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何做曹操奴才也不投靠刘备?
迪丽瓦拉
2024-07-01 01:03:41
0

原标题: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何做曹操奴才也不投靠刘备?

公元184年,东汉大地上处处流传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当时的人们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听到这样的口号,自然认为昏庸的东汉朝廷,已经迎来了末日。

在蛊惑人心的口号持续发酵时,自称“天公将军”的张角振臂一呼,创立了天平道,并开始吸收教徒,很快具备了浩大的声势,历史上规模颇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就此拉开序幕。

由于太平道的教徒尽皆头戴黄巾,所以他们又被称之为黄巾军。

在起义爆发的一个月之内,席卷了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黄巾军一路势如破竹,州郡接连失陷,一时间,京师震动。

汉灵帝很慌,眼瞅着他们老刘家的江山就要从他手上丢掉,慌慌张张开始寻求应对之策,可此时的朝廷已经自身难保,根本没有实力来平叛。

当然,脑袋瓜子灵活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缺,在汉灵帝焦头烂额之际,就有人上奏说,让朝廷允许地方豪强募兵,自己去解决黄巾军。

汉灵帝一听,这主意真棒,不仅省心,还省钱,可让他想不到的是,地方豪强却趁机扩充势力,在黄巾军逐渐消停时,这些豪强却已经具备了诸侯之势。

比如说喜欢抢别人妻子的曹操,再比如说卖草鞋的刘备,他们的崛起都得益于黄巾军。

相比较曹操而言,刘备的人生更加艰难些,毕竟他的底子太薄,想要割据一方,就得先招兵买马。

而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对这事十分得心应手,卧龙凤雏、五虎上将,随便挑出一个都是顶级人才,但实际上当时很多人对刘备很瞧不上。

张鲁就曾说: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那么张鲁为何宁愿做曹操的奴才也不投靠刘备当上宾?

三代天师

在东汉末年,张鲁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人生堪称一部很难参透的“天书”。

根据史料记载,张鲁的背景和来头非常大,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张良的故事,我们不需细说,他是刘邦打天下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张良的子孙后代倒也出了不少能人,不过他们对政治兴趣不太大,反而对神仙之术颇为上心,总想着能够探索出长生的奥秘,以实现脱凡入仙。

张良的七世孙名叫张大顺,自称为桐柏真人,他的儿子名叫张陵,现在人则多称呼其为张道陵,他就是道教的创始人。

张道陵最初所创立的教派为五斗米道,又称为天师道,所以他也一度被尊称为张天师。

张道陵去世后,他的儿子张衡继任为第二代天师,在这条路上,他也走了几十年,可终究还是未能成仙,而张鲁就是张衡的儿子。

本着父死子继的原则,张鲁自然成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

可是张鲁对这条路不甚欢喜,因为他从爷爷、父亲那里已经得到了教训,就是世上根本没有能够修炼成仙的途径,只是在浪费人生有限的生命罢了。

虽然张鲁不信,但是当时还有很多人信,而张鲁的母亲也是一位神神叨叨的“妖精”一样的人物,史书中称其“有少容,兼挟鬼道”。

当时的益州牧刘焉就与张鲁的母亲关系匪浅,进而,张鲁也得到了刘焉的信任,这则为他后来戴着天师的帽子,走向从政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雄踞汉中

公元191年,张鲁被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让他与别部司马张修共同带兵攻击汉中太守苏固。

张鲁看到了机会,他想要独吞汉中,所以当张修和苏固两人打得昏天暗地时,张鲁则搬起小板凳看起了大戏。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张修杀了苏固,可就在他要向刘焉汇报喜讯的时候,张鲁在背后捅了他一刀,直接要了他的命,夺了他的兵众。

刘焉去世后,其子刘璋代立为益州牧,他对张鲁十分反感,提到他就头疼,于是便以不听从调遣为由将他在益州城内的母亲和家室全部杀害,然后又命人去征讨张鲁。

张鲁带兵打仗是有两把刷子的,刘璋派过去的兵,尽皆被张鲁所败,既然刘璋灭不掉张鲁,便委派庞羲为巴郡太守,让他牵制张鲁。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张鲁直接吞掉了巴郡,割据汉中之后,他则以五斗米教的道义教化百姓,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可在天下波涛汹涌的洪流之中,张鲁的汉中自然不是一块可以与世无争的福地,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当时张鲁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投靠已经取代刘璋而入主益州的刘备,其二是投靠占据中原半壁江山的曹操。

