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重要战役“鸡父之战”,吴国击败七国联军,对楚国取得上风
迪丽瓦拉
2024-11-01 10:15:27
0

原标题:春秋重要战役“鸡父之战”,吴国击败七国联军,对楚国取得上风

在春秋的晚期,吴国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强大国家。在"春秋五霸"的一些版本中,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赫然在目。当然阖闾和夫差也不是一蹴而就能达到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需要吴国历代国君长期的经营,以及对楚国的旷日持久的战争。

吴王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君主,他在位时期对楚国取得"鸡父之战"的大胜,陆续攻取州来、钟离、居巢等地,与楚国争夺淮南地区取得绝对上风,为吴王阖闾攻进楚国都城郢都打下基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鸡父之战",吴国利用三千罪犯击溃以楚国为首的七国联军。

吴楚争霸的历史背景以及吴楚对州来的争夺

吴国本身的实力并不算很强势,本来也不敢称王。它真正开始崛起是始于吴王寿梦时期。在春秋中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很强大的国家,双方为了争夺霸权也是进行了很多次战争。晋国为了压制楚国,派楚国叛臣申公巫臣到吴国那里去。

吴国的位置在楚国的东方,与楚国相近。楚国希望吴国和自己一起对抗楚国,吴国也有参与中原争霸的打算,不愿意继续偏居海隅。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巫臣将先进的车战技术传授给吴国,晋国与吴国联盟,吴国开始对楚国进行袭扰、牵制、打击。这是这是晋楚争霸中的重要一节,也是吴楚争霸的发端。

从寿梦到诸樊、、夷昧,吴国四代君主与楚国进行了多次战争,淮河流域是一个主要战场。州来则是淮河战场上的一个重要地区,原先是一个国家,被吴国所灭,成为一个被楚国和吴国争夺的城邑。在吴楚争霸前中期,州来以及同为淮河流域重要地区的钟离、居巢都在楚国的控制范围之内。毕竟楚国的力量还是比吴国强大一些的。

虽然吴国也曾经入侵过州来,比如在公元前529年,吴国就侵吞了州来。不过楚平王对此并不在意,认为:"州来在吴,犹在楚也。"说明此时的吴国虽然控制淮水与大别山脉东北方交接的要地,但受限于实力原因,并不能借此发生太大的突破。随后州来也被楚国收复,《左传》中昭公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523年楚国修缮州来城防的记载,可以证明吴国并没有长期控制州来。而在公元前516年发生的"鸡父之战",就是吴、楚两国争夺州来的重要战役。

"鸡父之战"的过程

一、战前形势与公子光的策略

在公元前516年,吴国又一次进攻州来,参战人物包括吴王僚、吴王僚的弟弟公子掩余、吴王僚的堂兄弟公子光。楚国派遣令尹与司马薳越率领军队救援州来,除了楚国军队以外,还有胡国、沈国、顿国、许国、蔡国、陈国、许国六个服从于楚国的小国,组成联军对抗吴国。

楚国的大军赶到,吴国暂避锋芒,选择向东撤退到钟离与七国联军抗衡。这个时候楚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令尹去世。令尹就相当于楚国的宰相,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的死,对于楚军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去世的信息被吴国人知道了,在吴军当中有一个重要人物站了出来,就是公子光。

公子光对吴王僚详细地分析了吴楚两军的形势:七国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其他六个小国并不是完全支持楚国。其中胡国、沈国、陈国的主将不值一提;顿国、许国、蔡国压根不愿意帮助楚国,对楚国十分不满,只不过是迫于楚国的压力勉强跟随而已;至于楚军本身,由于令尹的突然死亡,士气更是低落得厉害,对其他六国的控制力度也不算太高。公子光的分析相当清晰明确,并且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主要的战略:先击溃胡国、沈国、陈国的军队,动摇顿国、许国、蔡国的军心,最后击溃楚军。

二、吴军击溃胡国、沈国、陈国军队

吴王僚同意公子光的建议,向七国联军逼近,双方在鸡父(州来的西边)这个地方交战。那么如何迅速击溃胡、沈、陈三国呢?这就需要一些战术上的构思。吴王僚派遣三千罪犯,先进攻胡国、沈国、陈国的阵地。

在三千罪犯在战争中的战斗力是比较弱的,没有进行什么军事训练,意志也相对薄弱。但吴王僚本身的目的也不是凭借这三千人击败胡、沈、陈三国,而是诱使三国消灭、俘虏这三千罪犯,打乱三国的阵型。继而吴国迅速发动三支大军,吴王僚领中军,公子光领右军,公子掩余领左军,一举击溃三国,俘虏了胡国、沈国国君以及陈国的大夫夏齧,以及大量的俘虏。

