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是国民党的情报组织,提到军统,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戴笠,戴笠也是军统最神秘的特工头子。抗战时期,有一部分中国人选择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戴笠对这部分人深恶痛绝,时不时会设计除掉他们。
戴笠采用的手段就是派杀手暗杀这些汉奸,要想暗杀这些汉奸必须要有得力的杀手。戴笠身边就有四位深得戴笠信任的杀手,他们被称为军统“四大金刚”,这四人分别是陈恭澍、赵理君、沈醉与王天木。1949年,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曾经的军统也灰飞烟灭,军统的“四大金刚”也有不同的结局。
第一,陈恭澍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他是河北人,因为心狠手辣得了一个辣手书生的外号。陈恭澍澍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1932年,蒋介石成立复兴社时,陈恭澍以黄埔学生的身份加入复兴社特务处,之后走上了情报工作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有些没有气节的中国人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戴笠的军统则负责除掉这些汉奸。每次除汉奸之前,戴笠都会对手下的杀手下达“锄奸令”。陈恭澍作为戴笠的杀手,曾数次执行戴笠的“锄奸令”,比如刺杀大汉奸石友三以及汪精卫、张啸林等都有陈恭澍的参与。
陈恭澍也在锄奸过程中立下大功,他身手了得,被称为军统第一杀手,深得戴笠信任,也由此成为军统“四大金刚”。不过,马有失蹄的时候,陈恭澍在一次锄奸行动中被捕,之后他为了保命投降日伪军。
投降日伪军后的陈恭澍找机会暗中与戴笠取得联系,继续潜伏在日伪阵营中为军统提供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恭澍先后担任中央训练团河北大队长以及绥靖上校总队长等职务,于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担任“国防部”情报局少将处长。1969年,陈恭澍退休,晚年著书立说,系统回忆了自己军统杀手的生涯。
第二,赵理君
赵理君也是黄埔军校五期毕业,1932年,复兴社成立后,赵理君加入复兴社特务处,成为戴笠手下的情报人员。赵理君文武双全,很快就得到戴笠的信任,被任命为军统华东区行动组组长,经常执行戴笠的“锄奸令”。
赵理君此人与军统“四大金刚”的其他人不同,他气量狭窄,经常借助身份解决私人恩怨,并且滥杀无辜。比如他曾与河南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有私人恩怨,一直对他怀恨在心。1942年,赵理君借助自己军统特工的身份杀害了韦孝儒。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传到蒋介石的五虎将蒋鼎文耳中。蒋鼎文了解前因后果后把这件事报告给蒋介石,经过蒋介石批准,蒋鼎文将赵理君枪决。
第三,王天木
王天木是东北人,早年就读于东北讲武堂,之后加入东北军。1932年,复兴社成立后王天木加入复兴社特务处,成为戴笠的麾下大将。王天木做事果断,执行“锄奸令”时从不拖泥带水,不久后成为戴笠手下的四大杀手之一,也由此成为军统“四大金刚”。
1936年,王天木的身份却发生了转变,戴笠怀疑王天木投靠日伪军,对他下达了“锄奸令”,这让王天木彻底与军统决裂。王天木叛变后对军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军统安插在日伪军内部的很多特工都被日伪军清除,损失惨重。
王天木在日伪军中也深得信任,颇受重用。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天木并没有被清算,同为“四大金刚”之一的陈恭澍曾经透露,王天木实际上是双重间谍,他是戴笠安插在日伪军内部的情报人员。1949年,王天木移居台湾。1995年,王天木去世,终年104岁,他也是军统中比较长寿的特工。
第四,沈醉
军统“四大金刚”中,沈醉是唯一一位留在大陆的特工。沈醉18岁时经姐夫介绍认识了戴笠,之后加入复兴社特务处,成为戴笠的手下大将。沈醉武艺高超,因为经常执行戴笠的“锄奸令”,由此成为军统的四大杀手之一。
解放战争末期,沈醉奉毛人凤的命令驻守在云南,监视“云南王”卢汉。1949年12月,“云南王”卢汉通电起义,沈醉被捕,之后沈醉被关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沈醉被第二批特赦,之后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上世纪80年代,沈醉的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1996年,沈醉因病去世,终年82岁。
参考资料:
《英雄无名》陈恭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