弃刘投曹

当时张鲁的手下人大多都赞成投靠刘备,觉得刘备这人能处,将来应该会有一席之地,但是张鲁听到后十分气愤,他说: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没多久之后,张鲁便投靠曹操,带着大批五斗米道的教众北迁,在此之后,张鲁还是走上了祖辈的道路,开始利用曹魏政权的宽待传播五斗米道。

后来历经曹魏、西晋、东晋等朝代,五斗米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深入发展到了中原北部,从这方面而言,张鲁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那么张鲁为何不投靠刘备?

这是因为他看不上刘备的为人。

张鲁是个真性情的人,他最反感的就是虚假的小人,而在他的眼中,刘备却就是这样的人。

刘备入川是刘璋亲自邀请,而邀请他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对付张鲁,结果刘备入川之后,却直接夺取了刘璋的地盘,这是十足的小人做派。

至于说张鲁选择曹操,这是因为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汉室衰微,但名义上依然国家的最高领导者。

张鲁投靠曹操意味着他还是汉朝的臣子,而刘备只是一方诸侯,尽管他自称皇叔,但终究不够根正苗红。

再者说,当时的曹操可是大汉的丞相,权柄一手遮天,而且他对人才十分宽容,绝不会背后给别人穿小鞋,更不会真的将他当作奴才来看,而后来张鲁的结局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人人心中都有杆秤,在要做出选择时,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益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在演义里,诸葛亮更是有未卜...
原创 韩... 法家一直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活跃的学派之一。他们往往都会在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原创 泰... 导语: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黑夜,元朝现在的皇帝是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他是元朝的第五任皇帝。在这个黑...
原创 秦... 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其中最低的等级“公士”,只需要斩获敌人“甲士”的一个...
原创 三... 高中文理分科时,文科涵盖范围是政史地,要真正了解历史,其实孤立的看历史是无法弄明白的,还要结合政治和...
原创 1... 前言: 在抗战年代,无论是什么人想加入我们的队伍,只要是真心实意没有任何小心思,都会成为我们的一员。...
原创 百...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整个美国境内竟然找不到半个刀匠——这件事听上去或让人很是惊诧。随着北美西部拓...
里斯本丸,未被打捞的「沉默」 “每当人们列举创伤状态,总有霸权运作在侧。”——温迪·布朗 方励导演并制作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原创 明... 明朝的问题导火线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三大征。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1600)在西北、东...
原创 卧... 卧龙凤雏得一安得天下是吹牛?下一句才是重点,道出了蜀亡原因 在三国当中有很多的神“预言”,大多都是出...
原创 为... 张献忠与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中最出名的两位,他们分别在四川和西安建立了大西和大顺政权,但是在清兵...
原创 红... 1929年4月,红5军攻入黄垇匪巢,开始搜寻反动民团搜刮来的钱财。找了半天,红军也没有找到窝藏的浮财...
原创 美... “当代国师”陈平曾引了美国知名外交官乔治·F·凯南的一句名言:“DowhatAmericando,d...
原创 秦... 在中国古代的很多皇帝里面,唐太宗李世民算是出类拔萃的君主了。这李世民文武兼修,尤其还是秦王之时就四处...
原创 魏... 秦昭襄王时代的相位更替很有意思:范睢扳倒了魏冉,然后就成了丞相,蔡泽扳倒了范睢,也继任了丞相。 范睢...
原创 李...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将自己的老乡萧何称为“第一功臣”,这引起了很多开国将领的不满。毕竟在这些武夫看...
原创 秦...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很多事物大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用同等...
原创 古... 文/寻史奇谈 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后,就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征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成吉...
原创 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关于朱瞻基出生,《明史》有这样的记载: 生之前夕...
原创 朱... 红军长征路上,朱老总来到军委二局催要敌军情报,二局的局长正在忙碌,他的脾气非常大,说道,让总司令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