三、吴军动摇顿国、许国、蔡国士气,最终击溃七国联军

在击溃胡国、沈国、陈国之后,吴国继续履行公子光的策略。吴国释放胡、沈、陈三国的俘虏,引导他们逃亡到许国、蔡国、顿国的阵地,放出胡、沈、陈战败以及主将战死的消息。然后吴国大军大摇大摆鼓噪而行,给许、蔡、顿三国军队相当大的压力。

本来许国、蔡国、顿国就对楚国很不满,不愿意支持楚国,这个时候、胡、沈、陈三国已经被击溃,吴国军队就在后面撵着三国败军跑,许、蔡、顿三国也不敢和不愿与吴国抗衡,为楚国卖命,没有和吴国交战就溃逃了。

在古代战场上士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胜负的因素,如果某一部分士兵出现溃逃奔散的状态,并且没有及时阻拦,那么溃散的趋势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剧烈。六国的军队在战场上拼命奔逃,楚国的军队也是这样,甚至还没有及时摆开阵型就被吴军击败。最终吴国获得了"鸡父之战"的胜利。

"鸡父之战"的余波

吴国取得"鸡父之战"的胜利,让吴国控制了州来,取得控制淮河流域的关键一步;同年楚国太子建的母亲出走投靠吴国,薳越追之不及而羞愧自杀,对吴楚之间的人心向背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次年公元前518年,吴国边邑卑梁女子与楚国边邑钟离女子因为争夺桑树发生冲突,继而升级为国家层面的战争。楚平王率军亲征吴国,但是并未取得什么突破,反而在楚国撤军后,公子光率军攻取钟离和居巢,配合州来牢牢把握在淮南地区的主导权,为日后吴国覆楚打下基础。

另外经过"鸡父之战"以及"卑梁之衅",公子光提升了非常高的名望,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实力。楚国叛臣伍子胥劝说吴王僚令公子光伐楚失败后,转而将向楚国复仇的宝押在公子光身上,支持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即吴王位,也就是著名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向阖闾提出三师疲楚的战略,持续削弱楚国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506年,阖闾、伍子胥、孙武等人率领军队攻入郢都,为吴国争取霸主地位奠定基调。

参考文献:《左传》、《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演义中,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这5人都是超一流的猛将,同时也是整个三国时代战斗力最强的组合。不...
原创 “... 徐娘半老(xú niáng bàn lǎo ),汉语成语,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
唐朝如果李建成即位,唐朝还会有...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辉煌的成就和灿烂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
原创 中... 高句丽,简称高丽,是出现于汉朝到隋唐时期的一个东北民族政权,和韩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高丽王朝要区分开来...
原创 刘...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汉高祖...
原创 元... 曾经辉煌的元朝王朝,在14世纪末期走向了衰亡的道路。这个统治中国长达97年的帝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
原创 北...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朝代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王朝之一,奠定了隋唐大一统的基...
原创 2... 要说世界上和我国恩怨最深的国家应该就是日本了,虽然日本和我国相邻,但我国民众对于日本却始终带有民族仇...
原创 三... 尽管赵云在此战前亦有磐河血战和穰山败张郃的佳绩,但是由于其性情沉稳,低调朴实,故而世人只知刘备身边关...
原创 我... 中国历史上,辽国和金国是两个重要的政权,它们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疆域十分广阔,涵盖了现在的多个省份。本文...
原创 千... 日本,一个觊觎中国千年以上的国家。 为了摆脱困于海岛的命运,倭国早就将目光放在资源丰富、疆幅辽阔的中...
原创 三... 10、张郃 张郃,五子良将之一,与众多名将有过交锋。他在演义里战力不算高,被蜀汉五虎将吊起来打。但张...
原创 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广袤的土地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有十个国家曾以其广袤无垠的领土面积...
原创 为... 文/冯律说法 中学时,我读过一本叫《狼图腾》的小说,当时觉得特别棒。但后来看多了才发现,这本书里有些...
原创 中...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隐忍是成大事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过“...
原创 李... 你知道唐高祖李渊的野心有多大吗?其实早在他给儿子取名之时便已悄然暴露。 众所周知,李渊有四个有名的儿...
原创 游... #精品长文创作季# 林文庆,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由于首任校长邓萃英仅任职一个多月就辞职,就实际意义...
原创 科... 自古以来,出生贫寒的人想要当官真的是难上加难,尤其在人情社会,通过读书做官真的太难了,相比古代来说我...
原创 清... 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文化修养、品行端庄以及为人处世,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些名留...
原创 华... 历史探秘:夏朝的真相 钟摆摇曳,岁月如梭,当我们回望华夏文明的长河,常常被“上下五千年”的口号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