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回忆:各宫小主很聪明,宫女无美人,皇子常饿死
迪丽瓦拉
2025-07-22 17:03:03
0

前言

历年来,清宫剧都是人们最喜欢的一个题材。无论是早些年的《宫》系列还是《步步惊心》,又或者之后发展成“甄学”的《甄嬛传》,都通过后宫的生活

向我们

展示了清朝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某些事情。

其中最令我们喜欢的,自然是繁华热闹的后宫,莺莺燕燕聚集之处,好

一幅

赏心悦目的画面。但实际上清廷的生活,或许会打破你的幻想

。尤其是在清朝太监信修明所写的《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

,皇宫、后妃、甚至皇子,他们的生活也可以用“凄惨”二字来形容。

并不单纯的后宫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后宫女子皆是容貌俱佳之人,能够有进宫的机会,就代表有面见天子的一天,从此以后翻身农奴把歌唱也不是不可以。

就好比《甄嬛传》里的余答应,不就是从丫鬟走出来的吗?还有早些年《宫》里的良妃,那可是辛者库出身。

可实际上清朝的宫廷,要远比我们所想的复杂得多。前朝与后宫是相对应的。虽然历朝以来都有后宫女子不许参政的禁令,但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都得承认,前朝与后宫之间,休戚相关。

女子在后宫得宠,为家族带来荣耀,家族在前朝的仕途也就会更为顺利;同理,家族在前朝势力庞大,无论女子是否真的被皇帝喜欢,皇帝也得对她

多一份

恩宠。

后宫之中,人数最多的应该数宫女和太监,妃嫔数量是远远比不上的。在我们的认知中,飞上枝头变凤凰也不是不可以,但实际上是,为了维系前朝与后宫的关系,皇上都已经忙得焦头烂额,面对无权无势的宫女,要想对其格外关照更是无心。

毕竟,在清廷之中,宫女的出身实在是算不得好。

普普通通的宫女

首先,并非每个人都有进宫当宫女的机会。

在清代,宫里的宫女都是从上三旗的包衣中进行挑选。

或许上三旗会让我们觉得身份尊贵,

但包衣不过是专门侍奉的他们一个群体罢了

。运气好能做做小官,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包衣中的女子到了14岁的年龄,就会入宫参与宫女的竞选。

按照规矩来,首先挑选的是太后,然后再是皇后和其他妃嫔。

太后挑人注重实用,即更喜欢有劲能干的宫女。其他妃嫔对宫女的需求,自然是不能影响自己的恩宠才行,正如信修明在书中所写:

“让美人宫女去侍奉万岁爷等于给自己找个敌人,实在没有那么傻的娘娘”。

这就导致后宫之中虽然宫女众多,但都姿色平平,她们的作用,还是服侍宫中的主子。

除此之外,宫女并非能永久待在宫中。

每当宫女年满25岁,她们就“刑满释放”,得以出宫;而深受主子喜爱的宫女可以破例多待一年。

无法得宠,到了年龄又将被遣返,那么清宫之中宫女仍然很多的原因便是能够维持包衣女子们的生计,这类贫苦的人当中,本身就很难出姿色非常的人。

因此,信修明才会说,小主聪明,宫女当中也没有美人。

饥肠辘辘的皇子

皇子作为延续香火,传承江山的存在,在后宫中的待遇理应比其他人要高才对。这倒是事实,但是在众多规矩的加持之下,皇子越享受着崇高的待遇,其实际的生活境况就更加惨烈。

身体虚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皇子自出生起,就离开了亲生母亲的身边,交由所谓的“乳嫫”照顾。

乳嫫们经验丰富,但是她们面对的可是天子的子嗣,自然得加倍呵护才行。

不过越是刻意地小心,越无法好好照料皇子。像寻常人家一般哄孩子是不被允许的,晚上一起睡,宫女自然不够格,于是

皇子在小的时候往往像一件珍贵易碎的物品,只能被束之高阁,远远观看。

同时,皇子自小也有很多规矩礼仪加诸于身,导致他们的身体也就无法好好发育,反而越来越虚弱。

饥肠辘辘:和太监抢馒头

“光绪皇帝十岁上下,每至太监房中,先翻吃食,拿起就跑。及至太监追上,跪地哀求,小皇爷之馍馍,已入肚一半矣。”

我们都知道光绪算是比较惨的一个皇帝了,刚亲政就又被夺权,被软禁起来不说,最喜欢的妃子还惨死。

不过,在历史上,小时候的光绪还是颇受慈禧喜爱的。但你能想象小时候颇受宠爱的光绪,竟然会到太监房中抢吃的吗?

