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烟草对社会有何影响?从烟草在朝鲜的传播,谈烟草的经济文化内涵
迪丽瓦拉
2025-07-16 07:05:04
0

烟草,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香烟,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其随处可见,门口的小商铺、大小超市内都有它的身影,而在遥远的古代,烟草是否也是如此盛行呢?

在大洋彼岸的朝鲜,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烟草这种成瘾性的事物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于朝鲜地区烟草的传播发展等因素来看看,在亚洲大地上纵横了数百年的烟草,曾经是什么样子以及人们是否能够如同现在一样理性的看待烟草呢。

烟草

一、烟草在朝鲜的传播

烟草在朝鲜的史学家看来,主要有两种引入路径,一个是从日本引进,一个是从中国清朝引进,时间也大概都在十七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中期左右,两种思路引用文献不同思路不同,下面笔者详细概述一下这两种可能的传播路径。

自中国传入

有这种想法的朝鲜史学家占据史学家的少部分,他们主要认为烟草是由1626年与1636年两次清军进入朝鲜所附带的产物和结果,如尹愭的《在泮,有人以烟草歌命题赋百韵,押烟以速为善,余亦走笔》写道:

“或云淡婆姑,初得海岛边。稍稍中国移,骎骎左海延。”

烟草

但相应的中国在同时期却缺乏烟草存在的史料文献记载,这也可以侧面的引证中国境内当时并不盛行烟草甚至于并无烟草的情况,朝鲜方面也缺乏足够的论证来判断烟草是由中国引入,大多数是猜测与主观臆断,例如李学逵的《南草》诗曰:

“南草之行,不知始于何时。要之,必出于中华,华人谓之烟。”

这样的相关判断还有很多,但是相应的这也可以认为是朝鲜将烟草通过清军引入我国的例证,所以我们倒不妨把“中国渠道说”视为促进烟草在朝鲜传播的一个重要契机和基础。这也更有利于我们对于东亚地区烟草传播的研究和判断。

烟草

自日本传入

这种思想是朝鲜民众现如今的主流思想,也是大多数朝鲜史学家认同的思想,大多数朝鲜史学家认为烟草传入的时间大概是在1615年到1618年左右,这期间朝鲜与日本的贸易往来锐增,甚至是十余年前的一倍有余。

而其中具记载的货物名称就多次出现了“南灵草”“淡巴菰”等名字,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烟草在朝鲜的故称,印证资料也相对于”中国渠道说“多了不少。

例如赵克善的(1595~1658)《三官记·目官》曰:

“有妖草名曰‘痰破块’,又名‘南灵草’者,……其法盖自日本以相染成风。初于甲寅、乙卯年间,有传其法者,其后浸以广布,未及十年而遍乎国中。”

烟草

这是朝鲜所认为烟草传入较早的引例,这里提到的甲寅按照中国的朝代纪年法推断为万历42年,也就是1614年左右,而还有的朝鲜史学家认为传入时间要相对的晚一些,例如李学逵在《南草》一文中提到:

“南草之行,不知始于何时。……我国吃烟,亦必在仁祖以后也。”

而朝鲜的仁祖是在1623年即位,也就是说如果稍微将时间跨度拉长的话,可以看出,烟草在朝鲜的引入必然是17世纪初期,并在同时期在朝鲜开始了泛滥和大规模种植。

烟草

二、烟草对朝鲜的社会经济影响

朝鲜人民对香烟的喜爱与社会影响

自从烟草通过日本传入朝鲜之后,朝鲜人民对于烟草的喜爱和依赖程度逐渐加深,自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吸食烟草在朝鲜变成了一种潮流和风尚,上至达官贵人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人人都喜欢吸食“南草”。

这种现象在朝鲜的文人墨客方面更加的泛滥,许多著名的朝鲜文学家都是著名的大烟鬼,例如

“白公师殷字子敬,水原人。少贫甚,斫薪照字,读书必过千遍。与从父兄蒿庵公课功令表于花山书院,必笔一、册一、南草一握。食必于日出时,骑牛而至,操笔即成,不事藻彩,尽吸南草而返。”

