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考古揭秘:黄帝死后一千年夏朝才建立,这段空白期中国发生了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17 01:02:54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从三皇五帝到宣统下诏退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五千多年。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身上有着种种神秘面纱。

他既是黄帝部落的领袖,也是“轩辕车”的发明者,

他在逐鹿之战中战胜了蚩尤,他也与炎帝达成了联盟

祭祀轩辕黄帝的大典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群众参与,但黄帝时代正是

我国由茹毛饮血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过渡到晚期并逐步向着建立小型国家的过程

轩辕黄帝本姓公孙,

后由于长期居住在姬水改姓姬。

其妻子螺祖,发明养蚕缫丝,教授缫丝织帛。

黄帝通过阪泉之战战胜炎帝,成为部落共主。

双方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炎黄部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起源之一,华人多以炎黄子孙自称。

黄帝部落在之后不断向姬水方向发展

,与蚩尤部落的冲突不断,最后在逐鹿之战中发明轩辕车战胜蚩尤。

黄帝在平定天下后发明官职、制定历法、鼓励种植、发明创造(音乐、房屋、衣服、器具、指南车等),

而这些东西是我国奠定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黄帝成为中原霸主,并有了建立国家的基础,

为什么直到1000年后的夏朝才宣告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呢?

在这一千年中,中华大地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一、追寻传说中的时代

从历史上来看,

黄帝所处的公元前2700年左右是我国仰韶文化的中晚期。

仰韶文化大致存在于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有极强的文化辐射力。

这一时期是新石器时代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时期和黄帝所处的时代高度重合

传说中黄帝其中的功绩便是教导人民种植五谷,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而神农氏时期仅仅只能种植稻、黍两种。

这表示在仰韶文化的中晚期期我国原始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逐步进一步取代渔猎生活,农业生产成为了主要的粮食来源。

而黄帝的南征北战,也造成了仰韶文化的分布极为广泛。

但这引出了我们的一个问题,

黄帝以有熊国征战各地,并吞并了数个独立部落,使天下诸侯尽向归附。

但在史书中,并没有将黄帝作为一个国家文明,

而直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成立才标志着以“家天下”为代表的国家文明的建立。

二、庙底沟文化发展繁荣

1996年开始我国便主导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科研工作,主要为确定三代以及夏以前的文明的大致存续时间。

2000年验收工程后,将夏朝定于2070年而黄帝所处的时期普遍认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由上文可知,黄帝所处的时代,公元前3000年是我国仰韶文化的晚期(3500BC-2900BC),

但在国家大力发展的背后,仰韶文化出现了衰落。

这一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明已经基本有了初成王朝的迹象。

根据考古发现显示,这一阶段以出土花瓣纹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河南西部最为著名的就是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文化是我国最早发现仰韶文化的地区之一,文化存在长达一千年。

对周边各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且将其富有的特点的彩陶进行了广泛的传播。

在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仰韶文化迅速的向四方发展,

其扩张特点是人口移动,其范围北到河套、辽宁,东到海岱、西岛甘肃、青海,南到两江地区。

可以说庙底沟文化是最强势、最具进取精神的文化。

而其与黄帝所处的时代高度重合,而文化影响辐射范围也与《史记》所记载的黄帝版图重合。

我们可以认为黄帝时代正是庙底沟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

正是由于庙底沟文化的强势,将蚩尤所处部落的驱逐出中原地区

,将炎帝的部落影响合并,并直接影响到两湖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使其在这一时期出土的彩陶带有明显的庙底沟文化痕迹。

那么经过强势的庙底沟文化的强劲发展后,

仰韶文化为何逐步走向了衰落呢?

二、黄帝部落衰落的原因

根据考古学的分析,在仰韶文化后期,

南方的屈家岭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不断发展向中原腹地挺进,不断挤压仰韶文化的生存空间。

并在这基础上诞生了最初的古国文明,此时仰韶文化却处于文明前夜,被其影响。

而黄帝部落也就是有熊国所在的河、洛地区发现了双槐树遗址,

这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骨质蚕雕艺术品。

这表明这是我国最早的农桑文化的起源地,

而在遗址不远处发现了青台遗址,发现了“北斗七星”。

这也是我国早期的天文学及人文学奇观,“北斗七星”正是代表着史前社会王权的标志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黄帝部落的核心。

而青台遗址可能是由于黄帝部落内部爆发分歧,所独立出来的一部分,

内斗也许是黄帝部落被毁灭的原因之一。

在2022年河南省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发现了在双槐树遗址有一次不低于6级的地震发生。

可能正是由于这次地震所直接导致黄帝部落的衰落。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于文明的崛起与衰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距今五千年前的史前社会中。

比如庞贝古城被火山爆发所毁灭,亚特兰蒂斯被大洪水所毁灭,

所以这次地震对于黄帝部落的影响可以说十分巨大。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育有二十五个儿子,

而在这二十五人中有十四个拥有自己的姓氏。

这表明在史前社会特别是处于庙底沟文化后期的时代,家天下的概念还没有兴起。

而史记中记载着,黄帝死后,

他与螺祖的两个儿子青阳和昌意分别被封给了两片土地。

这也就意味着,

后黄帝时代,黄帝部落陷入了分裂之中

而参与战争的很可能不只有这两位,各方都以黄帝的继承人自居。

这次剧烈的内战也许加速了黄帝部落的衰败

三、后黄帝时代

在之后,

昌意的儿子颛顼继承了帝位。

据《史记》记载,颛顼在位时,养殖牲畜、建立田地,鼓励农民生产发展,

推算四时历法顺应自然,依顺鬼神指定礼法,

并平定了周边的各处叛乱。

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说的

共工与颛顼的帝位之争,很可能正是这场平叛战争的一环

,黄帝死后几百年的混乱终于结束了。

颛顼死后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而是传位于帝喾也就是高辛

,他是黄帝的曾孙。

他的祖父是玄嚣,也是黄帝二十五子之一,所以这是一次叔侄相传。

这样的即位方式一直影响到商代,夏、商两朝都有相当多数量的兄弟相传。

在奴隶社会逐步发展中,私有财产的逐步增多也影响着王权更迭的方式。

帝喾从出生就很有灵气,他与黄帝一样,出生后就十分聪明。

《史记》中所说他“取地之财而节用之,附教化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在颛顼、帝喾俩位杰出领袖的领导下,黄帝死后的动荡时期结束,人民的生产也逐步恢复,社会又开始向前发展起来。

