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问题。
一、周武王的烦恼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同时,政府和公司也几乎跑遍了每一个有人住的角落,能够向99%的公民和他们居住的土地施加影响。
可是你却没有发现,为了实现这一点,这些年来修建了多少条公路,建设了多少个基站,修建了多少个发电厂,投入了多少交通工具。
但在3000年前,周武王刚刚建立这个叫做周的国家的时候,这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即使不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完成这些基础建设,在那个连马镫都没有发明的时代,军队使用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马拉车,最先进的通信工具是旗帜,各个聚居地连三尺宽的土路都没有。
也就是说,以当时的科技条件,一个政治中心能够控制的范围十分有限。
这决定了,虽然建立了国家,取代了殷商,但周王室能直接控制的地方,也不过是以镐京和洛邑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和河洛平原。
根据历史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商纣王已经死了,周王室已经取代殷商王室,为什么周武王反而睡不着觉呢?因为周王室距离控制数千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还差的很远,而周王室的要想彻底消除殷商的影响力,成为华夏唯一的主宰,又必须将影响力扩展到巴蜀地区乃至汉江和长江流域。
然而,镐京的周武王做不到。如何才能掌控广阔的中原大地?武王夜夜难眠。
也就是说,周王室不是不愿意自己控制土地,而是不能,如果可以谁不想呢?
二、周王室的无奈
周王室无法全部掌握土地,但又必须掌握,于是周武王和周公两兄弟冥思苦想了很多年,虽然无奈,但他们还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封建诸侯。
既然一个政治中心只能控制有限的土地和人口,那么分建多个政治中心不就好了吗?诸侯就是那个分建的政治中心。类似于现在的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
诸侯们的权力是获得周王室的合法授权统治自己的地方,并获得周王室的保护以及财力支持,而诸侯的义务是帮助周王室扩展在华夏的影响力,承认周王室的宗主权并定时上交贡税和朝见。
事实上,这也不是一个全新的办法,早在夏和商时期,就对一些部落的首领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夏和商承认他们在自己领地的统治地位,而他们尊奉夏商为他们的宗主国。
然而,封建诸侯有一个问题在于,中央和诸侯们的上下级关系并不牢固,相互承认的基础是夏商强大的武力。
所以,周武王和周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保证诸侯们更加服从?关于这一点,这两个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有两项全新的创制:其一,不再大量授予原来的地头蛇作为诸侯,而是凭借周王室的强权,建立以姬姓后裔为主、主要功臣的后裔、地头蛇为辅的宗藩体系。
这样一来,除了武力威慑,周王室和诸侯之间还有血亲的纽带,或者联姻的纽带,说到底大家都是一家人面子上也得过得去,即使有少量诸侯比较跳,还可以凭借诸姬的力量进行压制。
其二,周王室将数量众多的姬姓诸侯主要分封在周王室影响力的边缘地带,而自己控制的核心地区则很少。
首先,诸侯们数量很多,大约有100多个,相对来说,单个诸侯的力量就减弱了。其次,诸侯都在蛮狄与周交界的地区,可以很好的抵御蛮狄,又不会过多侵占周王室的人口和土地。
因此,在当时来说,周王室分封的封国并不大,而是很多小国,一个封国的力量类似于一个城邦而已,完全无力与周王室抗衡。
不仅如此,周公旦穷毕生精力,建立了《周礼》体系,周礼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是用来约束和规范诸侯们的行为的,该如何对待周王室、该如何尽自己的义务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
周王室利用这套礼仪给诸侯们进行填鸭式洗脑,并使得大家都认识到,服从周礼的是高贵的中原人,不服从周礼的是低贱的野蛮人,有证据证明,周王室还派遣了大臣随时随地监视各个主要的封国,将诸侯的动向报告给周王室。
这样一来,封国和周王室之间建立了多条纽带,周王室不仅保证力量上的强大,还通过周礼的约束和严格的监控,牢牢的将诸侯们掌握在手里。
都这样了,跟自己直接控制还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周王室分封诸侯的做法,在当时已经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了。三、诸侯的野蛮生长
然而,我们的历史书告诉我们,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面积广阔,比周王室的实力还要强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诸侯们的野蛮生长,是建立在周王室的统治瓦解的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这么大的封国,并不是周王室的意愿,也不是周王室允许的,而是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他们之后发生的事情了。
虽然建立了很多纽带,但这套体系运行了100多年就开始漏洞百出,周王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维持下去。然而丢失镐京、又败于诸侯郑庄公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周王室的武力和文化先后失去了对诸侯的约束,从此,诸侯们才开始了野蛮生长,成为了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的封国。
这就是春秋战国的500多年,此时的周王室能够控制的土地,仅仅限于洛邑周围,因此封国有多大,周王室已经决定不了了。总而言之,周王室不是不想直接控制土地,而是当时的通信和交通条件达不到,而周王室并没有把封国封得那么大,而是想方设法的建立控制诸侯国的大小。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