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得到了这个人
迪丽瓦拉
2024-11-01 10:15:36
0

原标题: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得到了这个人

上一篇中提到了辅佐秦穆公的三个谋士:百里奚、蹇叔、由余,秦穆公凭借兼并西戎十二国,使秦国版图扩大了千余里,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就是由余,而秦穆公为了得到由余,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其中的经过。

由余是周携王的后代,周携王属于另起炉灶,与周平二王并立,最后周携王兵败被杀,由余的祖上就逃难到了西戎,所以由余自幼在西戎长大,毕竟出身于周朝王室,由余接受过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才智过人,在西戎国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

当时的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共同努力下,国力日渐强盛。位于秦国西边的西戎诸部对秦国的强大深感不安,不安源于不了解,于是西戎首领派由余出使秦国,向秦国学习经验,顺便打探下秦国对于西戎的动向。

古代对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东边称夷,南边称蛮,西边称戎,北边称狄。从这些称谓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人士的眼中是很受鄙视的。秦穆公对于由余的到访,心中充满了优越感,带着由余参观秦都雄伟的建筑,满目的珍宝,丰盈的粮仓,极力展示秦国强大的实力。

本以为来自落后戎国的由余会用谦卑的姿态,对着秦穆公赞美一番,谁知由余硬是对着秦穆公泼出一瓢冷水。由余说:“大王所追求的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东西,于国于民都不利。”听了这话要是一般的君王恐怕就要发作了,但秦穆公是有名的相人专家,独具识才慧眼,从由余的话中,秦穆公感觉到由余和普通人不一样,有自己独到的见地。于是改和由余探讨如何治理好国家的问题。

秦穆公问:“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

由余答:“凡是国家治理的好的君主都非常注重节俭,而那些使国家衰败的君主,无一不是骄奢淫逸之辈。”

秦穆公又说道:“我们中原自周公以来,就以诗礼法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但还是时常发生内乱和战争,你们戎夷没有这些礼法,治理起来不是更加困难吗?”

由余说:“非也,中原的诗书礼乐只针对王室贵族们,而普通百姓享受不到这些,法制却只针对百姓,而对贵族大夫们缺乏约束,因不公而致乱。相反在西戎地区,经济文化都不发达,也没有礼法,人与人之间以最自然的状态相处,反而非常和谐。”

由余对于天下形势一针见血的分析,令秦穆公耳目一新,认定由余独出手眼,有擎天架海之才。当时晋国牢牢控制住了崤函之地,秦穆公东进计划屡屡受阻,于是就有了向西边扩张的想法,但西戎地形复杂,狩猎游牧民族民风彪悍,之前周幽王和褒姒就是被西戎所杀,导致西周灭亡,可见西戎战斗力之强,秦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征服西戎。

秦穆公觉得由余这样的人才待在西戎蛮荒之地不仅浪费资源,对于秦国也是个威胁。如果能让由余归附自己,凭着由余对西戎地区的了解,那秦国向西扩张的战略将如虎添翼,而西戎失去由余的辅佐,实力就会大为减弱。秦穆公盛情邀请由余留下来辅佐自己,但由余当即拒绝了。这倒也正常,通常顶尖的人才都是可遇不可求。

爱才心切的秦穆公于是就来询问蹇叔,如何才能让由余归附自己。蹇叔说:“这事你得去问内史廖,他会告诉你的”。秦穆公又跑来问内史廖,内史廖说“这事好办,只需做这三件事即可。”内史廖说了哪三件事呢?

第一,西戎偏僻蛮荒之地,戎王孤陋寡闻肯定没有听过中原美妙的音律声乐,如果送一些精通音律的女子给戎王,戎王肯定会因此上瘾,沉迷于日日笙歌,从而懈怠国政,戎王的心思都放在享乐上了,就不会再问策于谋臣。

第二,派人去戎王那里,请求为由余在秦国逗留的时间延期,时间越长越好,慢慢的西戎首领和由余之间就会变得生疏。

第三,到期之后也不能马上放由余回去,再尽力挽留他住一段时间。到期不回,戎王必会生疑心,这样和由余就会产生间隙,这样就好办了。

这几点蹇叔当然也能想到,但是这种挖墙脚的手段毕竟属于阴谋诡计,而非阳谋,蹇叔这个人志趣高远为人正直,不愿出此计策。而秦穆公也非常理解蹇叔坚守道义的底线,这是对于人才的尊重,所以秦穆公能够留住人才,使其各尽其心。

秦穆公听了内史廖的建议,立即挑选了十位绝色美女,个个能歌善舞,外加美酒美食,派人进献给戎王。秦国一个堂堂大国给戎夷送礼有失体统,为了不使戎王生疑,就编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秦穆公认为西戎兵将骁勇,秦国和西戎打来打去也难分出胜负,反而白白消耗兵粮和百姓的生命,所以命人送来乐女美酒供戎王享用,欲与戎王修好,今后和睦相处。戎王听后非常受用,天真的以为秦国跑来认怂了,从此对秦国放松了警惕。

