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卫家满门?
迪丽瓦拉
2025-07-16 19:33:08
0

《事林广记后篇》中评价卫青:“天生将材,社稷之卫。侯以勋封,名因位贵。万乘是赖,四夷所畏。千载凛然,而有生气。暗合孙吴,时称卫霍。殄灭群丑,肃清沙漠。意气峥嵘,功名熏灼。民到于今,叹其雄畧。”

众所周知,卫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才。他有着极为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数次征战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战功显赫,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和器重。

此后,卫青一度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卫氏家族更是汉朝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纵然卫青权倾朝野,却依然保持谦恭和善,从不以军功自傲。但即便如此,卫青最终还是免不了个人下场凄惨,甚至是惨遭灭族之祸,这又是为何呢?

西汉名将,家族繁盛

卫青出生低微,母亲卫媪是平阳侯上的一名女奴,其父郑季是一名县吏,曾在在平阳侯曹寿办事时,与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

但由于没有名分,卫青从小在平阳侯府上长大,长大后成为了平阳侯家的骑奴隶。后经骑友公孙敖的引荐下,到了宫中当差。

汉武帝启用卫青的原因也很简单:卫青有才干谋略,且出身低微,勇于进取。这样的人更适合用来主动进攻敌人,这正是汉武帝所渴求的,因为汉武帝想要的就是敢于主动向匈奴进攻的将领。

再者,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所以他是汉武帝的姐夫。而且汉武帝的皇后还是他的姐姐卫子夫,如此关系,可谓是十分亲密的。

事实证明,卫青确实是不负所望的。在与匈奴作战的过程中,他舍生忘死,且善出奇兵,立下了许多奇功。

与此同时,卫青在军中的威望与日俱增,甚至在朝中,满朝的文武也对其唯唯诺诺。卫青在朝中的势力形成之后,汉武帝自然对其感到了不安。

卫青还是太子刘据的亲舅舅,太子性格上敦厚,汉武帝恐怕太子难以驾驭卫青。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长远考虑,汉武帝开始重用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但是霍去病对于卫青势力遏制作用并不大,在霍去病死后,卫青在军中更是一人独大。汉武帝日夜忧心卫青在军中树大根深,汉室的江山难保。

但卫青对于江山并没有为野心,他也深知汉武帝对自己忌讳如深。因此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一死来换得卫氏一族的保全。

一直希望自己早死的卫青确实死在了汉武帝前面。但汉武帝却并没有因为其早死而放过卫家。反而是通过“巫蛊之祸”,将太子势力与卫氏势力,一同连根拔起。这也证明了,汉武帝对卫青和卫氏家族是早就下定决心要拔除的了。

卫青与汉武帝关系的转变

从汉武帝与卫青关系的转变中可见汉武帝的态度。

在漠南之战结束后,汉武帝虽然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充分肯定了卫青的军事才能和他在抗击匈奴中所做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汉武帝跟卫青的关系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因为卫青不仅是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外,更是当朝皇后的弟弟,太子的舅舅。如此三重关系,不难让汉武帝对卫青的感觉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极端独裁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人。在他启用并重用卫青之后,当发现卫青有了威胁感的时候,他便对卫青有了戒备之心。

于是在卫青当了大将军的第二年时,汉武帝便启用了一个新的军事统帅--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为了利用霍去病来牵制卫青,汉武帝的倾斜态度是十分明显的。

最为明显的是,元狩二年,霍去病曾一年三次出征攻打匈奴,立下不少的奇功,而卫青却是整整一年都没有出征。

也就是说在霍去病大放光芒、备受夸赞的时候,卫青正在经历着极大的考验。卫青的被冷落跟沉寂,不仅仅是汉武帝一手安排的,也是卫青自己的顺势而为。

霍去病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卫青一人独大的局面结束,同时也是意味着卫青面对汉武帝对自己的刻意压制而采取的态度。

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同时被受封为大司马,但霍去病在当了两年大司马后,就死了。这也就意味着,在军中已经没有更好的将领了。

但即便如此,在元狩六年以后,汉武帝却再也没有派卫青出征。甚至在此后的这十几年间,卫青的三个儿子相继失去侯爵。如此待遇,不难看出汉武帝对于卫青的态度有多么决绝了。

试图改变“外戚干政”的传统

汉武帝之所以对卫青前后态度转变这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汉朝的外戚干政传统。

从汉朝建国开始,便与外戚密不可分。吕后一家是刘邦平定天下重要力量,因此吕氏在汉初的势力可谓是权倾朝野,无人可挡,甚至差点颠覆了刘汉江山。

而汉武帝刘彻自小更是深受着祖母窦太后的影响,对外戚十分深恶痛绝。汉武帝登基的初期,由其祖母窦太后把持朝政,汉武帝是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将朝政大权收回。

