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七星灯不灭,诸葛亮也不能延寿?司马懿早就知道他命不久已!
迪丽瓦拉
2025-08-23 20:33:59
0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已经祈祷了六个晚上,他看着自己那盏本命灯,还是那么明亮,心里十分高兴,看来有希望!如果再祈祷一个晚上,这盏本命灯还不灭,那说明延续寿命有望!

姜维跟着都特别高兴,这些日子他非常紧张,可就在第六天晩上,忽然间营门外一阵大乱,这时,只见由大帐外边,有一员大将猛然闯入,他一脚就把本命灯踢翻了。

诸葛亮一见,长叹一声:哎呀!镗鎯鎯,把手中的宝剑就扔了。自言自语说了句话:真是死生有命,不可得禳也!

进来的居然是魏延魏文长!他不知道诸葛亮丞相在这大帐里干什么呢!前营大乱,是因为曹魏军兵前来劫营,他特来禀报:魏兵来了!

走进大帐,魏延一看眼前的景象就懵了,只见里面香烟袅袅,桌上还十分隆重地摆上了香案供品,还有一地的灯烛!而诸葛丞相身穿八卦衫,手持七星宝剑,正在踏罡步斗,压镇将星。

什么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满心的疑问正要问一旁的姜维时,姜维早已气得七窍生烟,手拨宝剑,就要把魏延劈成两半!

诸葛丞相一看:慢来,伯约,不要如此。我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

姜维只得颓然地放下手中宝剑,说:你可知道丞相病重,正在禳星乞寿啊!

魏延大惊失色,这才明白!这我哪知道?他连进大帐干什么来了都忘说了。他扑通一下就跪倒在诸诸亮的面前,却已无补于事。

"如果七星灯不灭,诸葛亮能延寿吗?"就算魏延不进帐来踢不翻这个本命灯,诸葛亮丞相也不能够延续寿命!

首先,这是一种迷信,在时代的局限下,诸葛亮知道自己已经是病入膏肓,在无可奈何之下,经姜维一提醒,让他祈祷禳星,延长寿命,他就答应了。这是死马当活马医,不是办法的办法。

而且,诸葛亮知道自己的病势是非常沉重,现在用药已经不好使了,但就这么死去他还不瞑目,因为自己壮志未筹,想通过禳星能多延长几年寿命,为兴复汉室多做些事情,所以他带着这么重的病,白天处理军情大事,晚上整夜不眠不休的禳星。

诸葛亮觉得眼看就要成功了,没想到闯进了个魏延来,把这本命灯给踢翻了,一脚算是把他踢清醒了,诸葛亮很难过,也非常生气,也意识到自己命当如此,我命该绝。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就是天再假年,他亦是不能延寿!

为什么呢?他的好对头司马?就看得十分的透彻,记得司马懿曾经向来使打听诸葛亮的寝食和工作习惯,来使据实以答:丞相早起晚睡,但凡罚二十杖以上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吃得很少。司马懿听了,一言以蔽之: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诸葛亮如果不是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魏延也不会因曹魏军一来探虚实就去禀报于他,以至于踢翻了本命灯,这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诸葛亮为了实现对先王的承诺、为了匡复汉室而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必定是油尽灯枯,精绝而亡。

此外,使诸葛亮难以长寿的决定因素是,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品性!这促使他七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去北伐,而不考虑蜀中人民大众的利益,最终无功而返,寸土不获。

战争,让老百姓深受兵役之苦,也让诸葛亮的身体难以承受,最后只能是拖垮自己,加速走向灭亡。

看了N次三国演义,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触!孔明的忠义可以学但不能愚,儒家也是循序渐进的。这也提醒我们身体健康很重要,司马懿养生之道是可以借鉴的。他精瘦而强壮的身体熬死了曹操也熬死了曹丕。更熬死了诸葛亮。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毛泽东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司...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应该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阴沉”、“老谋深算”、“...
原创 犹... 前言 大家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信息: 犹太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虽然整个族群的人...
原创 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我国历朝历代谁对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最大? 当...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为了迎合君王向往长寿的愿望,大臣们习惯称君主为“万岁”。在《事物纪原》中记载,战国时期,...
原创 周... 如果把我党比作一个家庭,没有毛主席,这个家要散,同样,这个家也必不可缺少周恩来。 周总理永远是在紧急...
原创 司...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
原创 晚... 这张照片中的风尘女子正陪着一众富商打麻将、抽大麻。在中国古代娼和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卖肉体...
原创 两... 听说点赞关注我的人,都会好运相伴!还等什么?快行动起来吧! 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濒危转安”的中国木拱桥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木拱桥。  刘 妍供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
探秘土耳其“瓷器藏宝阁”:近1...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全球除中国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即将迎来一座全新瓷器博物馆。馆藏的元、明...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