秦穆公使尽各种方法使由余在秦国又逗留了一年。西戎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才能保证牛羊有充足的草场。这一年中,戎王果然沉溺与酒色音律不能自拔,不问政事,也不迁徙换地,牛羊早就把当地的草吃完了,致使很多牛羊饿死,战马也骨瘦如柴。

见时机已经成熟,秦穆公才让由余回到西戎。由余延误了这么久才回来引起戎王的不满,而由余见戎王政事荒废,整日饮酒听乐,数次劝谏戎王。这个时候戎王就像中了毒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由余说的多了反而引起戎王的厌烦。内史廖又派人秘密接触由余,被戎王发觉后,对由余起了疑心。由余也觉着戎王不可救药,如此下去早晚必生祸端,自己再待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就转投秦国去了。

由余归秦,秦穆公大喜过望,对由余十分客气。不久就向由余请教破戎之策,由余说:“西戎虽然有大小十二国,但最强大的只有三个:绵诸、义渠和大荔,只要降服了这三个,其他的小国必然望风归附。所以秦攻西戎,应当采取先大后小的策略。”由余为秦国规划了进军西戎的线路图,并被秦穆公拜为攻打西戎的总指挥。

公元前623年,秦国发兵首先攻下绵诸,活捉绵诸王。在由余的策划下,秦国灭西戎十二国,称霸西戎,秦国版图一下扩大了很多。并且一雪之前西戎灭周之耻,周天子特地发来嘉奖令,抬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由余对于秦国的贡献,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变了秦国治理国政的意识形态,先前秦国非常注重礼制,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仁德”这种人性化的因素,充分吸收了西戎政治上的可取之处。其次,在由余的策划下,秦国向西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战略空间,并且消除了背后的隐患,从而把精力完全放在东边,这是比获得土地本身更加重要的意义。

局限的是,秦穆公时期的秦国依然是以人制为主,这就决定了秦国的兴衰取决于君王的贤庸。而秦穆公死时的殉葬制度,又一举毁掉了秦国聚集起来的人才优势,著名的秦国三良子车氏:奄息、仲行、鍼虎正值壮年,也被拉去陪葬了,自此之后,秦国又从巅峰滑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演义中,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这5人都是超一流的猛将,同时也是整个三国时代战斗力最强的组合。不...
原创 “... 徐娘半老(xú niáng bàn lǎo ),汉语成语,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
唐朝如果李建成即位,唐朝还会有...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辉煌的成就和灿烂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
原创 中... 高句丽,简称高丽,是出现于汉朝到隋唐时期的一个东北民族政权,和韩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高丽王朝要区分开来...
原创 刘...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汉高祖...
原创 元... 曾经辉煌的元朝王朝,在14世纪末期走向了衰亡的道路。这个统治中国长达97年的帝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
原创 北...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朝代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王朝之一,奠定了隋唐大一统的基...
原创 2... 要说世界上和我国恩怨最深的国家应该就是日本了,虽然日本和我国相邻,但我国民众对于日本却始终带有民族仇...
原创 三... 尽管赵云在此战前亦有磐河血战和穰山败张郃的佳绩,但是由于其性情沉稳,低调朴实,故而世人只知刘备身边关...
原创 我... 中国历史上,辽国和金国是两个重要的政权,它们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疆域十分广阔,涵盖了现在的多个省份。本文...
原创 千... 日本,一个觊觎中国千年以上的国家。 为了摆脱困于海岛的命运,倭国早就将目光放在资源丰富、疆幅辽阔的中...
原创 三... 10、张郃 张郃,五子良将之一,与众多名将有过交锋。他在演义里战力不算高,被蜀汉五虎将吊起来打。但张...
原创 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广袤的土地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有十个国家曾以其广袤无垠的领土面积...
原创 为... 文/冯律说法 中学时,我读过一本叫《狼图腾》的小说,当时觉得特别棒。但后来看多了才发现,这本书里有些...
原创 中...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隐忍是成大事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过“...
原创 李... 你知道唐高祖李渊的野心有多大吗?其实早在他给儿子取名之时便已悄然暴露。 众所周知,李渊有四个有名的儿...
原创 游... #精品长文创作季# 林文庆,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由于首任校长邓萃英仅任职一个多月就辞职,就实际意义...
原创 科... 自古以来,出生贫寒的人想要当官真的是难上加难,尤其在人情社会,通过读书做官真的太难了,相比古代来说我...
原创 清... 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文化修养、品行端庄以及为人处世,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些名留...
原创 华... 历史探秘:夏朝的真相 钟摆摇曳,岁月如梭,当我们回望华夏文明的长河,常常被“上下五千年”的口号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