这里就涉及到了清朝皇室的规矩,他们一天只有两顿饭,午饭过后基本上就不能吃主食了。而小孩子,由于担心吃多了不消化,因此每天被允许吃下的分量并不多。

这意味着当皇子长身体的时候,营养是完全不够的,于是他们就只能每天忍着饿肚子的感觉期盼着早日长大。

除此之外,关于他们的吃食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丰盛。少油少盐少腥,对于需求发育的皇子而言,远远不够,但是这却是皇家奉为圭臬的一个准则。

在条条框框的规矩之下,分明是出生于皇家的孩子,却无法像平常孩子一般吃了玩,饿了又吃。

也正是如此,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清宫皇室子弟早夭的讯息,这其中就与他们永远都吃不饱有关。

尾声

通过太监信修明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到,表面金碧辉煌的王朝,其内在的腐朽与灰暗。富丽堂皇不过是后来人对权势的一种美化,在皇宫之中,充斥着的是无尽的压迫和吃人的礼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礼乐大臣商容说了一堆,将纣王引入了女娲庙。纣王看到美丽的女娲雕像,眼珠子都瞪圆了,...
原创 李... 如果将李世明手下的十大元帅进行排名,那么谁才是最厉害的呢? 相信很多人会说,是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秦...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三大人种之中,最受歧视,最受压迫的当属黑人群体了。尤其是从古代开始,黑人...
原创 圆...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
原创 赵... 宋高宗赵构在古代帝王中,算是比较高寿的,活了足足81岁。但比较离奇的是,他在56岁这一年就退休,把皇...
原创 从... 不少人说,俄国人虽然是白种人,但却无法融入西方世界。这是什么情况呢?俄国刚起家的时候,本就位于东欧,...
原创 你... 千年前,春日的阳光洒落在汴京城头,细细的尘土在光线中舞动,仿佛时光的碎片。 就在这座繁华都城的某个角...
原创 李... 《亮剑》在日伪军扫荡前夕,河源县鬼子宪兵队长平田一郎派人拉拢晋绥军358团一营反水,铁了心投敌的营长...
原创 在... 在正史中,司马懿赌诸葛亮会先死,其实诸葛亮也在赌一件事 在公元234年的时候,诸葛亮发动了第五次的战...
出去玩行李怎么收?快看山东博物... 明天就要放假了 想不想趁着秋高气爽来一场露营 野外出游装备太多怎么带 带你看看古人的收纳“天花板” ...
原创 天...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杨俊以及名将杨素,率领51万余人,分三路南下进攻南陈,仅...
原创 三... 行文开篇,想分享一段最近很火的话:“你不一定非得长成玫瑰,你乐意的话,做茉莉,做蔷薇,做无名小花,做...
原创 在... 戚继光抗倭和隆庆开关,到底哪一个才是倭寇之乱平息的关键?都是,也都不是。只能说,没有戚继光抗倭,隆庆...
现场|从13个文化遗址出发,感... 10月1日起,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将呈现“文明系列”年度重磅大展——“文明的源起:早期中华文明探寻大展...
原创 是... 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为科举平反”,经过约30年的努力。基本上剔除了科举制度所背的种种恶谥...
原创 金...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公众号:jjzsnxn) 公元1214年,距离金朝灭亡还有二十年,金朝集团做...
原创 金...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游戏无疑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主题之一。金朝与南宋之间的角逐,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策...
探秘“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 9月27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沉睡在深...
苏州湾博物馆:吉金·夏商周—河... 2024年9月29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吉金·夏商周——河南博物院藏青铜器精品展在苏州湾博物馆开展...
原创 隋... 隋朝故事:历代兴亡几变迁,半由人事半由天 李密闻天下大乱,亟欲进取东都,据有腹地,号召四方,乃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