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捷:《杜凤治日记》里的晚清西关
迪丽瓦拉
2024-11-01 12:39:24
0

原标题:邱捷:《杜凤治日记》里的晚清西关

2024年4月14日上午,由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承办,粤剧艺术博物馆协办的“荔泮芳华”:2024年度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暨名家讲座第一场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山大学的邱捷教授在此次活动上发表了题为“《杜凤治日记》里的晚清西关”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文字稿。经演讲者审定。

《杜凤治日记》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听众朋友,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一二十年研究《杜凤治日记》的一些体会。我今天主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介绍杜凤治和他的日记,第二是谈一下晚清西关的管治体制,第三是讲讲西关绅商的“居民自治”,第四是简单讲一下日记反映的外国人与西关的关系,最后谈谈日记写到的几位西关名人。上述的这些内容主要都是围绕着杜凤治的日记来展开的。《杜凤治日记》的点注本有十大本,多数人没有时间细看,我今天就谈其中有关西关的内容。

这本日记的原件很不好读,刚才有几位学者都说到:“翻开原件,都是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文字,很难看得下去。”其实,如果耐心地看下去,后面没有那么难读。因为日记前面几页是这个样子,到了后面好一些。我根据这部日记写了《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一、杜凤治和他的日记

首先,介绍一下杜凤治和他的日记。杜凤治是浙江人。在清代,在广东做文官的不可能是广东人。他是举人出身,两次任南海知县,任期一共五年多。清代,在收入那么高的南海县当知县,当一两年就已经算时间长了。杜凤治能当五年,这说明有他的本事。他天生就是个当官的料子,既喜欢当官,也能够当官。上司喜欢他,同僚即使妒忌他也不得不佩服他。他没有当大官,一辈子只当一个中下级官员。但在粤的浙江人都说杜凤治是浙江人里面官运第一,要不然他不可能当了五年多的南海知县。在清朝,不一定是官当得大收入就多,杜凤治所任的南海知县是全国有名的“肥缺”,收入特别多。杜凤治在清代算是一名“好官”,比较勤奋,不算特别残暴,也不糊涂。他是清官还是贪官?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明白的,但大家知道,当时只要当州县官,就绝对不可能一清如水。

杜凤治说他自己对银钱的事情看得很清楚,不该拿的他不会乱拿,不该花的不会多花,该花的就很大方,他生活相对比较简朴,所以积累了四万五千两银子的财产。我用白银折成黄金,再折成2020年的黄金价格,大概等于三千五百万人民币。假如按今天的黄金价格,可能值四五千万。当然这样子的比价不一定准确,因为在当时买房子不贵,但是买米就很贵,金银比价与今天也大不相同。

《杜凤治日记》手稿原件有四十一本,点校出来十大本,约三百七十万字。这本日记,原来藏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资料室。《杜凤治日记》原来曾在东莞的收藏家张伯桢手里,日记上还有他的印章。这本书怎么到了中山大学历史系的资料室呢?近日前中山文献馆馆长倪俊明告诉我,张伯桢的儿子张次溪在1958年写信给容庚说,这部日记,本来我是想继续收藏的,但现在手头有点紧,想把它卖掉。猜一下当时他开价多少钱?才两百元!现在卖这套日记,恐怕人家就敢要你两百万。

这本日记,因为是杜凤治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他非常坦率,在日记中,除了皇上、太后、自己的老婆不骂之外,其他人都骂。从总督到巡检,从他的伯父、堂兄弟到他亲生儿子全都骂。后来生的几个儿子也不骂,因为他五十多岁后生了好几个儿子,还是有点溺爱,只要看见小儿子就很开心。这种“写给自己看”日记更可信,因为不是准备拿去出版,无所顾忌,无须有意说假话。在清朝,刻印出版三四百万字的日记,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杜凤治当了五年多的南海知县,所以日记里很多内容关乎南海,恰好西关归南海管。很多学者认为西关的大发展时期是在清代,尤其是在同治、光绪之际。广州西关在全国知名,也是在这个时段,刚好是杜凤治任南海知县、管理西关期间。日记里提到“西关”有三百多处,所以,日记对研究西关这个关键时期很有史料价值。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