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武侠剧吧!小时候总是幻想自己是一位大侠,如会佛山无影脚的黄飞鸿;迷踪拳的霍元甲;还有刀法入神的大刀王五。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其也不乏无数英雄豪杰,为国披肝沥胆,为民替天行道。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感受一下,清朝末年的六位大侠。
第六名:佛山黄飞鸿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
大家一定看过徐克导演,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吧!其实确有其人,如今的佛山一提到黄飞鸿那是满满的自豪。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是不是光听名字就颇有气势了,黄飞鸿不仅是武术界的一代宗师,同时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黄飞鸿十六岁时,便开设武馆和医馆(宝芝林),可谓少年得志。他收徒弟不管男女,注重武德,后来国家战乱跟随抗日名将刘永福一起报国。
第五名:皇甫教官韩慕侠
韩慕侠,直隶人,刚满12岁的韩慕侠,随父进津卖柴巧遇张绵文家护院周镖师,收其为徒,习艺3年。后投师张占魁、李存义学得八卦掌、形意拳。20岁的韩慕侠技成犹不自满,去南方云游,遍访名师。先后拜李广亭、宋约斋、车毅斋、应文天等9九位名师尽得国术真谛回津。韩慕侠将形意、八卦揉在一起,南北两派八卦熔为一炉,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当时受张学良将军之邀,出任十六军千人“武术团”的教官,团部设在南关下头鸿源里一号。
韩慕侠在天津开设武馆,曾击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另外他还是周总理的恩师,韩慕侠曾感慨地说:“翔宇(周恩来)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
第四名:八卦掌祖师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做过慈禧与张作霖的保镖,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监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第三名:精武英雄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霍元甲是个令人心痛的英雄,开办精武门,徒弟众多,大都投身祖国,其中陈真便是一位佼佼者。另外霍元甲与孙中山关系较好,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建议大家观看下郑伊健版的《霍元甲》,在里面所学武功为大刀王五所授。其中电视剧版《霍元甲》里面罗文所唱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热血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名:爱国义士王五
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是名镖头,为人行侠仗义,武功高强,爱国济民,一把大刀所向披靡。甲午战败后,投身救国,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相交甚好,并传授谭嗣同武艺刀法。维新变法失败谭嗣同说的“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两昆仑”指的就是大刀王五。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和复仇,多次进行暗杀活动,最终一心护国的英烈,惨死于卖国贼的屠刀下,身首异处,头颅挂在城楼。霍元甲听说后,夜里只身赶来,将师父头颅取下,悲痛埋葬,可悲可叹。
第一名:登峰造极孙禄堂
孙禄堂孙禄堂人称活猴,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在近代武林中颇负盛名,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游历中国十多个省份,遍访名师,精通太极、形意、八卦。武功登峰造极,实为晚清武功最厉害的人之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