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清两朝为什么莱阳人才辈出
迪丽瓦拉
2025-07-15 01:33:32
0

明代中期,莱阳经历过金元以及明初的血腥统治后,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经济也有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和文化进入中兴阶段,明嘉靖、隆庆年间,一批名士首开先河,相继进士及第,万历年间,12人中进士,天启、崇祯年间,莱阳两次一榜考取6名进士,科举文化达到鼎盛。

清初,经过“癸未邑难”重创的莱阳在经历短暂沉寂之后,再度强势回归,清顺治18年间,莱阳考取进士14人,康、雍、乾三朝130余年,又考取进士44人。

据统计,明清两代,莱阳共考取进士122名,居济宁、诸城之后列第三。

莱阳名士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

一、一众名师的呕心培养

说到名师,必先说宋继登。

宋继登,莱阳徐格庄村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中年之后,宋继登赋闲回到老家,开门授徒,之后莱阳学子纷纷投其门下,开启了莱阳科举的第一个爆炸季。

宋继登的父亲宋兆祥是万历年间有名的塾师,集毕生之力教育后辈,广开学门,邑内学者多半为其门生,多有功成名就者。

宋继登的弟弟宋继澄早年组织海滨复社和山左大社,在崇祯中后期接替父兄主持家塾,三征不仕,终身教学。

宋氏父子被世人誉为当世“三苏”。成就以宋继登为最大。其弟子有宋应亨、张宏德、赵士骥、左懋第、姜圻、姜埰、崔子忠等人,而左懋泰、张允抡、张允捷、迟鑛、李岩、左其人、周伯达等先后中进士者也均曾在其门受教。另有弟弟宋继发、宋继澄及子侄宋琮、宋玫等。宋继登无疑是莱阳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一代宗师。

当时还有一大批有名的塾师活跃在各名门望族之中,如宋孟清、赵铉、宋肖、姜良士、张嗣谟、左英、张泽、孙豸、黄极、董献策、董应雷等。

正是这些名师的不懈付出,助推莱阳科举一步步走向巅峰。

二、大家族的文化积淀和求学门风

随着莱阳科举进入鼎盛期,莱阳出现了几大名门望族,以张、赵、左、宋、姜、王、周等几大家族。这几大家族科举经验累世传承,求学门风严谨,成为莱阳科举成就的一大特色,也造就了赵午彤、赵未彤兄弟“五子齐登科”、王垿父子“一门三翰林”等科场佳话及家族盛举。

莱阳科举应试的另一大特点是几大名门没有门户壁垒,许多名门子弟互相交换拜师。如宋继登门下有姜、董、左、张、赵等名家子弟。而宋继登本人则拜姜埰的祖父姜良士为师。姜埰、左懋第二人早年乡试屡考不中,后投宋继登门下,三年后双双中举,并联捷榜中进士。

另外,这几大名门之间还互相联姻,强强联合打造更强团队。

三、一批重视教育的县令

莱阳历史上有多名县令自身博学多识,非常重视教育。比如明初莱阳第一任知县贾则智到任后在安抚民众修举田舍、恢复生产的同时,立即着手开始改建学校,修整文庙,

洪武三年,莱阳教育史上的首位重磅人物隆重登场:莱阳训导咸惟一到任。

咸唯一祖籍金陵,元至正年间被授为莱阳训导,遇元末大乱不得归,在莱阳定居下来,明洪武三年再次被授予训导。咸惟一任职期间身体力行,亲授弟子,剖经解义,讲明伦理,对明初莱阳学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四、完善的教学场所

莱阳是胶东最早建书院的地区之一

书院作为地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莱阳精英教育的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泮东书院之后,万历二十九年,时任知县蔡梦齐复建文院于署西。

