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国语·周语上》中记载:“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疾病,是一种世界上无法避免的残酷事物,无孔不入,而病毒更是无法全数消灭。曾经,人们为消灭天花而不懈努力,然而,癌症却迅速成为新的研究目标。中世纪的黑死病几乎摧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今天我们称之为鼠疫。除了各种病毒外,人类自身也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导致医院每天都座无虚席。然而,人类唯一束手无策的疾病却是基因病。在中国,白化人的数量不小,他们的全身雪白,眼睛畏光,每次出门都成为外界的焦点。医学进步后,人们才了解到白化病是一种基因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而在非洲,白化人却遭遇了更为凄惨的对待,成为现实版的“唐僧肉”,他们的血液被认为比黄金还贵重,不得不24小时被军队看护。
一、非洲的特殊人群
世界上的人类根据肤色被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西方国家几乎都是白种人,亚洲大陆则以黄皮肤为主,而非洲则是黑人的天下。然而,权力的欲望让不同肤色的人遭受不同的待遇。历史上,黑人经历了艰辛,一直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甚至被贩卖为奴隶,失去自由。非洲长期沦为西方殖民地,虽然资源丰富,却被掠夺一空。即便是相对安稳的国家,仍然贫穷落后,与大国存在巨大差距。在这样的环境下,白化人成为非洲社会中最底层的一群,被认为是现实版的“唐僧肉”,血液堪比黄金,只能由军队24小时看护,以防发生不测。然而,这些白化人只是患上了罕见的基因疾病,与普通人无异。
非洲曾与世隔绝,社会安稳,没有战乱。然而,大航海时代来临后,非洲被发现,成为易攻不守之地,被欧洲船队掠夺资源,甚至贩卖人口。这些残酷的历史造成了黑人们对白人的仇恨,而白化人成为这种仇恨的牺牲品。然而,白化人其实只是普通人,因基因突变而呈现白色肤色。即便如此,他们被冠以“唐僧肉”的称号,被军队严密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二、凄惨的待遇
白化人患有白化病,全身毛发几乎都是黄白或白色,皮肤也呈雪白色。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无法正常生成,因此他们无法晒太阳,否则会刺痛不已,甚至导致皮肤疾病。白化病发病率不高,属于隐性基因,多见于近亲结婚。在中国,白化人数量不多,但在非洲,他们成为异类。坦桑尼亚等地的医疗水平较低,导致新生儿死亡率高,白化人从一出生就备受排斥。黑人们认为白化人是邪恶的魔鬼,他们的存在带来不祥之兆,因而经常遭受辱骂和殴打。在一些信仰巫师的国度,巫师们更是宣扬白化人的血液是神奇的良药,可以治疗疾病,于是白化人不仅受到歧视,还面临生命危险。一些贪婪者甚至会捕杀白化人,收集他们的血液出售。这种无情的行为让白化人在非洲生存艰难,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们被伤害。白化人的遭遇,与“唐僧肉”的待遇如出一辙,成为被视为祸害的对象。
三、国家的努力
不仅如此,白化人如果是父母生下的孩子,很多狠心的父母会直接抛弃,认为他们会招来祸事。更为无情的父母,会将孩子卖掉,为了获取丰厚的回报。国家为了防止这场血腥的悲剧,不得不采取措施,即便如此,仇恨情绪依旧存在。当地的军队和警察不得不24小时守护白化人的安全,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白人对黑人的残酷对待让黑人们养成了对白人的仇恨,而这种仇恨延续至今。对白化人的歧视和迫害是这场仇恨的延续,国家的努力虽然遏制了一部分行为,但社会仇恨难以根除。
结语
实际上,对于世人来说,大多数害怕的只是不同。为何许多人都有着从众心理呢?因为在集体中,人们可以获得安全感。但那些独特的人,往往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毕竟成功的道路是孤独的。要明白自己是独立而不同的,这需要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启蒙。只有了解真相,才能摆脱愚昧和落后。古代就有关于白化人的记载,然而,作者当时对他们的态度缺乏认同感,未能看到他们也是同胞。这再次印证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唯有了解真相,才不会陷入愚昧。
参考资料:《国语·周语上》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