外戚干政的例子赫赫在目,而如今有卫氏如此庞大的外戚集团,卫青又立下了不世之功,并牢牢掌控军权。

这无疑是深威胁到了汉武帝的专制权力,作为一个对权力有着非常强大欲望的皇帝,自然是希望朝中的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无法允许有任何的人来影响他的独裁,而彼时的卫氏家族却已经威胁到了他。

因此即便卫青甚至卫家,并没有想要谋反的苗头,但是对于汉武帝来说,卫氏家族已经触碰了他的禁忌。拔除卫家,就是为了不让帝王权力受到威胁。

“巫蛊之祸”

专权了近半个世纪的卫氏外戚,家族势大,自然不可能是因为汉武帝的忌讳就被轻易拔除。卫家最终是因“巫蛊之祸”而被拨除的。

在卫青死后,按照世袭制,卫伉继承了爵位。但卫伉的能力平平,无法自保,更不提整个诺大的卫家。卫家被卷入了巫蛊事件后,无法自救,所以惨遭杀身之祸。

汉武帝年老时,许多巫蛊之术的方士聚集于长安,这对于晚年迷信的汉武帝来说,无疑是有着诸多猜疑的——他生怕有人用这种邪术来害自己。

汉武帝对巫蛊之事的在意就被奸人利用了。而后朱世安在狱中上书了公孙敬声与公主私通,并且埋藏木头人,用巫蛊之术来诅咒汉武帝。

因此,公孙家被满门抄斩,就连卫青的儿子卫伉也因牵涉此事而被杀。再后来,巫蛊之乱导致了太子自缢,皇后卫子夫以死明志,从此,卫家衰落。

不过汉武帝也只是杀了卫青的长子卫伉,其他的两个儿子并没有被杀。纵使如此,一场巫蛊之祸涉及人数多达几万人。专权近半个世纪的卫家也从此被留在历史的过往之中。

小结

汉武帝为防外戚专权,为保汉室江山,可以舍弃任何一个人,包括了卫青这样的为家国效命的战神,也包括了自己的儿子刘据。因为他身上流着的是高祖刘邦的血,一个可以借吕后之手杀死功臣韩信的。帝王权术便是如此狠辣决绝。

而卫氏一族,有着千秋的功耀,也有着悲惨的命运。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他们都是数千年历史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他们的存在是西汉之幸;他们之亡,是西汉之殇。因为在卫青、霍去病死后,西汉再无往日之耀眼战绩。

参考资料:《事林广记后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陈华 他是武庙是唯一的残疾人,也是战国奇人鬼谷子...
原创 尉... 唐太宗李世民身边有许多英雄豪杰,其中尉迟敬德是他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说到尉迟敬德,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
原创 浅... 图文|书山里的墨客 编辑|书山里的墨客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外交政策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
三国乱世里,刘备一生爱惜人才,... 刘备是个特别爱惜人才的人,为了得到诸葛亮这位顶级人才,他能做到三顾茅庐,对于其他的普通人才,刘备也能...
《非洲最后的狩猎部落》纪录片解... 原始部落纪录片《非洲最后的狩猎部落》本片讲述一位探险博主来到坦桑尼亚哈扎比人的一个原始部落,他和这些...
原创 襄...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书中对三国鼎立时期风云诡谲的故事进行了详尽的记录。不但如此,在...
原创 唐... 首先大家不要惊讶! 我来举10个非常合理的例子! 第一,唐朝的国土面积不如宋朝大!! 宋朝面积300...
原创 探... 文|古轩说史 编辑|古轩说史 日本内战是十九和二十世纪交替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称为"倒幕革命"。...
原创 蒙... 五千年悠久文明,二十代王朝更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中,元朝无疑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作为人类文明...
原创 隋... 从罗通扫北到薛仁贵征东,故事的精彩从那些隋唐英雄的事迹延续而成,在那个意犹未尽的隋唐时代,群雄并起呈...
原创 岳...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精神,在这短短十二个字之中体...
原创 浅... 前言 在17世纪后期,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自由思想的发展,并在18世纪中叶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的自由...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阀派系,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掌权人,也是北洋的灵魂人物。当袁世凯死后...
原创 晚... 想到晚清,不管是在闭关锁国的时代壁垒里,还是列强掠夺的悲惨历史中,都涌现着一个个时代青俊,在洪流的翻...
原创 双...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不断深入,老传统的文化也在慢慢的改变和被遗忘当中。清明节的传统,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原创 白...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兵强马壮战无不胜。但是,古代有一位将领,在大战前夕不准士...
原创 孙... 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看过,有关孙中山先生祖籍的话题。尤其是,有一部分人,不顾事实,弄虚作假,误导群众...
原创 反... 作为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同时关于她为何而消亡的争议也是异常...
原创 明...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成功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背后一定有无数人的推动助力。现在一个企业家的成功是这样,古代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