙明瑾在陆军大学学习的知识,完美地融合在了战场之上。

1940年年初,年仅35岁的孙明瑾成为国民党陆军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可谓年少有为。

孙明瑾接手队伍时,士兵战斗力一般,但是在他和师长的努力之下,第十师迅速成长,成为一支王牌劲旅。

1940年秋,第十师成为国民党第十军的战斗单位,因为战场形势所需,孙明瑾随着队伍调到了湖南地区。

可敬的是,这支国军队伍在孙明瑾的带领下,纪律严明,令人赞叹,因为孙明瑾的才干,同年他就升任第十师副师长兼任参谋长。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开始。

日军当时集结了15万精兵,将矛头对准了第九战区的中国军队。

孙明瑾的部队接到命令之后,在湖南北部地区阻击日军。

当时孙明瑾等人领导队伍日夜奔袭,三天后来到了长沙附近。

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双方都是精英部队,但是孙明瑾他们人数比不了日军,被包围了。

幸而中国军队援军及时到达,孙明瑾和外围部队紧密配合,杀出了重围,歼灭了来犯之敌。

第二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日军死伤近5万人,抗日部队士气大增。

两次长沙会战是第九战区最为重要的胜利,但是胜利之后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浴血奋战守长沙

第十师驻扎在岳麓山一带,他们的任务从攻击转换为防守长沙城。

日军定会反扑,孙明瑾要求部队抓紧修整,不得松懈。

此时日军丝毫没有放弃在其他战场的战斗,1941年12月7日,随着“虎、虎、虎”的密电传到日军高级司令部,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在这之后,全世界和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日军之后对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疯狂反扑,他们集结了12万兵力,开始攻击长沙。

日军部队完全包围了长沙,而孙明瑾所在的第十军奉命守住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彼时日军的炮火已经打破了抗日军队的三条阻击线,第十师的战斗任务就是固守长沙城外的工事,将日军死死拦在长沙城外。

守备任务非常艰难,日军炮火猛烈,孙明瑾所在的部队人数也是不及敌军的。

情况非常严峻,1941年12月28日晚,孙明瑾开始了作战部署。

他对全体指战员发表讲话:

“日军侵犯我长沙,我们奉命阻击敌人,这就是我们留在岳麓山下的目的。目前日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死守阵地,坚决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受到孙明瑾的鼓舞,第十师全体官兵在作战会议之后迅速向战场散去,进入指定作战位置。

孙明瑾命令战士们加急修建工事,对于已经存在的掩体,也要进行加固,防止日军炮火覆盖。

1942年初,日军开始了疯狂进攻。

当时日军的兵力是三个师团,都是他们的主力部队,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双方伤亡持平,战斗异常惨烈。

但是在孙明瑾等人的阻击下,日军最终未能前进一步。

此时敌我双方的意志力和体力都到了极限,日军开始撤退。

孙明瑾等人抓住机会,转守为攻,开始由内向外包围残余日军,开始了歼灭战。

最终三个师团的日军所剩无几,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结束。

虽然守卫战胜利了,但是孙明瑾却高兴不起来。

这一场战役下来,又有无数的华夏好儿郎殒命,看着满地狼藉和堆叠的尸体,孙明瑾脱下了帽子,眼里噙着泪花,久久说不出话。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第九战区的胜利,这也给中国抗日战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美国当时在中国战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中国军民的勇气,因此他们给国民政府贷款五亿美元。

紧接着国际上的对华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盟军主要力量英美两国宣布了对华不平等条约作废。

此战之后,日军元气大伤。

前后三次长沙会战,两次攻坚战,一次守卫战,国民党第十军均圆满完成了作战任务。

长沙会战的胜利对于抗日队伍的士气、抗日战场形势的扭转都具有非常大的贡献。

他们还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和意志。

长沙守卫战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日军亡我之心不死,抗日军队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已经是第十师师长的孙明瑾深知这个道理。

果然,1943年11月2日,日军又有了大动作,此时他们的目标是常德。

常德会战忠魂逝

随着常德守备军和日军展开激战,常德会战开始了。

同月19日,孙明瑾所在的第十师封面前往马迹塘增援。

第十师剩余8000人全部上战场,孙明瑾一秒钟也不敢耽搁,一周之后他们到达了主战场。

9月26日孙明瑾的队伍加入战场,和他们正面作战的是日军的主力部队。

虽然队伍已经非常疲惫,但是战士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孙明瑾将部队分为左右两个纵队,他配合左纵队作战,日军半寸都没能前进。

