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群书』谢饮涧先生与《孟孝琚碑》
迪丽瓦拉
2025-07-15 16:03:43
0

导语:云南和全国一样,考古材料的积累从宋代就已开始。宋人的金石学书籍中曾收录来自云南的铜洗和关于益州太守的碑刻。其后,各代书籍中对云南文物古迹多有记述。但云南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即1939-1941年吴金鼎、曾昭燏等奉前中央博物院的派遣在洱海周围进行的调查和发掘,此次考古成果汇集为《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一书。(见汪宁生《云南考古》)

此后,云南文物考古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

这些先生们,用自己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文化传承之路,他们是我们不应忘记的点灯人。

本专题所记,仅为其中的少数几位。他们中的更多,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致敬!云南文物考古事业的先生们(二)

谢饮涧先生与《孟孝琚碑》

《孟孝琚碑》是云南境内迄今尚存的最古老碑刻,亦是云南唯一汉碑,被誉为“滇中第一古石”。是第一批云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碑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土于昭通城南的白泥井“梁堆”之前,今存于昭通市。

孟孝琚碑碑亭

《孟孝琚碑》原石局部

孟孝琚碑拓片(局部)

该碑出土时上截断失,现存残高1.33米,宽0.96米,厚约24厘米,碑文隶书,共存260字。

碑文记述了汉代武阳令之子孟广宗(字孝琚)的生平事迹。它是研究汉代书法、汉画、文学的重要依据,亦是研究西南古代民族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珍贵实物资料。

由于该碑已残,因此给后人考证立碑年代及释读碑文内容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海内硕学名儒纷纷发表论著,加以考证。著名者如杨守敬、罗振玉、梁启超、陈荣昌、袁嘉谷、王仁俊、黄膺、赵藩、方树梅、袁丕钧、袁丕佑、李根源、陈伯陶、吴其昌、由云龙、方国瑜等并邑人胡国桢、谢崇基、张希鲁、谢饮涧。

对于第一个问题即立碑年代,有西汉河平四年,东汉和帝、桓帝之世,建安年间诸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谢饮涧先生(1906-1997年)以孟碑同里之便,考证碑文,证以史志,提出孟孝琚碑于东汉桓帝永寿三年丁酉十一月八日乙卯安葬时所立,在干支、官制、风俗上均可立论,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碑文内容,诸家对逸失之字数有多种观点,有每行缺七字说、上缺三字说、上缺但字数未详等,谢饮涧提出缺八十八字说,并将八十八字全部补齐,成为孟碑补文的经典成果,较之陈荣昌、袁丕均等学者的补文,学术界认为谢氏的补文最为可信。

以精确的字数补文难度巨大,需要具备精深的传统文化学养,由云龙这样评价道:“依原碑文字,补其上方剥蚀之八十八字,风格醇古,几与原文语气无别。”

从1937年到1985年之间,饮涧先生一共撰写了《孟孝琚碑考释》等8篇文章对孟孝琚碑进行解读,他将传统考据学与近现代考古学的方法熔于一炉,其学术成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是孟碑研究史上的代表。

谢饮涧对金石学深有研究,学者由云龙在《书谢饮涧先生孟孝琚碑考后》一文中这样写道:“……又谢君研学斋题跋中,尚有《阳嘉鱼鹭洗文订误》《释阳嘉鱼鹭洗文》为‘阳嘉四年青岭’,补释《汉永寿元年李季上石门摩崖》《唐袁滋摩崖跋》诸作及《南诏铜镜铭文补释》,均极精确。”谢饮涧还撰写了《昭通东晋壁画墓记》等文章。

对于地方文物的搜集保护,先生孜孜以求。1956年,豆沙关的唐袁滋题名摩崖刻石被人取出并转移到大关县城随意弃置。经先生多方奔走,摩崖得以原物原样嵌回原处。此外,先生对昭通中寨村古墓壁画、东晋霍氏壁画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均竭尽心力。

谢饮涧在书画上造诣精深,并先后任教于省立昭通中学、昭通女师、昭通女中、昭通师范学校,他为培养家乡后学奉献一生。

参考文献:

  • 成联方:《几与原文语气无别——谢饮涧补<孟孝琚残碑>所缺八十八字及其可信性探析》,载于《中国书法》2018年第9期
  • 陈孝宁:《昭通汉<孟孝琚碑>译释——谨以此献给该碑出土九十周年》,载于《昭通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 鲁刚:《云南昭通东汉<孟孝琚碑>史料价值举隅》,载于《贵州民族研究》(总第75期)
  • 陈孝宁:《昭通东汉<孟孝琚碑>浅探》,载于《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第10期
  • 唐靖:《东汉<孟孝琚碑>书法风格及其历史定位》,载于《中国书法》2018年第9期

策划:陈一览 撰稿:苍洱

美编:郑舒文 编辑:陈金珊 校对:杨雯玥

审核:邢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在许多人心中几乎成了一位神话般的人物,智慧超群、才能卓越,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堪称蜀汉的伟大功...
原创 为... 1940年,年仅18岁的袁竹林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生计,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跟随一名负责招工的本...
凯特与戴安娜从未谋面,却又紧密... 在英国王室的历史长河中,凯特·米德尔顿与戴安娜王妃虽然从未有过直接的交集,但两人的命运却仿佛被一条无...
原创 诸... 读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总是手握一把鹅毛扇。这个独特的习惯常常让人困惑,...
原创 爸... 三国时代最惨的孤儿是谁?不是父母双亡的赵云,也不是早年流浪的刘备,而是那个爸爸被张飞砍了脑袋、妈妈被...
“打卡”明代状元试卷,2460... 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着一件稀世国宝——400多年前明代状元的殿试卷。高考临近,预约“打卡”状元卷...
原创 刘... 最近,关于刘邦与樊哙的关系引发了众多讨论,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深厚。然而,让人震...
原创 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性掌握了清朝的实际权力,她是以手腕果断、行事严肃著称的慈禧太后。她那张消...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宪宗为何钟情于万贵妃?这个女人的故事堪称传奇 提到万贵妃,许多人或许耳熟能详。她最广为...
原创 清... 清朝时期,最显赫的一个机构非内务府莫属。这个机构主掌着皇帝一生的日常起居、饮食起居,甚至连一些私密事...
原创 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大将,封号“武安君”,他的身上常被贴上三个标签:战神、杀神、冤枉。他的故事充...
原创 如...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楚国历时五百多年,其疆域覆盖中国南方,是当时唯一能够与齐国、晋国、秦国相抗衡...
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大足区宝顶山石刻景区,游客在游览参观。(资料图片)记者 罗伟 摄/视觉重庆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
原创 朱... 很多人可能觉得编纂一部朝代史是一项十分简单的任务,似乎随意一做就可以完成。然而,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
原创 成... 当我们提及蒙古帝国以及成吉思汗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们的军事威力。确实,他们征服了广袤的欧...
原创 清... 清朝的疆域广袤,横跨千山万水,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为了有效治理这片辽阔的土地,清政府建立了完...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 古都今昔一眼千年,历史细节可感可触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施  芳...
原创 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各位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 邓通,西汉时期汉文...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 早期文明考古发现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南海沉船遗址:解码“海丝”文明... 新华社海口电(记者周慧敏 李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6号展厅“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