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将清朝兵将称作“残妖”但“妖”和“妖”是不同的。对八旗官兵处置相当严厉,1853年攻破南京、镇江,驻防八旗基本上连同家属都死亡殆尽(南京驻防八旗江宁将军祥厚以下男女老幼两万人几乎无一幸免,驻防城即明故宫付之一炬),清朝重建江宁驻防八旗不得不从乍浦、青州等地抽调人丁户口。
?
?如果要赦免八旗官兵是非常严重的问题,1861年李秀成第二次攻杭州,先破外城,再围满城,杭州将军瑞昌死守不退,李秀成为赦免满城不得不让快马三日三夜往返,从天京洪秀全处求来赦书,因为有赦书,虽然瑞昌仍然抵抗至死,但满城破后幸存的俘虏大多被释放。如果是汉人俘虏,则能不杀就不杀。《被掳纪略》说有道员功名的“朱大人”在陈玉成部充当医生,而另一位清朝候补官员出身的“老先生”则充当书手,尽管经常对太平军官员出言不逊也一直被宽容,其它资料则记载,被陈玉成俘虏的安徽巡抚李孟群也是关押很久后才因故被天京方面严旨处死。
?
?同样,在湖州坚守、屡败太平军后被李秀成部踏冰俘虏的清朝道员赵景贤,被李秀成、谭绍光等关押一年多后,才因为表面敷衍、暗中勾结永昌徐氏试图作清军内应,被谭绍光亲手用手枪打死。李秀成曾将被俘不投降的清军副将李金暘、浙江提督米兴朝、浙江布政使林福祥等释放,这些人后来是被清方以“失汛地者死”的军纪处死的。
?
上面说的是汉族官员,如果是基层官兵则一般是强迫收编,方法一是引诱,如干王洪仁就曾以清军野营生活辛苦、和家属分离,太平军生活安逸且能“配妻",在军营中还可以拖家带口,引诱清军加入太平军,二是强迫,许多记载都称,太平军将被俘的清军基层官兵脸上刺字,如”太平“、”包打江山“、”自愿投降“等,试图让这些人无路可走,不得不死心塌地追随自己。
?
?不过后来清方针锋相对,对刺字者来投奔反倒优待(因为太平军对自愿投奔者不刺字,刺字反倒表明他们是心向清朝的),加上后期太平军战局不利,这种刺字裹挟的效果可谓每况愈下。基层清朝官兵被收编后成为大将的很多,比如石达开部大将殿右四检点刘远达,原是湖北绿营的一名下级军官;后来做到森王的侯玉田,原本是清朝水师的一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