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他们以惊人的效率横扫亚洲。然而,当13世纪的欧洲因蒙古入侵的前景而颤抖时,有一个帝国,正如尼古拉斯莫顿所写的那样,学会了在他们自己的游戏中击败入侵者。
1247年,罗马教皇特使约翰·普莱诺·卡尔皮尼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在过去的两年里,他走遍了广阔的蒙古帝国的大部分地区。
他的经历证实了他的恐惧,即蒙古人异常危险,而且他们正准备对欧洲进行第二次进攻。
卡尔皮尼宣称:“鞑靼人的意图是,如果可能的话,要征服整个世界。”过去十年的证据似乎支持这一观点。
早在1236年,蒙古人就建立了一个从日本海到里海沿岸的庞大帝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非凡的征服壮举之一,开始了对欧亚大陆西部的新攻势。一个又一个城市落入他们的军队之手,包括1240年的基辅。
“他们围困了这座城市很长时间后,”卡尔皮尼说,“他们夺取了它并处死了居民。”
1241年,蒙古人入侵匈牙利和波兰王国,造成广泛破坏,并击败了派往他们的每支军队。
随着军队在维也纳郊区推进,西欧似乎任由蒙古主宰摆布。
但是,突然间,他们不见了。蒙古皇帝窝阔台死了,他的军队回国选举新的领导人。避免了基督教世界最可怕的噩梦。
但不长久。现在,在1247年,一场新的进攻似乎迫在眉睫,卡皮尼充分认识到西欧的统治者无法提供太多的防御。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拒绝了蒙古人要求他与他们的一群使节一起返回欧洲的请求—他不想让他们看到基督教世界已经变得多么分裂。
卡皮尼完全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命运。毕竟,蒙古人很少遭受失败。
他们偶尔会遇到挫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军队都取得了压倒性的成功,在与范围广泛的指挥官和文明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
卡皮尼仍然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他在旅途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来自欧亚大陆各地的人们交谈,在他的许多询问和谈话中,他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如何才能阻止蒙古人?
蒙古人成功的根源在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生活在中亚草原的以游牧民族为主的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骑马、射击、打猎和放牧。
这些技能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但它们也为一支强大的军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蒙古人大规模的大规模狩猎教会了他们的骑手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协调他们的努力。
这些军事品质是中亚游牧民族长期以来的优势,但蒙古人的前任领袖成吉思汗被证明特别擅长增强这些优势。
他通过借鉴来自被征服社会的专家的军事专业知识—例如来自中国的攻城工程师—或通过将战败的战士引入蒙古军队来实现这一目标。
蒙古人
他们的军事战略闻名。
围攻要塞时,一个受欢迎的战术是在第一波攻击中驱赶一群俘虏对抗敌人的防御工事。
这些俘虏在蒙古人发动主要进攻之前吸收了守军的弹药和能量。蒙古人享有的另一个优势是他们的骑兵可以快速跨越很远的距离,而且因为他们带着自己的牛群,所以他们不需要繁琐的补给线。
那么,鉴于这些显著的优势,蒙古人将如何被击败呢?卡皮尼收集了许多有望解决这个谜题的理论,其中一些理论比其他理论更可行。
根据一个故事,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以狗的形式出生。当受到蒙古人的威胁时,这些狗人通过在地上打滚来保卫自己,直到他们的皮毛沾满灰尘。
接下来,他们跳进了一条冰冷的溪流,将他们沾满泥土的皮毛冻成了坚固的甲壳。然后他们冲向箭无法穿透这层冰甲的蒙古人。
卡尔皮尼还听说蒙古人在穿越由巨大磁石组成的山脉时遇到了问题,这些磁石的磁力使他们的战士无法准确地射出金属箭头。
教皇特使用心记录了所有这些故事,但这样的对策几乎无法复制。他自己的建议更加务实。
拥有必备武器
“无论谁想要与鞑靼人作战,”他建议道,“都应该拥有以下武器:坚固的弓箭、他们非常害怕的弩、充足的箭、一把可用的强铁斧头或一把战斧—长柄斧头。”
同样重要的是,他建议任何派往战场的军队都应该像蒙古人自己的军队一样组织起来。
蒙古军队是根据十进制编制的,其部队被编组为每10名士兵的单位。10个这样的单位由100名士兵的指挥官领导;10组100人,由1000人等指挥官率领。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结构,卡皮尼认为基督教世界的指挥官应该效仿。
卡皮尼是对的。打败蒙古人需要一支在战争中具有相似实力的军队。
