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重新焕发了生机。当冬去春来,人们感叹自己和这座城市都得救了。 1941年的严冬和围城,让每个人都心力交瘁,没有人记得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城外的德军叫嚣着要消灭他们,但城内却依然是骨头上长蛆一样的饥饿。每个人都在痛苦中煎熬。如果不是苏联军民奋力拼搏,苏联政府通过结冰的拉多加湖紧急运送粮食,恐怕列宁格勒早就被德军占领了。
这一刻,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充分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如果你不关心老鼠到处乱跑的话,一切都是那么美丽——。是的,列宁格勒除了人们走出自己的房间外,成群的老鼠也从阴沟里出现,正在城市里肆虐。
但现实是残酷的。列宁格勒市的猫已经不多了。你问所有的猫都去哪儿了?不幸的是,列宁格勒的大部分猫都被列宁格勒人民献祭给了五内脏神庙。
这件事听起来很离奇,但在1941年底的列宁格勒却并不罕见。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一座几乎被包围的城市来说。列宁格勒战役刚刚爆发时,德军轰炸了列宁格勒的巴达耶夫仓库。这个仓库原本存放着足够三百万人至少半年的生活物资,包括食品、燃料、药品等。然而德军投下燃烧弹,巴达耶夫仓库几乎被烧毁。自然所有的物资都化为乌有,城里连一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
围城中的守军最怕的就是缺乏食物。现在列宁格勒缺粮,人们不得不想办法获取食物。在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列宁格勒人民几乎把能吃的东西都摆上了餐桌。巴达耶夫仓库里烧焦的面粉、造纸厂的木浆残渣、工厂加工木材时留下的锯末都成为了人们的食物,被制成面包或汤,尽管它们提供的很少。毕竟,营养和热量可以受到胃的青睐。甚至还有人到巴达耶夫仓库挖土,因为他们认为这里储存的2500吨糖融化后渗入土壤中,希望通过煮土来制作糖水。
饥饿笼罩着列宁格勒的每个人。饥饿的人们只能想尽办法去弄点吃的,最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自家养的猫。这些猫原本是人们的宠物,是家庭的一部分,但现在每个人都有饿死的可能。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吃掉这些猫。
但问题是,他们把猫都吃了,但城里的老鼠却没有天敌。老鼠穿越列宁格勒,靠吃尸体而繁殖、生长,以致于1942年列宁格勒崩溃。出现了鼠疫。老鼠不仅白天成群结队地出来,不但能大量拦停城市里的电车,还吃掉城市里辛苦赚来的储备食物。如果不能消灭这些老鼠,列宁格勒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为了消灭老鼠,列宁格勒人民想了很多办法。市民举起棍棒,士兵拿起步枪和手榴弹,甚至开出坦克碾压老鼠,但这一切都是徒劳。迫于无奈,列宁格勒政府机构和军事部门只能联合求援,希望莫斯科能够紧急增援一批猫。这份报告被紧急送往莫斯科。斯大林亲自审阅了这份报告。最后,他决定立即向列宁格勒提供一批“猫战士”,并下令在秋明、喀山、雅罗斯拉夫尔等地招募猫。应征入伍,奔赴救援老鼠横行的列宁格勒。
雅罗斯拉夫尔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人。他们招募了四车猫并将它们送往列宁格勒。这些猫一抵达列宁格勒,就受到了列宁格勒人民的热烈欢迎。有的猫被当场放生,有的则被热心的公众收养。他们因饥饿时吃掉宠物而感到内疚,同时也需要猫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因此很多猫被热心的列宁格勒人带回家。然而,这些猫并不是来这里享乐的,它们是来保卫城市的,一场猫鼠大战很快就爆发了。
列宁格勒此时热闹非凡。城外,苏军与德军正在浴血奋战,而城内,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对抗。虽然猫是老鼠的天敌,但列宁格勒的老鼠太多了,很多体力不够的猫都死在了老鼠的围攻下。不久之后,雅罗斯拉夫尔的猫战士们几乎筋疲力尽,悲伤的列宁格勒人只能要求更多的猫。此次,苏联政府为列宁格勒准备了规模更大、更精锐的猫战士——,其中包括5000只“勇敢善战”的西伯利亚森林猫。
此时,在苏联军民猫的共同努力下,列宁格勒这座城市终于安全了。许多猫科动物,包括西伯利亚森林猫,也在这里定居并繁衍生息。战后,这些猫也成为了列宁格勒的“居民”。他们或者流浪街头,被列宁格勒市民收养,或者在苏联红军服役,或者在各大政府机构工作,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的公共设施里安家落户,成为这些建筑中独特的“工作人员”。为了感谢这些猫的辛劳和奉献,列宁格勒人民还为它们建造了许多纪念碑和雕塑,以纪念那些为这座城市付出努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