次日清晨,孙明瑾的队伍完成了阻击任务,向前方战场行军。

向军过程中,孙明瑾接到通讯员消息,桃源地区有超过一万人的日军部队,和第十师相向而行。

孙明瑾下令部队任务不变,严密监控前方日军的动向。

因为他们要路过一片开阔地,孙明瑾极其谨慎,他们随即改变路线,进入了乌峰岭。

果然,上午日军派来了轰炸机进行火力侦察,随后孙明瑾的队伍就和4000余人的日军先头部队相遇。

双方展开激战,因为第十师有兵力优势,所以孙明瑾下令队伍分散,将日军包饺子。

他们遇到的日军也是精锐,打起来非常吃力。

最后在孙明瑾的带领下,第十师全体官兵将日军打回了驴岭西面,为其他战线上的部队减轻了压力。

和他们交战的是日军第三师团的先锋,因此孙明瑾此次成功扰乱了日第三师团的战术。

随后他们继续向常德前进,但是之后的道路越走越难。

11月28日,日军第三师团在知道孙明瑾部队的行进方向之后,开始了疯狂报复。

一路上日军派驻了多个火力点,孙明瑾部的前进速度骤然下降,他们处在和日军胶着的状态。

这一路上孙明瑾的第十师损失颇多,战斗减员陡然增加。

日军见孙明瑾部队非常顽强,又派空军支援地面部队,如果处置不当,第十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但是孙明瑾沉着冷静,他调集两个团的兵力配合第十师主力包围地面日军,不到两个小时,他们就扫清了障碍,得以继续前进。

尽管第十师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常德情况危急,他们临时接到紧急任务,配合第十军第三师攻击德山地区。

孙明瑾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带领第十师前进,11月29日,孙明瑾的第十师到达了既定作战区域。

孙明瑾当即下令部队进行炮火攻击。

火力覆盖之后,第十师主力全部扑向日军,战斗之惨烈相较之前更甚。

第二天德山阵地还没有拿下,第三师决定发起总攻。

孙明瑾指挥部队配合第三师,他们负责佯攻,而第三师才是真正的主力。

两股部队紧密配合后,德山阵地在日落之前成功拿下。

这场大战之后,第十师已经连续行军和作战十几天,部队进行了适度修整。

12月1日,孙明瑾又接到了新的作战任务,他们这次碰到了日军第68师团,这也是日军陆军精锐之一。

相比于之前的师团级队伍,此次第68师团更是增加了4000余人的兵力。

孙明瑾第十师此前损兵折将已经很多了,在和日军第68师团激战之时,他第一次走出了指挥室,以师长的身份开始和日军面对面拼杀。

在孙明瑾的鼓舞之下,第十师战士作战更加勇猛。

然而此时他们的人数和日军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孙明瑾最开始充当着机枪手的角色,最后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孙明瑾只能掏出手枪招呼日军。

战到最后,日军冲了上来疯狂朝着孙明瑾扫射,这位铁血将军身中无数子弹,依然挺身射击。

最终孙明瑾拿起了刺刀,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还刺死了8个鬼子,最后力竭,光荣殉国。

常德会战最后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告终,然而抗日第十师有生力量仅剩600多人,师长孙明瑾壮烈牺牲。

孙明瑾遗体被运回长沙,国民政府特追授孙明瑾陆军中将。

1983年12月,

孙明瑾将军因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伟大贡献被追认为

革命烈士。

结语

孙明瑾战斗的时候是国共合作之时,他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英雄。

抗日战场上同孙明瑾一样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有无数,但是直至最后一刻还和日军拼刺刀的少将师长少之又少。

他曾说过:“和阵地共存亡”,而他也做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你们登上鹦鹉螺号,跟随我一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今天,我们要聊的主题是“欧...
原创 慈... 在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在仪鸾殿静静地辞世,享年七十四岁。在临终之际,她对身边的人说道:“以后女...
原创 韩...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我们匆忙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迎来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这些机会稍纵即逝,但有些人...
原创 唐... 好的,这篇文章的改写稍微进行了细节丰富和语句调整,保持了原有的意思并做了优化: --- 我是棠棣,一...
原创 唐...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详细记载了唐朝开国时的两位名将——李靖与李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而列传第十...
原创 从... 无锡的大成巷,这是一条古老而富有历史底蕴的街道,是无锡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它不仅承载了无锡的历...
原创 马... 项羽与马斯克:英雄梦想与时势造英雄 项羽,那个雄心勃勃的历史人物,曾怀抱着成为无敌英雄的梦想。“力拔...
纳兰明珠得知康熙下令处死自己,...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埃... 古埃及作为四大古代文明之一,其文明的发源时间相当悠久,约在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实现统一,建立了...
原创 1...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文章每段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增加细节描述,保持总字数基本相当。 --- 美...
原创 李... 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这场血腥政变中,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
日本有识之士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 由中国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日本民间团体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曹睿陵墓高平陵,太傅司马懿趁机关...
原创 日... 文|柳扶风 在中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大量的洋奴、走狗与汉奸,而他们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两个...
原创 盘... 在讨论中国古代最强的枪法时,许多人往往会提到岳飞的岳家枪或林冲的林家枪,然而,这些枪法与真正的“第一...
原创 苏... 1939年6月,毛泽民经过多次辗转,终于抵达了莫斯科。踏进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驻地时,他眼前的一幕让他不...
原创 假... 当然!我会帮你对每段内容进行语义一致的改写,并适当丰富细节,保持全文长度大致不变。如下: --- ...
隋朝的建立,和项羽的一条腿,真... 隋朝的建立,和项羽的一条腿,真能扯上关系么 历史 人文星闪耀计划
历史的回响|梦想起航的地方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
【寻找先辈历史遗存】何爚生平 何爚 (一) 何爚,字仲明,蒲圻人。性简默,知学问。洪武初,授休宁县簿。时戎务倥偬,徵调严迫,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