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勇冠三军的霍去病为什么会绝嗣?射杀李敢或许是主因
迪丽瓦拉
2025-07-20 05:33:12
0

漠北之战定调之后,李广申请出战,考虑到李广一大把年纪了,这一次机会恐怕是他最后一次机会,再加上

李广难封

一事,汉武帝也就准了。

但是汉武帝对李广有着深刻的认知,认为李广可能会坏事,所以特意叫卫青过来开了一个小会,意思大概如下:李广人老了,但是毕竟是老资格,你就让他跟着你混一下功勋得了,不要让他肩负重任,咱们这一趟固然要消灭匈奴,但是照顾一下老同志也没什么,就当陪李将军打仗了。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败),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但是卫青错就错在,他让自己的亲信顶了李广的位置,而这一场人事安排也是有私心的,亲信

公孙敖

急需戴罪立功,如果在这一场战争中镀好金,那回朝就好安排了。

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结果就是李将军大怒,但是大将军卫青置之不理,用书面文件下令让李广执行命令

(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之后,李广和

赵食其

组建的东路军

(军亡导,或失道)

,而卫青率领的大军也失利了

(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卫青想把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归咎在东路军迷路上(大将军使长史持Я醪遗广,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李广一个人担了所有罪责,留下两句话: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

刀笔之吏

。”

这一下子就导致军队内部矛盾激化了,虽然跟着李广难封,但是李广是真能扛事,遇事自己扛,不让下属背锅,而且对军、对民都有口皆碑,所以李广自杀的消息传出之后,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没有上帝视角的李敢怎么看这事?你让你心腹抢了我爹的位置,排挤我爹到东路军,这难道不是任人唯亲吗?

广军的那些人难道会向着卫青说话吗?当然不可能,他们只能说战争失利后,老将军一人扛起所有的责任,按理说这种罪不至死,就算闹到汉武帝那里,最多贬为庶人或者交罚金(以李广的身份大概率不会判死,将领失败就诛九族,这种情况在汉武一朝极为罕见,甚至可以说没有),但是大将军的长史跟老将军说了一席话,也不知道怎么说的,反正老将军说自己不堪受辱,自尽了。

李敢因为父亲自杀这一档子事,恨上了卫青,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所以就找机会,打了一顿卫青,并且见伤了。

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这事可大可小,说轻了就是一时冲动,故意伤人,说重了就是谋杀朝中顶梁柱,罪及三族。

卫青的内心想法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设身处地思考一下,

你是总经理,董事会明确告诉你副总经理不堪重任,考虑到资历的问题,让他混一下就行了,但是你还是安排他重任,并且在经营出现问题后,还想让他背锅,导致人家自杀了,人家儿子打你一顿,你真的忍心弄死吗?

李广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早死,就一根独苗了。就冲这一点,卫青也不想把人家搞绝嗣,政治没有这么玩的,斗争见血就已经很出格了,更别说整绝嗣了。

广军士大夫可都看着呢,如果你真的狠心整绝嗣,那后续发生什么就不可预料了,所以卫青宁可挨顿打也要把这事压下去。

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总要考虑一下当事人的意见吧,至少当事人卫青觉得李敢这事没什么,没必要极端到诛九族,毕竟就算诛也诛不了几个人。

年轻人气血方刚不懂政治的弯弯绕,霍去病就没考虑这么多,直接射杀了李敢。至于为什么敢当众射杀,我估计是恃才傲物,外加上汉朝血亲复仇也挺流行的,所以就干了。

武帝听完这事也挺无语的,对外通报怎么写?人家打你舅舅一顿,你把人家整死了?就算李敢打上级有错,但是你没有命令就射杀关内侯、

郎中令

、夺旗功臣?

(李敢曾在霍去病手下任职,在战争中夺左贤王鼓旗,功封关内侯)

最后武帝对外发通报,李敢被鹿撞死,死于意外。

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卫青,深谙政治的人都知道,这事不能这么干,哪怕偷摸着干也不能明目张胆的。

一年之后,霍去病死了,对外通报是

居岁馀,去病死。

而且霍去病暴卒仿佛遗传下来了,霍去病的儿子

霍嬗

也暴卒。霍去病和李广落得个同样的结局,绝嗣。

一年前还能开弓射杀人,一年后离奇去世,虽说是有病来如山倒这一说,但是我总觉得有猫腻。

这段历史有完没有?到现在还没有,再过一段时间,卫青、霍去病的亲信公孙敖又搞事了,搞了一出风言风语,说

李陵

已经接受了匈奴人的任命,在帮匈奴训练兵马。汉武帝不加审查,直接诛李陵家。(事实上是

李绪

,不是李陵,但是公孙敖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无人得知了)

