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领先欧洲近千年,系统性建立人事档案,从唐朝“甲历”开始
迪丽瓦拉
2025-07-15 07:02:54
0

当今社会,人事档案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作为个人的入学、工作、生活等等各个方面所必备的个人资料,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实最初这样大规模的建立人事档案,并不是现代的事,我国早在唐朝便建立了有著名的“甲历”,专门登记官员、士子们的名籍、履历、考绩等详细记录,这些记录就成为官员升迁、确立官阶、定制俸禄的依据。这样大型的系统化建立人事档案,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还属首次,领先欧洲近千年。

“甲历”的形成过程。

毋庸置疑,任何一项制度都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沉淀方可形成。

我们老祖宗早在殷商时期,选取的官员就记录在龟甲之上,这在现代的甲骨文中多有体现,而大量青铜器的铭文也有任命诸侯、官员的记录,而青铜器和龟甲在当时还属于祭祀用品,因而铨选官员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所以才会以文字形式保留到现在。这实际上也是人事档案的最初雏形。

到了两汉时期,对于选拔人才推出了“察举制”、“举孝廉”以及“征辟制度”等有着针对性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铁券、考课和画像等不同种类、内容的人事档案。但这些选拔人才制度本身有着巨大缺陷,所以所谓的“人事档案”也是虚有其表,并没有具体化落到实处。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将全面建立人事档案的曙光给拦腰斩断。这个时期,门阀豪族垄断了大大小小的政府职位,弊病丛生,毫无建立人事档案的基础,更别提系统性的建立了。

隋朝大业二年,隋文帝破局门阀制度,开天辟地的创立了相对公平、公正的“科举制”,这使得系统性建立人事档案迎来曙光。唐用隋制,在隋朝科举选官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相对科学的铨选制度。

唐朝政府规定:凡入仕者,必先经过科举考试,复而参加吏部铨选,方可入仕。这些参加科举考试之人,从童子试开始,便有了一份详细的档案,包括家庭、相貌、考试成绩、籍贯所在等等,所以说唐朝“甲历”,就是伴随着科举制形成的。

为何说唐朝“甲历”是第一次系统性的建立人事档案?

这是因其内容和特点属性而认定的。

前文提到,早在商周时期铨选官员之后,便会记录在龟甲、牛骨和青铜鼎上,这可能是有文字以来建立人事档案的雏形,其他朝代虽有改进,但总体框架来说,并没有摆脱这种原始形式,而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唐朝的“甲历”却是有了质的飞跃。

先从内容来看:

“甲历”所记之材料,首先录入的是“科举”应试材料。

唐朝科举以“常举”为主,所有应试者首先要通过学馆的“简试”,从这时起,参加科考的所有士子便被建立起了详尽的个人资料。之后的“解试”和“省试”通过,便有了做官的资格,这期间不仅对士子的个人情况加以补充,更重要的成绩和考选情况也被录入“甲历”,形成了最基础的人事档案。

其次录入“甲历”中的是铨选官员材料。

既然做的是大唐的官员,自然难免受到唐朝政府的管控。每年五月,凡取得做官资格者到所在州县领取“解状”,里面再次填写姓名、年龄、出生年月、长相、籍贯、家庭成员和保人的情况,报送吏部,以备查验以及拟订官位,这期间应试期间的“甲历”与新的“解状”整合,成为新的“甲历”。

最后录入“甲历”的是做官期间的考核材料。

唐朝政府规定:在职官员须得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与现在的绩效考核类似,这就是唐朝著名的“考课档案”,之后会将这些考核结果记录在“甲历”之中,这些记录就成为官员升迁、增减俸禄的标准。

再从“甲历”的特点来看:

唐朝“甲历”是按一定规则和办法建立起来的个人材料,具有很强的专指性,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甲历”,已经与现代人事档案接近。