而这里的南草一握指的就是一把烟草,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朝鲜的烟民们对于烟草的喜爱程度。

烟草

而烟草的普及程度也从仁祖即位数年后开始大规模泛滥,朝鲜人民也将烟草的“谈破快”等名称变成了更加令人熟悉的烟茶或茶烟等称呼。而且朝鲜的烟草泛滥不仅仅是男性吸食,就连待字闺中的小姐嫁人的太太等也时常“倚窗细生香”。

当时的文学家对此情景有着更加细致的描述,

“上自贵公卿,下而暨执鞭。遂成嗜同口,莫不交如挛。乃至妇若孺,无分越与燕。遍及袯襫野,不离绮罗筵。”

可以看得出来烟草在当时的朝鲜已经变成了一种在社交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烟草

朝鲜的烟草与其附属品的经济影响

当时的烟草在朝鲜的泛滥已然不必赘述,而这泛滥的烟草在朝鲜也产生了巨大而社会利益,不论是种植烟草的人还是售卖烟草抑或收购烟草的人都为烟草行业创造了庞大的经济效益,也对于当时朝鲜的商业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从当时抽烟所用的烟管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朝鲜对于烟管使用的情形由这样的描述,他们写道使用短烟管的情形如:

“细缕填筒高突兀,香烟通竹扬氲氲。行时每入衣衫袖,坐处常随榾火盆。”

这也能够体现出朝鲜的烟草使用频率,而当时的烟袋多由竹子构成,而且未经过油浸等步骤,导致烟袋的使用消耗量极大。

烟袋

在《凤城、沈阳、山海关、北京所用礼单人情都合数》,也就是中国和朝鲜贸易往来的单子里,对于烟袋的描述为

“钿竹二百二十个,长烟竹九十六个。银项烟竹二百六十三个……银烟竹十九个,烟竹一百七十九个。”

这一次小的贸易往来就涉及了数百个甚至近千个烟袋,这也可以看出来朝鲜的烟袋使用数量和经济利益有多么惊人。

烟草

三、烟草对于朝鲜的文化影响

烟草的文学影响

随着烟草在社会上愈发泛滥并且在经济贸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也开始描述烟草这一外来物种,例如崔恒庆的《咏南草》中对烟草有着非常正面的描写:

“有草偏宜叶,医人胜百花。嗅香驱冷痰,吞暖却烦痾。莫道消愁酒,何夸散悯茶。”

这种对于烟草的正面描写不在少数,这也可以看出来烟草在朝鲜有多么的受人喜爱,甚至不仅是文人,就连朝鲜的君王也对烟草有不小的喜好,朝鲜的正祖李祘认为吸烟有很多好处:

“南草之益于人,当暑涤暑,气自降,故暑自退。当寒御寒,涎自温,故寒自防。”

这里可以看出来烟草已然是对朝鲜的文学社会产生了不晓得助力。

烟草

朝鲜人还认为吸烟之后可以文思泉涌,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来,例如李学逵的《谢馈岁·烟》:

“总爱金丝能醉客,由来此物最相思。”

他们认为烟草是一种能让人迷恋的快感,也能够让自己写出更好的文章,这样的思想一经产生就引得更多的文人墨客开始吸食烟草,也让烟草这一物种在文学上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烟草

人们对于烟草的批判思想

自从烟草开始泛滥,许多的人就开始发现烟草对人们不仅仅是只有好处,还会由很大的伤害,人们的抵抗力普遍下降,吸烟者的平均寿命也开始了大幅度的减少。

这让许多的民众开始反思烟草大规模泛滥所造成的弊病,并因此开始出现了反对吸食烟草的组织。

洪直弼在《书近斋先生草说后》一文中对烟草进行了深刻且尖锐的批判:

