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战时期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援,苏联能否战胜德国
迪丽瓦拉
2025-07-18 03:32:42
0

二战时期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援,苏联能战胜德国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反法西斯阵营国家的援助,极大地支持了各国的战斗信心,其中对苏联的援助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苏联抗击德国的战斗。在这方面,苏联即被援助。国家从来都没有否认,也一直在官方记载和宣传中给予积极评价。实事求是地讲,美国对于二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苏联也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美国对苏联的援助,苏联能战胜德国吗?美国的援助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一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张口就来。

所谓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必亡于德国。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希望您能耐心看完,并留下自己的观点,长按点赞键就可以触发超级点赞,谢谢您的支持。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美国之所以援助苏联,不是无偿的善意,而是有求于苏联。要知道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更何况美国和苏联曾彼此充满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美国需要苏联拖住德国来帮助英国,那么美国一定不会援助苏联。如果苏联没有拖住德国,那么之后。

美国和英国能不能获得胜利,就要大打一个问号了。搞清了这一点,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美国对苏联援助的重要程度。美国在1941年6月通过了租借法案,已在经济及军事方面向盟国提供物资方面的帮助,抗击法西斯。6月22日,希特勒闪击苏联,措手不及,内外交困的苏联立刻想到了美国,并很快加入了租借法案缔约国。在苏德战争之前的实力对比上,德国大大超过苏联,德国入侵苏联之前,已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台历总计人口达2.9亿,钢产量达4500万吨。之后,希特勒对斯大林实施了战略欺骗,并启动巴巴罗萨计划,集中了其主力及其仆从国几乎全部兵力的2/3,准备袭击苏联。出动总兵力高达550万人,大约相当于法国战役的1.7倍投入。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18天后就推进到了苏联腹地500到600公里处,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各地。入侵后一个月。

德国法西斯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苏联对当时的战略形势和战争体现发生的态势,估计不足,对有关的重要情报分析错误,从而造成了苏联的种种被动和失利。斯大林此前认为,希特勒攻打苏联,至少也得在彻底解决掉英国之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无后顾之忧,不需要在大西洋沿岸布置重兵了。所以,当德军向苏联境内发动攻击的时候,斯大林并没有认为是德国大规模入侵苏联的开始。而德军的精心准备和以快制胜的闪电战,使苏军的损失极为惨重。

毫无准备的苏军在战争开始后的前三个月中就损失殆尽,这给了希特勒一个错觉。苏联也不过如此。就在德国认为苏联已经无兵可用之时,打起精神的苏联集结了大批的军队,大量征招士兵入伍,稳住了自家阵线。当时德国人口八千万左右,而苏联则拥有1.6亿人口。整个卫国战争中,苏联动员的力量超过三千万,这是德国无法比肩的。德国人前期顺风顺水儿,等他一到莫斯科就怎么都打不过去了。德国认为攻下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就会战败。但细想一下,如果德国真的攻下莫斯科,在莫斯科以东又会出现多少个莫斯科?而德国贵族军官只会打顺风仗,到死都改不了。所以希特勒总是不停地咆哮,不准撤退,而苏军工农出身的军官和自己的士兵一起死。死战到底。

美国在二战期间总共向苏联运送了1600万吨战争物资,其中飞机1.4万架,装甲战车1万辆,摩托车3.2万辆,各种火炮7944门等。白向苏联租借了672艘舰船。美国在战时,向苏联提供的物资总价达130亿美元。但关键问题是,这些物资,主要是在1943年莫苏德战场攻防态势,一手后才向苏联提供的。苏联在1941年末和1942年基本属于没有什么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美国和英国这时还在观望,而之后的德军兵败莫斯科,其中的原因除了苏军奋力抵抗之外,主要就是因为天气。当德军进攻时,气温已经到了零下十度,而德军士兵所穿的衣服都是单一冻伤,冻死死伤无数,大大地削减了德军的战斗力。德军的补给线很长,战争。物资运不上来,而苏军就不一样了。因为是在本国作战,军需物资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士兵数量就更不用说了,斯大林的一句话就可以招兵上百万人,苏军的物资和兵源越打越多,而德军则完全相反了。战役结束后,苏联顶住了德国。

这时英美才放心大胆地进行援助苏联,因为苏联已经彻底稳定下来了,因为源源不断地给苏联武器弹药食品,又拿了一堆战争资源,甚至是几幢。这时的德国想打赢根本没希望了。苏联通过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重大战役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并逐步扭转了局面。战争结束以后,法庭上有人问一个德军军官,你们什么时候知道自己会打输的?德军军官回答说,莫斯科还有一次。媒体在采访苏联元帅朱可夫时提问,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苏联可以击败德国的?朱可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莫斯科保卫战。律师也证明苏联最终战胜德国机电于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因此,结合上面我所讲的,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苏联相当于是在孤军奋战,而德国则获得了意大利和欧洲仆从国军队的鼎力相助。所以说,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并非是苏联击败德国的关键原因,因为这些援助主要是在1943年才开始的。这个时期苏德战场已经进入了胶着态势,儿童时期的苏联在兵力、主要装备数量和战场态势方面已经明显的优于的。国也从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严重溃败到稳定战线。