清乾隆十七年,时任知县郝大伦于文昌阁西兴建了莱阳历史上的第二所书院--卢乡书院。

道光二十六年,知县张涵迁卢乡书院于宋琬故宅,道光三十年由知县凌泰磐扩建,作为县试场地,此后屡有修缮,先后成为莱阳官立小学、莱阳中学的校址,如今为莱阳市博物馆所在地。

《莱阳县志》关于知县建校修庙的记载:

嘉靖三十四年,知县牛山木修文庙、创建泮东书院。

万历二十三年,知县蔡梦齐建文昌阁于城东南隅。

万历二十九年,知县蔡梦齐复建文院于署西。

康熙四十年,知县赵光荣重修文庙。

乾隆十年,知县王业岦重修文庙。

乾隆十七年,知县郝大抡在文昌阁西建莱阳第二所书院:卢乡书院。

乾隆十九年,知县陈尧乌重修文庙、

道光二十六年,知县张涵在宋琬故居建卢乡书院。

五、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莱阳文化兴盛的两个阶段,皆是社会稳定、百姓生活相对富裕的时期。

明中期之后,随着几次大移民,人口逐渐增多,生产生活逐渐得到恢复,加上这一阶段大的战乱、灾难比较少,老百姓生活相对稳定,比较富足,成为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

清康熙之后,开放海禁,胶东地区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流通和人员往来变得频繁起来,南方与北方的交流增加,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有,思想日趋活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六、士子们的努力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不但是士子晋身的唯一通道,也是争得家族荣耀的重要途径。而且受整个社会发愤读书大环境的影响和家族的带动,众多莱阳士子埋头苦读,拼命一搏。

主观上的努力,成为科举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据CNET报道,1915年“坚忍号”(the Endurance)船舶载着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
原创 她...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许多曾经的王公贵族都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地位,除了直系的皇室成员外,其他人都或是...
原创 清... 我们现代人对清朝宫廷生活的了解和想象,大多来自于这些年风靡一时的宫廷剧。宫廷剧中,有对于皇室贵人们的...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江山基业可以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凭借着武力打下来的,而后又经过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传承非遗文化,共享镇江太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为深度挖掘镇江当地非遗瑰宝的制作与文化精髓,江苏...
侯宗原国学易经:经典占卜案例:... 占卜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实践,在古代社会中不仅用于预测未来,还在政治、军事、经济退费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
原创 唐... 唐朝是诗词歌赋盛行的鼎盛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盛况,其实跟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并不是真...
原创 领... 当今社会,人事档案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作为个人的入学、工作、生活等等各个方面所必...
原创 宋... 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三十日,夜。 月圆,雾浓。 在浓雾之下,圆月则显得更加凄迷。 深夜之中...
原创 三...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纷争不断,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乱世想要建功并非易事,即便你是...
原创 蒋...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毛人凤接到了蒋介石下达的一个绝杀令。令人奇怪的是,他仇恨的对象不是中国共产党,而是...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称得上是满清入关之后最有作为的皇帝。他自从继位之后,进取心始终在线,少时即智擒权臣鳌拜,之...
原创 蒋... 1924年1月20号,广州一座不起眼的钟楼礼堂内,孙中山先生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
原创 如... 晚晴留给国人的印象往往伴随着腐败、黑暗、贪婪、自私等负面印象,民众总觉得华夏领先世界数千年后,在近代...
纪录片《科学巨人沈括》开机仪式... 2024年8月24日,由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杭州市余杭区政协主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
原创 古... 古代时期,没有现在的通讯发达,治安也不如现在的好,大多数地方都是未开辟地区,因而滋生了许多占山为王的...
原创 秦... 好多朋友纳闷,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跟他的姓呢? 莫非古代人们的风俗和现代不同吗? 秦始皇嬴政一生有...
原创 久... 1991年8月24日,苏联反革命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并呼吁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 同一...
原创 建... 傅作义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他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从阎锡山晋军中脱颖而出,随后自成一派势...
原创 “... 民众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整个国家。 同时民众也是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无民,则无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