“膏壤沃土,尽归草田。金银铜铁,尽化烟筒。坚劲箭竹,尽为烟竹”,

言辞恳切的表达了烟草对于朝鲜经济方面的资源方面的巨大破坏,坚决抵制烟草的种植和贩卖。

烟草

也有的从社会风俗的角度批判烟草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例如李命培的《家训》曰:

“年少后生,行过闾里,负手横烟竹,大骇人耳目,责归于父兄必矣。此虽细节,极加戒慎可也。”

也可以看出烟草行业的大规模发展对于朝鲜的社会习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负面的改变了朝鲜原有的纲常伦理,导致朝鲜社会的伦理体系出现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有不少的朝鲜文人认为烟草虽有益处,但本质上是“乃是离间人父子之物也。

论其罪则芟夷之殄灭之,无俾易种可也”,也就是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罪魁祸首。这样的思想很大程度抑制了烟草的进一步泛滥,保障了朝鲜人民的安全。

烟草

四、结语

虽然烟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朝鲜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也促进了朝鲜人民的商业化水平,但是烟草终究还是一种对人体伤害巨大的成瘾性药物,现如今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烟草行业的发展,并且与民众的需求达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这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基本经济社会保障,同时又有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国人民的人身安全。

这样的方式才是正确对待烟草的方式,不推崇也不剿灭,而是有限度的利用,希望我们都能够维持对烟草的正确看法,保障自身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朝鲜文人对明代文学接受与批评的儒学化特色[J].曹春茹.外国文学研

[2]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J].丛佩远.北方文物.2003(04)

[3]朝鲜诗家论明清诗歌[M].中央编译出版社,曹春茹,201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代土客矛盾中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古代的特定时期,比如宋末明末,汉人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大,但是土客都...
漂洋过海的甜蜜!非洲水果走上中...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新鲜水果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
原创 胡... 满清在咸丰年间,经历了入关以来最大的一场亡国灭族危机,那就是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但是在以曾...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邯郸,后回秦朝。13岁被...
原创 没... 秦末汉初的天下格局 楚汉之争这段历史向来争议不断。今天就两个问题给出我的答案: 一:没有韩信,刘邦能...
交汇点评|融古汇今,千年文脉焕... 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数千年。2024 年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迎来十周年,这十年...
原创 浅... 引言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政治和军事变革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
三国杀:如果有两万心愿积分,兑... 三国杀移动版开盒子虽然没有保底,但是凑够两万心愿积分可以在心愿商店兑换权一武将,如果大家开够了两万个...
原创 历...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各有各的特点,曾国藩文章、道德传世,左宗棠恃才傲物,李鸿章务实肯干。 从史料记载来...
原创 据... 每次去研读晚清历史,我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人,一个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备受争议的人。从洋务运动时...
原创 赵...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
原创 大... 大明十六帝,除了记载不详的朱允炆外,有十位帝王都没能活到四十岁,这堪称大明朝灾难性的魔咒!要知道在古...
原创 浅...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文...
原创 元... 土司制度是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以及制度。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同化那些政治经济文...
原创 论... 文|念初 编辑|念初 引言: 在唐代的官僚体制中, 病假制度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关系到官...
致敬!袁隆平墓前有一碗非洲农民... 李艳萍是中方农业技术团队的一员。16年来,她每年至少有11个月的时间在非洲,把杂交水稻的“中国经验”...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 关注 ” ,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特别是在清朝时期,穷人由于贫困而无法负担高昂的彩礼和婚礼费用,导致了他们不能如愿娶媳...
原创 不... 演义中,武力值最高的人就是吕布,其次则为五虎将。吕布能在虎牢关又连刷方悦、穆顺、公孙瓒、武安国4人,...
原创 唐... 一个王朝想要走得长远,最终依靠的是政治、经济等的相互配合依存,而这些条件下所支撑着的是各种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