并取得部分地区的成功反击。相对而言,美国对苏联的物资援助,对苏联坚定抗击法西斯的信心的作用更大一些。那么,为什么如今很多人会说,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不可能战胜德国?其实,这完全是战后美国宣传的结果。例如,二战结束时,曾对沦陷区的法国民众做了一个关于1945年击败德国中各国的贡献的调查,支持苏联贡献最大的占了57%,支持美国的占了20%。而将近半个世纪后的2000年,年轻一代人的认识,却恰好颠倒了,支持美国的占了50%,苏联占了20%。要明白,打败德国的是苏联,美国和诸多国家的合力,不是美国一个人的功劳,出的钱最多,唔代表功劳最大。当时美国选择了一个最佳时机介入了二战,从而把自身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这一切都要感谢日本人的贪婪鲁莽。1941年底,日本贸易险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迫使此前一直对战争持中立态度的美国站了出来。在此之前,美国人深知德日意如果主宰战后秩序,对自己非常不利,无奈国内民众消极厌战并不好。

动员参战国会的反对派也不会同意战争拨款。罗斯福抓住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难得的介入机会,全体通过了,对德意日轴心国宣战,充当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彼时的美国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于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中。与此同时,美国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欧洲参战国的援助,累计向同盟国援助了,总价值达501亿美元的各类物资,当然,苏联也是受益国之一,这些物资有效地帮助了苏联击败德国,但不能说苏联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击败的纳粹德国,因为苏联获胜的主要原因还是苏联的战时动员机制,斯大林能在最危机时刻动员起全国居民进行有力抵抗。反观二战时的欧洲诸国,凡被攻至首都的国家都是军心不稳,民心溃散,并最终亡国。其实苏联的卫国战争与中国的持久战一样的性质,德国是不可能夺得。最后,胜利的苏联。

即便是没有英美的支持,也只是时间上会更长久而已。而在战后,国计民生最好的却是美国,美国用超小的代价换得了二战后的最大果实,之后英国让出自己老大的位子,德日遭到打压,沦为美国的小弟盟友。由于美英价值观同整个西欧及讲英语的诸多国家基本相一致,于是美国人的国运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本就讲到这里了,您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共同讨论,希望您能给我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话... 作者:赵心放 赵蕃是南宋中期的著名诗人、学者、理学家,他写了首《次韵徐审之寄赠古句》的诗,其中有“...
原创 谭... 说起我国近代史上的有名人物,谭嗣同必须榜上有名,作为一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
原创 《... 功高震主不可怕,可怕的是功高震主还没有要求。 我是小静,专注分享读历史的感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点个关...
原创 大... 母亲赵姬死后,秦始皇生命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巴郡寡妇-清。清的先人经营丹矿成亿万富翁,清继承了家...
原创 三... 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国题材权谋剧《三国机密》正在热播 剧情背景是三国乱世,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出...
原创 苏... 提起名将,你会想到什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这句话来自三国名将太史慈。 生逢乱...
原创 历... 维京人的“血鹰之刑”,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血鹰之刑) 《人类酷刑简史》中对“血鹰之刑”的描述是这...
原创 三... 第十名,魏延 魏延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可惜的人。出身并不算高,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从“部曲”升为了牙门...
原创 人... 走西口路线 所谓的“走西口”主要指的是清末民初,大量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份的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前...
原创 这... 引言 欧洲的发展史一直充满彼此间的征伐。即便是同一民族间也存在不停的内斗。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
原创 风... 《风雪悍刀行》王仙芝坐镇武帝城,是武帝城的一座丰碑,无人撼动。邓太阿不敢入城,剑九黄血洒城墙,唯有李...
原创 千... 在本世纪初,考古专家们在西汉时期的海昏侯古墓中发现了一座千年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海昏侯古墓的发现...
“地下王国”展风采!秦始皇陵考... 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50周年,9月8日,“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这是秦陵考...
原创 三...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几位武将。 1.张飞。他战力极强,而且我觉得他十分搞笑,睡觉不会闭眼睛,...
原创 刘... 在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蜀后主刘禅没有像他爸刘备一样雄才大略,导致最后自缚投降,蜀国在他的手上...
原创 靖... 在探讨北宋灭亡的背后,我们不妨聚焦于靖康之变,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 北宋曾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一... 在一些日本电影中,他们总喜欢把古代、近代的英雄塑造成高大威猛的形象。然而事实上,古代日本身高非常矮小...
原创 李... 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在正月初四,朱元璋登基称帝,标志着明朝...
原创 天... 不久的将来,台湾解放或者和平统一,天涯狂客建议给台湾取一个更有归属感的名字! 历史上台湾和大陆是一...
原创 诸... 从古到今有一条不易之理,用兵打仗必须文武相济,缺一不可。既要有运筹帷幄的谋臣,也要有叱咤战场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