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特殊的一个职业,从业者终身不能换职业,子孙还得接着干
迪丽瓦拉
2024-11-01 02:49:52
0

原标题:古代很特殊的一个职业,从业者终身不能换职业,子孙还得接着干

现代社会换个职业,改个行,可谓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特别是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估计有一半的人都改了行,换了职业。你比如说学化学的,在化工厂干几天发现太辛苦,隔几天就改行去卖保险了。

换个职业轻松加愉快,轻易而举。

可是在古代,很多特殊的职业可不是你想换就能换的。

一旦你从事了某个职业,就相当于签了“卖身契”,不但把自己"卖了",还把子子孙孙都给"卖了"。

比如说古代的“匠户”。

一旦你从事了匠户这个职业,那么不好意思,你这一辈子都得干下去,终身不能换职业。

不但你不能换职业,你的子孙也不能换职业,世世代代都必须承袭,继续接着干。

也就是说“一日为匠户,终身为匠户,世世代代都为匠户”。

那么匠户究竟是个什么职业呢?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匠户就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简单点说就是工匠,按现在的话说叫做手艺人。

这些工匠都是为当时的政府服务的,并且整户都得世世代代从事这个职业,不能变更,所以就叫做匠户。

匠户的前身叫做番匠。

番匠出现于唐朝。

唐朝时期,官府会让工匠到官办的手工作坊服役,一般二十天轮换一次,大家轮番服役。

所以叫做番匠。

唐朝的番匠服役之后,还可以得点补贴,如果有人不愿意服役,还可以出钱请人帮忙。

唐朝番匠的自主性其实是很强的,这可能与大唐朝的开放和富裕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服役都很人性化。

到了宋代,匠户这个职业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宋朝政府就不像唐朝政府那样人性化了,采用强制的方式让匠户服役。

也就是说到宋代匠户就开始失去自由了。

到了元代,匠户就彻底失去了自由,再也不能更换职业了。

元朝政府将匠户纳入政府的户籍统计之中。

最关键的是,匠户的户籍被列为单独的一类,并且明文规定匠户必须世代承袭,不准脱籍改业。

也就是说,匠户将终身从事这个职业。

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匠户,无穷尽的接着干下去。

如果有人不想做匠户,那么必须皇帝亲自批准。

皇帝日理万机,又怎么会有时间来批准这种事情呢?

所以匠户要想换职业,那简直难如登天,门都没有。

不过好歹元朝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快到了明朝。

明朝对于匠户的制度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明朝初期由于政局不稳无暇顾及,所以基本上是完全照搬了元朝的匠户制度。

与元朝一样,明朝初期的匠户地位低下,任务繁重,生活十分艰苦。

要想换职业,不做匠户,也必须皇帝特批。

随着明朝的发展,匠户制度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匠户又被细分为民,军,匠三等,但是不管哪一等,依然是世代承袭。

要想脱籍,换职业,难如登天。

不过明朝的匠户最大的改变就是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更换职业。

按现在的话说,知识改变命运。

比如明朝大名鼎鼎的宰相张居正,他其实是军户出身。

通过科举考试,张居正成功地改变了命运,更换了职业。

虽然说匠户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职业的机会很渺茫。

但这至少是一个途径。

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到了明朝中后期,匠户又被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

轮班匠轮流在官办的作坊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则每个月都服役十天。

这个时期的匠户制度最大的变化是:如果不愿意服役,可以出钱让官府请其他的人。

也就是说匠户终于又回到了半自由状态。

从唐朝到宋朝、元朝、再到明朝,历经数百年。

匠户经历了从半自由——彻底不自由——半自由的时期。

但有一点始终没变:不允许脱籍,世代承袭,子子孙孙不能换职业。

那么,匠户制度是什么时候被终结的呢?

清朝,顺治皇帝下令废除的。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匠户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一是匠户制度本身就非常的不人性化,不可能永远存续下去。

二是匠户的地位卑微,生活艰辛,还要遭受层层压迫和盘剥,导致大量的匠户逃亡,甚至暴乱。

三是匠户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了,必然会被淘汰。

实际上明朝末期,匠户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

公元1645年,也就是顺治二年,清朝顺治皇帝顺水推舟,宣布废除匠户制度。

从此延续几个世纪的匠户制度被终结。

匠户终于获得自由身份。

回顾匠户的历史,可谓是一把辛酸泪,令人感慨万千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少数兵力战胜多方敌军的战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激烈对抗,还是热武器时代的炮火纷飞,...
原创 刘... 湖北枣阳——刘秀的故乡与传奇人生 湖北枣阳,这片被称为“古帝乡”的沃土,曾经诞生了两位皇帝,其中...
原创 朱... “二十四孝”故事中,除了有卖身葬父的董大丞相,还有勤劳耕作、励精图治的舜帝。这些人物不仅因为孝顺而被...
原创 唐... 功臣出生在哪个时代最幸运呢?答案是在汉光武帝刘秀的时期。那个时代的功臣不仅会受到尊重,而且通常能获得...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时期,朝廷的16位皇帝各具特色,其中有一位帝王尤其值得注意,尽管他...
原创 武... 说起秦国的名将白起,我们并不陌生。白起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的重要将领,他为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
《山海经》里的一件神器,证实了... 戚,是一种两侧有齿的斧,一般用玉制成,刃口不锋利,很显然不具备实用的武器功能,只是作为礼仪用器。如下...
原创 谁... 法希尔是西达尔富尔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期被迅速崛起的民兵组织完全控制,城市的陷落意味着苏丹内战进入...
原创 清... 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全球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门的开放,出国旅行或者留学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
原创 西... 远古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传着“大洪水”的传说。在古代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弟弟“海皇”波塞冬曾引...
原创 彭... 1967年,彭德怀被带到北京,参加了一场所谓的学习会,这也是他彻底失去所有职务的时刻。虽然称为学习,...
原创 英... 英国一直被称为欧洲的搅屎棍,因为它在欧洲历史上制造了无数混乱和纷争。几百年来,欧洲大陆的战乱不断,许...
原创 郭...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许多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最终都未能善终,往往死于皇帝的猜疑和宫廷政治的斗争。...
原创 成... 在宋蒙交接的动荡时期,世界陷入了极大的变化。东西方的文明在这一时期分别独立发展,虽然匈奴曾经对西方世...
原创 荆... 荆轲,战国时期的著名剑术高手,他刺杀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作为一位顶尖剑客,荆轲在...
原创 朱... 建文四年那场大火真是邪门,南京皇宫烧得黢黑,建文帝朱允炆就那么没了踪影。可朱棣进了城,先不急着找侄子...
原创 彭... 张治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平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四次前往新疆,成功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起义。新中国...
原创 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流传于清代官场的谚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地方官员的丰厚收入。意思是一个知...
全红婵袒露心声:知道自己跳水比... 11月7日,据央视频道报道,近日全红婵在访谈中袒露心声,她直言现在跳得很差,但是很快乐。 “我知道我...
袁绍在汜水关撒了谎:颜良文丑就... 东汉末年,曹操拼凑十八路诸侯联军讨董卓,在汜水关遇到了拦路虎华雄,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乌程侯长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