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清两朝为什么莱阳人才辈出
迪丽瓦拉
2025-07-15 01:33:32
0

明代中期,莱阳经历过金元以及明初的血腥统治后,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经济也有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和文化进入中兴阶段,明嘉靖、隆庆年间,一批名士首开先河,相继进士及第,万历年间,12人中进士,天启、崇祯年间,莱阳两次一榜考取6名进士,科举文化达到鼎盛。

清初,经过“癸未邑难”重创的莱阳在经历短暂沉寂之后,再度强势回归,清顺治18年间,莱阳考取进士14人,康、雍、乾三朝130余年,又考取进士44人。

据统计,明清两代,莱阳共考取进士122名,居济宁、诸城之后列第三。

莱阳名士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

一、一众名师的呕心培养

说到名师,必先说宋继登。

宋继登,莱阳徐格庄村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中年之后,宋继登赋闲回到老家,开门授徒,之后莱阳学子纷纷投其门下,开启了莱阳科举的第一个爆炸季。

宋继登的父亲宋兆祥是万历年间有名的塾师,集毕生之力教育后辈,广开学门,邑内学者多半为其门生,多有功成名就者。

宋继登的弟弟宋继澄早年组织海滨复社和山左大社,在崇祯中后期接替父兄主持家塾,三征不仕,终身教学。

宋氏父子被世人誉为当世“三苏”。成就以宋继登为最大。其弟子有宋应亨、张宏德、赵士骥、左懋第、姜圻、姜埰、崔子忠等人,而左懋泰、张允抡、张允捷、迟鑛、李岩、左其人、周伯达等先后中进士者也均曾在其门受教。另有弟弟宋继发、宋继澄及子侄宋琮、宋玫等。宋继登无疑是莱阳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一代宗师。

当时还有一大批有名的塾师活跃在各名门望族之中,如宋孟清、赵铉、宋肖、姜良士、张嗣谟、左英、张泽、孙豸、黄极、董献策、董应雷等。

正是这些名师的不懈付出,助推莱阳科举一步步走向巅峰。

二、大家族的文化积淀和求学门风

随着莱阳科举进入鼎盛期,莱阳出现了几大名门望族,以张、赵、左、宋、姜、王、周等几大家族。这几大家族科举经验累世传承,求学门风严谨,成为莱阳科举成就的一大特色,也造就了赵午彤、赵未彤兄弟“五子齐登科”、王垿父子“一门三翰林”等科场佳话及家族盛举。

莱阳科举应试的另一大特点是几大名门没有门户壁垒,许多名门子弟互相交换拜师。如宋继登门下有姜、董、左、张、赵等名家子弟。而宋继登本人则拜姜埰的祖父姜良士为师。姜埰、左懋第二人早年乡试屡考不中,后投宋继登门下,三年后双双中举,并联捷榜中进士。

另外,这几大名门之间还互相联姻,强强联合打造更强团队。

三、一批重视教育的县令

莱阳历史上有多名县令自身博学多识,非常重视教育。比如明初莱阳第一任知县贾则智到任后在安抚民众修举田舍、恢复生产的同时,立即着手开始改建学校,修整文庙,

洪武三年,莱阳教育史上的首位重磅人物隆重登场:莱阳训导咸惟一到任。

咸唯一祖籍金陵,元至正年间被授为莱阳训导,遇元末大乱不得归,在莱阳定居下来,明洪武三年再次被授予训导。咸惟一任职期间身体力行,亲授弟子,剖经解义,讲明伦理,对明初莱阳学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四、完善的教学场所

莱阳是胶东最早建书院的地区之一

书院作为地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莱阳精英教育的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泮东书院之后,万历二十九年,时任知县蔡梦齐复建文院于署西。

清乾隆十七年,时任知县郝大伦于文昌阁西兴建了莱阳历史上的第二所书院--卢乡书院。

道光二十六年,知县张涵迁卢乡书院于宋琬故宅,道光三十年由知县凌泰磐扩建,作为县试场地,此后屡有修缮,先后成为莱阳官立小学、莱阳中学的校址,如今为莱阳市博物馆所在地。