唐朝一份“甲历”就是一个官员各方面的历史记录,所以需要层层把关,充分保证“甲历”的真实性,三库“甲历”完全相同方可授官。

唐朝“甲历”具备了凭证、参考的使用价值,这也是现代人事档案的基本特征。

总而言之,唐朝“甲历”有着明显的“工具作用”、“凭证作用”和“历史参考作用”,这几个特点的具备,构成了系统性建立人事档案的前提。

唐朝政府对“甲历”的管理。

“甲历”的作用无疑是重大的,唐朝政府意识到掌握了人事权,就相当于掌握了全国的行政权,于是唐政府在建立“甲历”之初,便特设了一些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对“甲历”进行组织管理。

首先是存放“甲历”的地方,被称之为“甲库”,由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别建立“甲库”来存储“甲历”,史书中称其为“三库”,指的就是“甲库”。

其次是管理“甲库”的人员,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尚书省定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中书门下各定主书录事以下各一人专知,周年一替,中间不得改移。”

最后,唐政府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从“甲历”的开始创建,再到对“甲历”内容的整理,以及直至最后的修复销毁,都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这对“甲历”作用的发挥提高了效率。

从上述可以看出,唐朝“甲历”不仅有着严密而完整的组织制度,同时具备了相对科学的管理制度,用现代眼光来看,实际上就是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结语:

虽然唐朝政府建立“甲历”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打击门阀豪族,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但其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五代、宋明依然沿用了这种制度,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满清人的入关,却将这种人事制度运用在了八旗管理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科举,这才使得我国在后来人事管理制度落后于欧美,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参考资料:《中国档案事业史》、《唐会要》、《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创伤的血泪史,在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侵略下,无数的中华好儿女赶赴战场最前线,用数...
原创 刘... #三国风云录#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本应该继承荆州的基业。可是由于后母蔡氏以及她身后的宗族势力作梗,少...
原创 原... 在我国有两个传承很久的家族,第一个是孔子家族,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嫡长孙被称为“衍圣公”,直到民...
原创 人... 在十八世纪下半叶 ,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理查德·普莱斯和托马斯·潘恩预言了英国因国家破产而毁灭。...
原创 原... 全国十个将军县,江西占了三个,其中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从1955年至1965年,共计诞生...
原创 三...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几百年来由于人们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让“三国”时期成为了最著名的时...
原创 民... 1927年4月12日 ,叛变革命的蒋介石对着曾是同盟的共产党开枪了! 中国革命猝不及防的进入转折时...
原创 三...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五...
原创 原... 剧情悬疑古装剧《风起陇西》正在热播,三国时期的这一段历史,无疑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富有魅力的篇章。 在这...
文化中国行丨史前岛民生活画卷 《海南日报》2024年8月26日B02/B15版版面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 实习生劳兰婷 ...
原创 位... 位及人臣的李鸿章为何对这座寺庙情有独钟,直至最后死在此处? 在晚清的历史上,李鸿章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
原创 魏... 魏忠贤是明朝天启年间最有权势的人,他号称九千岁,在全国各地建生祠,并且迫害了不少忠臣良将。整个明朝朝...
原创 清... 自晚清曾国藩以来,湖南龙蛇起陆,涌现出一大批人才。除了耳熟能详的我党开国元勋,有一位湖南省株洲市茶陵...
原创 武... 武则天又名武曌。她历经唐太宗、唐高宗两代皇帝,后自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唯一一位女皇。 武则天被唐太宗...
原创 从... 随着西晋的统一,充满了各种传奇故事的三国时代也正式宣告结束。然而,西晋的建立不仅没有带来中华民族的又...
原创 从... 1、 中国人是怎样移民美国的? 1834年,美国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在报纸上,她被称为“朱莉娅.福...
原创 叛... 毛主席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在战争年代是很受用的,要么和敌人达成一致,达到阵...
原创 元... 封建帝制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的主旋律,无论是谁,想要跳出这个圈子,都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不过在人类历...
原创 7... “中国必须重视培养科技人才,这才是中国站起来后避免再次摔倒的关键。” 面对江青的发难,李政道慷慨陈词...
原创 苏... 现在虽然很多人对那种言辞犀利的人颇有微词,但是在很久之前的战国,有许多人都是以此为生的,他们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