汉武帝死后,霍光主政,这个时候想缓和与李家的关系,于是派人到匈奴招揽李陵。

李陵想回去,但是担心再被辱,于是留下两句话:

归易而,恐再辱,奈何!丈夫不能再辱。

辱这个字上次出现是在李广不堪忍受刀笔吏之辱,现在又出现了。很明显,李家和霍家的恩怨结下了。

霍光是真想招揽李陵,毕竟国难思良将,但是因为霍去病的一时冲动,导致现如今两家关系水火不容(其实不光霍光舍不得李陵,汉武帝也曾后悔没有救李陵)。

两家归根结底,最大的矛盾还是射杀李敢这事,整绝嗣那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在政治斗争中,为了不被溅一身血,深谙政治的胜利者往往会善待、保护失败者的尊严和后人(甚至还有防着一些人刺杀失败者,担心被扣赶尽杀绝的帽子),比如善待了溥仪以及国民党那帮降将。如果溥仪和国民党那帮人死在

功德林

,那舆论不敢想象,轻的落个小肚鸡肠的评价,重则就是不容人,容易把人往绝路上逼。

卫青压下这件事,显然就是担心被溅一身血,毕竟自己打死李敢或者让法律判李敢,那都会彻底激怒广军(东路军迷路,李广一人扛下所有,以至于战败后只处罚了右将军赵食其,广军的那些校尉、士大夫一个都没被判)不利于团结的话都不让讲了,你说这不利于团结的事能干吗?

一生谨慎的政治家霍光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哪怕花点钱也想解决李陵这个事,就算是当个吉祥物供起来,也比李陵留在匈奴老死不相往来体面。但是很遗憾,最终问题也没能解决,霍去病一时的血气方刚导致自己绝嗣,连续两代人暴卒,我是不相信什么天命的,我更倾向于是被人害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前言 秦始皇能够一合六国,称霸天下,成为千古一帝,不仅是他有着雄心壮志,还因为他手下有许多能征善战的...
原创 为... “胡须”是一个人身上很常见的东西,尤其是在男性身上。现代人普遍都是将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是在古代,...
原创 希... 三国时期有“五虎上将”,他们指的是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都是...
原创 1... 1908年11月15日,73岁的慈禧在仪鸾殿病逝,由此结束了长达48年的统治。可当时她的陵墓还没有修...
聚落考古呈现“多面”莫高窟   新华社兰州9月22日电(记者张玉洁)洞窟连绵是人们熟悉的莫高窟“正面照”,但窟顶模样却鲜为人知。...
原创 原... 他人生的第一个30年,给了宗教,是一名神学博士;中间30年,致力于外交,从事洋务运动;后40年,为教...
原创 万... “妇女半边天”,现在从政并升官的女性同胞越来越多,这是好事,但女性比例还是无法超越男性比例的,按早些...
原创 郭... 提起郭嘉就不能不提那句著名的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意思是郭嘉实在太牛,牛到诸葛亮都要等他死了才敢...
原创 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的清政府政治腐败、官吏贪污腐化生活堕落、军队废弛、科技文化落后...
原创 山... 在全国34个省中,山西省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提起它,绝大多数人脑海中只有两个词:煤和醋。其实表里山...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不仅仅是敌我双方的关系,有些时候也会合作、配合一下,当然这种所谓的合作、配合...
吕祖谦著《古文关键》 首推唐宋...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或“唐宋散...
原创 被... 一个强大的国家少不了人才,作为一国统治者,最重要的是要会用人,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如此才能使国家...
原创 启... 人类世界有多文明,就会有多野蛮;有多光明,就会有多黑暗;有多繁华,就会有多荒芜。目之所及,一切的根源...
原创 孙... 导语:说起孙膑,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他是战国时期十分出名的军事家,是齐国大将田忌麾下的谋士。今天要讲...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末年的珍贵人物旧照,彼时正是晚清灭亡的最后十年光景。本组罕见旧照非常直观的记录了当...
原创 岳... 岳飞作为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抗金名将,领导宋军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当时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关键...
原创 中... 据菲律宾《华侨商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47个国家的博物馆中均有来自中国的文物,总数达到...
原创 清... 前些天我们提到了晚清四大太妃,不少人对此表示比较好奇。 事实上,即便清帝退位,民国建立,当时紫禁城还...
原创 此... 我们国家有14亿的人口,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若说哪个国家和我们一样人口多的话,应该属印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