《莱阳县志》关于知县建校修庙的记载:

嘉靖三十四年,知县牛山木修文庙、创建泮东书院。

万历二十三年,知县蔡梦齐建文昌阁于城东南隅。

万历二十九年,知县蔡梦齐复建文院于署西。

康熙四十年,知县赵光荣重修文庙。

乾隆十年,知县王业岦重修文庙。

乾隆十七年,知县郝大抡在文昌阁西建莱阳第二所书院:卢乡书院。

乾隆十九年,知县陈尧乌重修文庙、

道光二十六年,知县张涵在宋琬故居建卢乡书院。

五、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莱阳文化兴盛的两个阶段,皆是社会稳定、百姓生活相对富裕的时期。

明中期之后,随着几次大移民,人口逐渐增多,生产生活逐渐得到恢复,加上这一阶段大的战乱、灾难比较少,老百姓生活相对稳定,比较富足,成为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

清康熙之后,开放海禁,胶东地区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流通和人员往来变得频繁起来,南方与北方的交流增加,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有,思想日趋活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六、士子们的努力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不但是士子晋身的唯一通道,也是争得家族荣耀的重要途径。而且受整个社会发愤读书大环境的影响和家族的带动,众多莱阳士子埋头苦读,拼命一搏。

主观上的努力,成为科举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前言 天下之苦秦,楚人始作俑者 曾几何时,天下大定,秦始皇的铁骑将华夏大地一统。秦王政行事严苛...
逾200件墨西哥玛雅文物在豫展... 郑州5月28日电 (记者 阚力)209件(组)古典时期玛雅文物28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出,九成系首次在中...
原创 清...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古代,丫鬟的地位可谓卑微至极。她们负责做最脏最累的活计,随时待命,主子一声召唤便得赶...
齐国这么强大,怎么也和晋国一样... 公元前379年对于齐国来说是个天翻地覆的年份。这一年,齐康公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原本由姜子牙后代统治...
原创 上... 1949年5月27日清晨,解放军第23军67师成功攻占了上海国民党军最高指挥部——淞沪警备司令部,俘...
原创 李... 李鸿章的孙子成了美国亿万富翁。曾外孙女是张爱玲。你想象不到,一个清末权臣的家族,竟走成了这样的路数。...
原创 秦... 在古代,尽管各项科技远远不及今天的发达水平,但这并未阻止古人们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诸多令人瞩目的奇迹性...
原创 清... 在清朝的晚期,尤其是其最后几十年,整个中国的天空仿佛被浓重的阴云所笼罩,阳光变得难以穿透。政治腐败的...
原创 故... 故宫的地板损坏了,专家们在进行修复工作时,意外揭示了一段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冷酷心肠。这一发现让人对朱棣...
原创 十... 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使得他终于拥有了独立的武装力量来支撑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军事才能的...
原创 土... 近日,在土耳其中部的埃斯基谢希尔省(Eskisehir),考古学家们在库鲁奥巴(Kulluoba)遗...
原创 武... 周朝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王朝更替,更像是一场力量的碰撞,力度或许比文明间的对抗略为柔和,但...
十万大军混战,大明和蒙古加起来... 为避免错过冷热防务的优质文章,请。 公元1517年也就是正德12年,大明王朝自明英宗以来又迎来了一位...
原创 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世情”长篇章回体小说,《金瓶梅》有明代“大百科全书”之美誉。 “...
原创 一... 在整个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桑弘羊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桑弘羊是汉武帝的“财富大管家”,专门...
原创 一...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富裕家庭的定义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20世纪80、90年代,如果一个家庭的存款...
原创 汉... 提到秦始皇,我们总会想起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壮丽画面,而与秦始皇并列的汉武帝刘彻,他治理下的民生富...
原创 卫... 在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卓越的大将军,他们的成就和地位使得人们不禁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
原创 如... 1948年,我军开始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在这一关键时刻,周公指示上海的地下组织成员留下一部分人员...
原创 临...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英雄豪杰的光辉。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们,或许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