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骨灰级汉奸:枪决时耍滑头,6枪都没打中,第7枪才结束他
迪丽瓦拉
2025-07-22 07:34:22
0

说到汉奸,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汪精卫,但是这篇文章,却要让大家记住另外一个大汉奸王揖唐。

年少确实有为

从王揖唐前期20多年的成长轨迹中看,你是无法猜测出,

这个聪明的少儿郎,后期会变成一个人人皆想诛之的王者级大汉奸。

王揖唐是出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的合肥,中国的大背景是晚清政府时期,这个时候的晚清政府斡旋在各个侵略国家中,苟延残喘。

王揖唐的家庭,并不是说有多富有,但是正因为王揖唐的父亲是个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从小,王揖唐的父亲就非常注重对王揖唐文学上的培养。

往大地说,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往小的说,可以子承父业,有个生存的本事。

王揖唐倒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自小聪颖的他,展露出与其它孩子不一样的段位级别。

文学才华得到身边人的一众认可,

并且很顺利地在20岁的时候,考取了光绪年间的进士,相当于一个省的状元。

这个时候的王揖唐是优秀的,成功进入晚清政府兵部进行任职。

虽然在那个大环境中,很难在官位上做出一些成就,但王

揖唐也算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俨然是一位在公职上的三好青年。

因此王揖唐得到了徐世昌的赏识,并且在徐世昌的推荐下,

王揖唐获得了去日本公费留学的机会。

也就因为这个机会,为王揖唐成为汉奸埋下的伏笔,一个三好青年渐渐走向了不归路。

所以说,好人和坏人也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亦或是一念地狱。

海归回来“报效”祖国

清政府培养优秀人才,公费让学习出国留学,目的很简单,让这些孩子能够回来挽救政府,报效祖国。

但是王揖唐回来后的发展轨迹,让众人大失所望,王揖唐留学归来后,因为留学经历,被委以重任,成为东三省参议。

当然,在这个时候,他的汉奸本性还没有展露,很快,清政府就覆灭了,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为晚清

政府

官员,王揖唐成为通缉名单中的一员。

为了确保自己能尽快脱身

,他选择投靠袁世凯,就是那个和日本签订21条的军阀官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或许是因为两个人身上有相同的邪恶属性,王揖唐受到袁世凯的重用,不仅当上了袁世凯的秘书,最后他的官职竟然晋升到了陆军中将加上将。

这个官职,让他进入了权力的中心,

也让他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所以对于权力的渴望在他的心里开始根深蒂固了起来。

但是好景不长,不得民心的袁世凯很快就倒台了,王揖唐的靠山倒了,只能另选靠山,

而这个靠山就是段祺瑞,因为有工作经验,所以成为了国务总长。

徐世昌被推上总统位置的功劳,王揖唐占了不少,但是天又不如人愿,段祺瑞也倒台了,王揖唐寻找靠山无望,又害怕被迫害,所以就逃到了日本。

而这次的日本之行,王揖唐彻底走向了不归路,因为曾经身处权力的中心,所以没有权力的王揖唐,非常不甘心。

难道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吗?难道一身本领的自己就这样孤独地度过一生了吗?

他不甘心,他想回去,但是他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式,全面抗战开始后,王揖唐并没有向其它热血青年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未来奋斗在抗战的前线。

王揖唐选择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把残忍的武士刀,暗地里和日本关东军秘密联络,并且为日本人侵略中国出谋划策,加快日本侵华的进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王揖唐获得了不少好处,在中国人的眼里,王揖唐的汉奸帽子算是被扣实了。

但是在日本人那里,王揖唐被日本人授予华北政务委员会的会长,

在当汉奸的生涯中,王揖唐两次去日本拜谢天皇,同时,他为了讨好日本,将中国的文化瑰宝、古玩字画,拿到了日本。

更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王揖唐到底残害了多少中国人的性命,他的罪行,真是让人咬牙切齿。

因果报应,终得恶果

王揖唐以为跟着日本人混,前途就是一片坦途,一片光明,但是他想错了,中国抗战胜利了,日本人滚回了自己的国家。

而当时那些帮助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汉奸,也将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王揖唐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恶行累累的汉奸,即使有翅膀,他也是插翅难逃。

当政府将他的恶行,一一罗列下来,作为抓捕他的凭证,但是事到临头,王揖唐每次都以生病为由,想要钻人道主义的洞。

虚伪罪恶的人,终将会被揭开面具,王揖唐也在最后被判死刑,你以为他会有忏悔,没有,直到被执行死刑,他都想耍花招。

据记载,在被执行枪决的那一刻,王揖唐一直摆动身体,想要躲避子弹,导致前6枪都没有打中,一直到第7枪才结果了他。

可能在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王揖唐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像这样的人,死才是他唯一的归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