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时期,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人才,为何没有提到司马懿?
迪丽瓦拉
2025-07-15 07:02:46
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纷争不断,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乱世想要建功并非易事,即便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也难成气候。如果要提到三国伯乐,那非司马徽不可,他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人称水镜先生。他还有两个徒弟,一个就是称卧龙、一个号凤雏,熟知三国的人就知道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庞统。司马徽在三国时期,自己虽然不入世,但却举荐过不少人,尤其是为刘备觅得了诸葛亮这个贤才。

可有一个人他却不曾为其说过半句话,这个人按现在的说法还是他的本家,那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在三国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也可以说是这段乱世最后的胜利者,明明也是一匹良驹,为何水镜先生却始终没有识出呢?这其中有几点原因。第一,亲疏有别。中国说到底是个人情社会,尤其是举荐工作这种,一般肯定都是可这自家亲戚朋友先来,而司马懿虽然和他同姓,但是论关系还不是十分亲近,尤其是司马懿一生都在北方。而司马徽生活在荆州,两人之间可以说没有太多来往。

第二点就是认知有限。司马徽能举荐诸葛亮、帮助庞统,那全都是因为他对这两个人非常熟悉,知道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品行,这样的举荐既没有失了自己的面子,也能帮助用人之人得到利益。而他也毕竟认知有限,不可能全天下的人才都能掌握,也就谈不少为司马懿说话了。因此,当时刘备问其谁可安天下的时候,他只说了得卧龙或凤雏。司马徽的一生也算是一个好好先生,不曾人前说别人短处,人后更是不言他人是非,他举荐过的人也在三国时期发挥了各自的价值,没有辜负他的赏识。

虽然司马懿未入其眼,但能者终究还是有能力出头的,最后三国的历史也像我们表明了这一点,虽然有人非议他生性狡猾多疑,甚至是诡谲善变,但不得不承认他城府极深,甚至在于诸葛亮的多次交手中,都能险胜一招,就比如空城计,看似是他落荒而逃,没准这又是他的一次计谋,只为留存势力,牵制魏国皇族呢,不管怎样,这位英才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顶端,奠定了西晋基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创伤的血泪史,在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侵略下,无数的中华好儿女赶赴战场最前线,用数...
原创 刘... #三国风云录#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本应该继承荆州的基业。可是由于后母蔡氏以及她身后的宗族势力作梗,少...
原创 原... 在我国有两个传承很久的家族,第一个是孔子家族,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嫡长孙被称为“衍圣公”,直到民...
原创 人... 在十八世纪下半叶 ,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理查德·普莱斯和托马斯·潘恩预言了英国因国家破产而毁灭。...
原创 原... 全国十个将军县,江西占了三个,其中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从1955年至1965年,共计诞生...
原创 三...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几百年来由于人们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让“三国”时期成为了最著名的时...
原创 民... 1927年4月12日 ,叛变革命的蒋介石对着曾是同盟的共产党开枪了! 中国革命猝不及防的进入转折时...
原创 三...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五...
原创 原... 剧情悬疑古装剧《风起陇西》正在热播,三国时期的这一段历史,无疑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富有魅力的篇章。 在这...
文化中国行丨史前岛民生活画卷 《海南日报》2024年8月26日B02/B15版版面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 实习生劳兰婷 ...
原创 位... 位及人臣的李鸿章为何对这座寺庙情有独钟,直至最后死在此处? 在晚清的历史上,李鸿章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
原创 魏... 魏忠贤是明朝天启年间最有权势的人,他号称九千岁,在全国各地建生祠,并且迫害了不少忠臣良将。整个明朝朝...
原创 清... 自晚清曾国藩以来,湖南龙蛇起陆,涌现出一大批人才。除了耳熟能详的我党开国元勋,有一位湖南省株洲市茶陵...
原创 武... 武则天又名武曌。她历经唐太宗、唐高宗两代皇帝,后自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唯一一位女皇。 武则天被唐太宗...
原创 从... 随着西晋的统一,充满了各种传奇故事的三国时代也正式宣告结束。然而,西晋的建立不仅没有带来中华民族的又...
原创 从... 1、 中国人是怎样移民美国的? 1834年,美国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在报纸上,她被称为“朱莉娅.福...
原创 叛... 毛主席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在战争年代是很受用的,要么和敌人达成一致,达到阵...
原创 元... 封建帝制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的主旋律,无论是谁,想要跳出这个圈子,都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不过在人类历...
原创 7... “中国必须重视培养科技人才,这才是中国站起来后避免再次摔倒的关键。” 面对江青的发难,李政道慷慨陈词...
原创 苏... 现在虽然很多人对那种言辞犀利的人颇有微词,但是在很久之前的战国,有许多人都是以此为生的,他们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