在历史中,

中国历史在这一时期进入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

其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

龙山文化早期所发掘出的主要以灰陶为主,多为手制,并继承了一部分仰韶文化的特色。

而这一时期陶器的制成温度高达840°左右,这表明这一时期手工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而由上文可知,

这一时期正是经过长时间的内战、破坏后的休养生息阶段,

社会在此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王朝前夜的尧舜时代

帝喾死后他的儿子帝挚即位,

但他没有任何政绩,就被他的弟弟放勋也就是尧帝所取代。

而这也恰恰与双方的母亲有关,尧的母亲是陈峰氏,

帝喾在皇位争夺上极大的借用了陈峰氏的力量

,导致支持帝尧的力量格外的庞大。

而在帝喾死后,尧被分封到今太原地区并被赐姓唐。

尽管远离政治中心,但还是依靠着自身的努力以及强大的支持势力才得以推翻帝挚的统治。

中国也由此进入国家文明前的“最后一夜”——尧舜时代。

相传尧帝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出没来制定历法,教导农民耕种土地,又虔诚的祭拜鬼神,

让百官各守其职,于是社会便发展起来了。

尧问群臣谁能继承大位,放齐向唐尧举荐丹朱。

丹朱便是尧的儿子,

但尧认为丹朱德行不足以继承王位,便继续向群臣询问。

之后有人举荐舜,舜从小就以孝顺闻名四方,尧便让他先担任司徒。

在位上舜遵循五德,人民都愿意听从舜的教诲。

于是尧便把王位传给舜。

舜也遵循尧帝与民修养的的策略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分化瓦解了三苗,

将尧时代所重用的的二十二民官员按照他们的能力分配岗位,于是天下便太平了。

舜死后传位大禹,但大禹并没有继续以有德之人的方式传位,

而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他就是夏朝的开创者。

尧舜时代也是我国龙山文化晚期,这一时期,

城址开始出现、生产工具大量出现、占卜巫术活动较为盛行、手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比如城子崖遗址中的蛋壳黑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先进生产力。

尧舜所主要活动的地区也与这一时期龙山文化分布地区十分重合。

山东日照的尧王城中发掘出大量的碳化水稻颗粒,表现出这一时期开始了人工种植水稻。

在制陶技术上他们也达到了顶峰,蛋壳黑陶即使今天也难以复原。

最主要的便是墓葬群中陪葬品的多少与数量也能看出,这一时期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分化与阶级的出现表示着社会分红的逐渐细化。

在经过第二次生产大分工后,手工业也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中国即将踏入第一个朝代-夏。

小结

黄帝在位到夏朝建立一千年的时间里,史料甚至无法记述其中一二,

本文所讲述的也不过是浩瀚史海中的沧海一粟。

但我们仍可以窥见那五千年前的华夏大地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一千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

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不会断绝,

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始终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

最后,

各位对于这个时代有怎样的了解和认识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关注作者,以便下次接受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武将有官职,有爵位,也有封号,历史上,武将的封号比较多。比如柱国大将军,“柱国”就是封号;骠骑大...
原创 戈... 在苏联历史上,谢瓦尔德纳泽,被誉为“银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从苏联末代外长一直到成为格鲁吉亚...
原创 三... 进入成都平原后的蚕丛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迁徙,另一部分则选择定居。 迁徙的部众,仍然如祖先一...
原创 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武艺高强的人,他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三英战吕布成了小说中...
原创 浅...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苏... 苏联曾将中国的58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走。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多次去往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相关...
原创 甘... 公元322年,东晋权臣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这时,王敦的另一个死党沈充...
原创 我... #历史开讲# 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谢谢支持! 由于近代时期我国军事力量的衰...
《里斯本丸沉没》:在历史与真情... 30°13′44.42″N,122°45′31.14″E,这是“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救援点的地理位置,...
原创 春... 楚人自然是汉人,而且相较秦人而言,是更纯粹的汉人。因为所谓汉人,就是由中原的华夏与南方的楚蛮融合而成...
原创 清...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和九五之尊,但实话实讲却是一个受累不讨好的高...
原创 日... 日本是世界第二次大战的主力军之一,虽然相比较欧洲战场的苏联德国,兵力不足,但在亚洲战场上,几乎无国家...
原创 卫... 谈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人们常常提及春秋五霸、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等,或者把目光投向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
原创 秦... 前言: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国。然而,秦始皇的死因却一直是一...
原创 一... 本来不打算写一场持久战争的经过,但我后面还要写几篇关于太平军北伐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就方便了。 本文...
原创 假... 文|古往今史 编辑|古往今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给您与...
原创 汉... 引言: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灾害总是经常发生。 人类生活在一个...
原创 波...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原创 曹... "曹操,东汉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三国时代魏国奠基者,他的一生传奇而多彩。除了主要的功勋,围绕...
原创 被... 翻开中国的历史,从古代到近代一共曾经有过408位皇帝。 他们当中有的尧鼓舜木,有的荒淫无道,有的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