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宋江改变主意,不接受招安,梁山的结局会怎样?两个字
迪丽瓦拉
2025-08-23 20:34:37
0

自从《水浒传》成书以来,很少有人会站在宋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处境,似乎宋江招安,就是要把兄弟们推向死路。

其实如果当年宋江改变了主意,不接受招安,那么梁山的结局也是两个字,覆灭。

覆灭的过程会更快,更惨烈,这也是为何宋江执意要招安的原因,起码招安以后还有活命的希望。这不是吹牛,按照《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来看,确实如此。

梁山内部

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真实的宋江起义,很快就被朝廷打败,为了活命宋江选择了招安。

可宋江反复无常,在宋军对抗外敌的关键时刻,宋江选择了反叛,选择了在宋军的背后插刀子。

所以宋朝下了狠心,派遣大将折可存平乱。

宋江等人哪里是折可存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打败,随后宋江等人也被斩杀,连求饶的时间都没留给他们。

这是历史上的梁山起义,似乎和所谓的“替天行道”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在国家危难之际在背后插刀子。

不过《水浒传》中的梁山起义就正面了很多,那些义薄云天的英雄好汉被朝廷欺压得无处可去,最后只能被逼上梁山。

然而水浒迷们都知道,梁山这么多好汉,真正是被逼上梁山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林冲,一个是柴进。

其他的好汉,要么是犯法后逃避责罚,要么是被梁山俘虏后臣服的,最可气的还有被梁山用诡计逼上绝路,最后加入梁山的。

比如卢俊义就是其典型的代表。

所以我们看看梁山好汉的内部情况,除了林冲,卢俊义等少数英雄,其他大多数人都是匪类。

在这种情况下,梁山创下了祝氏一门,曾氏一门、高廉一门、程太守一门等十余宗灭门惨案。

他们口中的“替天行道”,其实大多都是幌子,实则是以泄愤为目的的胡乱杀人。

且不说以上的这些灭门案,就说张顺为了逼迫安道全给宋江治病,竟然连续杀害三人。

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中比比皆是,让人无法直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梁山和贼窝并没有什么区别。

外部环境

从正史的角度来看,当时国家时局动荡,起义四起,外敌也蠢蠢欲动,准备随时南下侵宋。

虽然当时的皇帝昏庸,但宋朝并非没有能人,就好比前面所说的折可存,虽然《宋史》中并没有为其列传,但从他人的传记中可以发现,此人“刚直不挠,倜傥有大节”,是一位很有才略的大将。

言下之意,宋朝并非没有能人,他们自然明白,想要全身心对抗外敌,必须先将国内的纷杂势力清除。比如宋江集团以及方腊集团等,这些所谓的起义军为非作歹,日后必是大患。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人物还有观文殿学士李若水,他就是靖康之耻后,当面怒斥完颜宗翰的李若水,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只可惜他训斥完完颜宗翰后,就被杀殉国了。

而李若水就是坚决反对招安宋江的人,原因非常简单,从宋江等人平时的所作所为就可判断,这些人并非善类,应该“尽诛之”。

然而朝廷还是招安了梁山好汉,而且还是当着李若水的面,这让他难以接受。

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李若水的看法是正确的,宋江招安后反叛,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从外部的这些情况来看,梁山的局面也不容乐观,尤其是李若水主张的“尽诛之”,就可以了解梁山的凶险程度。

虽然这是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其实小说中的情况也差不多,高俅对待梁山的态度也是如此。

若不接受招安

前面说过,梁山其实就是一个贼窝,如果如此发展下去,迟早会酿出更大的祸端。

作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他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了招安,想为兄弟们谋出路,不用再过着杀人越货的日子,可以光明正大地吃朝廷的俸禄。

从《水浒传》的角度来看,宋江的做法非常正确,招安是梁山好汉的唯一出路。

如果宋江中途改变了主意,不接受招安,这条出路被斩断的话,梁山好汉的结局只能是覆灭,并不会因为梁山泊易守难攻,他们就可以一世逍遥了。

首先,梁山多次灭门杀人的恶劣行径,朝廷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就算梁山泊易守难攻,但拿下梁山只是时间的问题。

其次,宋朝如果全力对抗外敌而顾不上梁山,几年之后等宋朝灭亡,那么大金国怎么可能容忍有任何战斗单位的存在?

而梁山举起来的大旗是“替天行道”,他们面临金兵只会冲锋,不会逃亡,不然他们就不能称之为英雄好汉,而是狗熊孬汉才对。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的结局只有“覆灭”两个字,没有例外。

接受招安有后续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宋江招安是错误的,其实无非就是宋江明知道朝廷昏暗,明知道许多兄弟都被朝廷所害,还要坚持招安,似乎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忘记了兄弟情义。

其实这一点要看招安之后的后续意义。

因为土匪和官兵有着本质的区别,若宋江没有选择招安,他们永远都是匪,没有任何出头的可能,子子孙孙都要靠着打家劫舍的日子生活。

但古代是一个讲究“礼义廉耻孝”的时代,他们这么做只会遭到世人的唾骂。

相反,宋江选择招安,虽然他们被当枪使,被谋害了性命,但他们的身份变了,是官。

这还不是主要的,他们的死可以唤起世人的同情,使得害死他们的人遗臭万年。

这就是身份的反转,可以永远得到世人认可的反转。

参考资料:《水浒传》、《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毛泽东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司...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应该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阴沉”、“老谋深算”、“...
原创 犹... 前言 大家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信息: 犹太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虽然整个族群的人...
原创 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我国历朝历代谁对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最大? 当...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为了迎合君王向往长寿的愿望,大臣们习惯称君主为“万岁”。在《事物纪原》中记载,战国时期,...
原创 周... 如果把我党比作一个家庭,没有毛主席,这个家要散,同样,这个家也必不可缺少周恩来。 周总理永远是在紧急...
原创 司...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
原创 晚... 这张照片中的风尘女子正陪着一众富商打麻将、抽大麻。在中国古代娼和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卖肉体...
原创 两... 听说点赞关注我的人,都会好运相伴!还等什么?快行动起来吧! 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濒危转安”的中国木拱桥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木拱桥。  刘 妍供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
探秘土耳其“瓷器藏宝阁”:近1...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全球除中国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即将迎来一座全新瓷器博物馆。馆藏的元、明...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