但基督教军队不会证明他的观点。这项任务留给了一个以埃及为基础的强国,该强国从1260年开始对蒙古人发动了长达60年的战争。
这个强国就是马穆鲁克帝国
。
马穆鲁克人是近东地缘政治中一支相对较新的力量。他们最初是为埃及苏丹而战的奴隶士兵,既对抗内部对手又对抗“十字军”。
到1250年,马穆鲁克军团已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当在位的苏丹疏远他们时,他们奋起反抗,杀死了他,并为自己夺取了权力,建立了自己的苏丹国。
十年后,苏丹国面临蒙古人的大规模入侵。
蒙古人发起了对叙利亚的进攻,推翻了阿勒颇,然后向南占领了另一个地区首府大马士革。蒙古人现在要求埃及正式服从他们的权威,但马穆鲁克人拒绝了。他们处决了蒙古人的特使并准备了他们的军队。
这标志着一场冲突的开始—一场颠覆了近期历史的冲突。
因为,几乎每次马穆鲁克和蒙古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时都是马穆鲁克人获胜。几十年来—随着他们推翻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挺进了西亚并攻占了东欧—蒙古人横扫了他们面前的一切。
但是现在,他们终于遇到了对手。那么马穆鲁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马穆鲁克人的战斗方式与他们的对手几乎相同—卡皮尼怀疑这一因素可能在1240年代被证明是有效的。
军事技能相似
许多马穆鲁克士兵是来自黑海地区被蒙古人征服或流离失所的各种突厥民族的奴隶。这些突厥社区追求与蒙古人相似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战士拥有相同的游牧/军事技能。
于是,在叙利亚交锋的马穆鲁克和蒙古军队,都是全骑兵,全靠射箭,按十进制排列。
这些相似之处有效地削弱了蒙古人的优势。但是,马穆鲁克人是如何更进一步,将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变成一连串的战场胜利呢?
一种被提出的理论是他们在军备方面享有至关重要的优势。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想象一支配备完美武器和坐骑的马穆鲁克军队—全部由埃及可观的商业和农业财富提供—胜过骑着较小的草原小马、主要使用木制武器作战的蒙古战士?
可能不会。毕竟,在长达数十年的征服战争中,蒙古人有很多机会掠夺或购买最好的武器和坐骑。
破釜沉舟的信念
对马穆鲁克的胜利更合理的解释是“背靠墙”现象。他们无处可退。他们必须赢,否则就会被摧毁。
他们的军队主要由逃往埃及以躲避他们现在面对的军队的战士组成。他们准备好进行激烈的抵抗,不会不战而降。
这场冲突的关键时刻发生在1260年,当时马穆鲁克人在加沙附近一个叫做艾因贾卢特的地方取得了对蒙古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这场战斗并不是敌对帝国之间的史诗般的对抗。
由于两支军队在人数上大致相当,马穆鲁克人能够击退他们的蒙古对手,其领导人显然试图用以下话语集结他的军队:“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与其灰头土脸地逃跑,不如名誉扫地而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艾因贾鲁特并不是特别重要—马穆鲁克人击败了20,000人的驻军,因此绝大多数蒙古军队仍然逍遥法外。
但是,在其他方面,这场胜利改变了游戏规则:它使马穆鲁克人能够夺取蒙古人在叙利亚征服的所有领土,极大地扩大了他们的帝国。更重要的是,它为击败蒙古入侵者建立了模板,证明他们远非无敌。
仅这一事实就使马穆鲁克帝国成为吸引任何想要抵抗蒙古入侵的人的磁石。
摧毁蒙古军饲料
蒙古确实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次胜利—1299年在大马士革附近的—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利用他们的成功,不久之后就撤出了叙利亚。
原因是什么?正如一位与圣殿骑士团有关的评论员所说,那是“缺乏饲料”。
蒙古军队总是伴随着大量的马匹、绵羊和山羊,他们需要这些马匹和山羊作为骑兵坐骑和食物。
这些动物需要大片的牧场才能生存。
但是,尽管中亚草原可以提供这种规模的食物,但其他地区却完全不是这样。
东欧的落叶林为放牧的牲畜提供的食物相对较少,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也是如此。在近东,有一些良好的放牧区,特别是在安纳托利亚、尼罗河三角洲和黎凡特沿海地区。
然而,总的来说,这里可用的牧场是零星的,这个问题因驮畜厌恶高温而变得更加复杂。
卡尔皮尼并没有失去这个弱点。他建议对任何蒙古入侵采取焦土方法,包括摧毁他们行军路线上所有可用的饲料。
卡尔皮尼推断,如果你能让蒙古人的动物挨饿,那么他们的军队就会停止运作。
马穆鲁克人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烧毁了边境沿线的牧场。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策略在迫使蒙古人撤出叙利亚方面的效果如何,但它似乎确实是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