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的故事,还要从这里讲起……
迪丽瓦拉
2025-07-22 21:02:55
0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纪元。

作为首都,75载春华秋实,北京见证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4年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众多。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75年栉风沐雨,北京经济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提升量级所用时间越来越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足3亿元到1978年超过百亿元用了29年,到1994年超过千亿元用了16年,到2007年超过万亿元用了13年,随后突破2万亿、3万亿、4万亿分别用了6年、5年和3年,2023年达到近4.4万亿元。全市人均GDP从1949年的不足百元跃升至2023年的20万元,保持全国首位。

2024年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75年间,一幅幅“京”彩画卷在燕京大地徐徐展开……

2022年5月1日,市民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欣赏夕阳美景。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赓续不绝。

红墙金瓦的故宫,从紫禁城到人民的博物院,在“北京蓝”的映衬下尽显庄重与恢弘,这是北京画卷;

北京故宫上空出现绚丽晚霞,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在故宫东北角楼附近拍摄美景。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碧波荡漾的大运河,龙舟竞渡、皮划艇竞速,古运河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这是北京画卷;

2024年6月5日,“艺术半壁-通惠河畔第四届大运河文化节”在北京半壁店正式启幕。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闻名中外的八达岭长城,游人如织,无人机飞越边墙配送商品,古老“长龙”见证着文化与科技迸发新活力,这是北京画卷……

北京的画卷,不可或缺这条贯穿城市南北的轴线——北京中轴线。

2024年2月21日,市民在雪后的故宫神武门旁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它是历史之轴、文化之轴、时代之轴,穿越历史长河,带着最具中国传统风貌的古代皇家宫苑建筑、祭祀建筑,与现代艺术建筑汇聚于此,历史与现代碰撞出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智慧结晶。

图为2024年7月26日,从景山上远眺钟鼓楼。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一条中轴线,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也奏出了新时代的华丽乐章。

2024年9月16日,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游览。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轴线往北,奥林匹克公园见证全球首座“双奥之城”的诞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焰火脚印”从永定门踏至“鸟巢”震撼了世界,惊艳了全球,象征着新中国发展与跨越的辉煌;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花”“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中式浪漫再次感动世界。“科技赋能”“低碳环保”等理念尽显当代中国的创新、开放与包容。

2022年2月2日,北京,夜色中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点亮绚丽灯光。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开场“点亮”环节。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中轴线往南,“中国药谷”、“火箭大街”、自动驾驶示范区、国际氢能示范区……一个个高科技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凤凰展翅,迎来送往各国宾客。作为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的地标,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2024年7月11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内,工作人员通过沙盘向参观者介绍“车路云一体化”的原理和应用现状。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如果说中轴线是历史纵轴,那么百里长安街则是发展横轴,纵横之间尽显京城时代之变。

9月25日,“祝福祖国”巨型蔬果花篮正式亮相天安门广场。中新社记者 王紫儒 摄

长安街被誉为“神州第一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道最美风景线。透过这扇“时代之窗”可一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长安街东西延展。西端,“工业地标”百年首钢讲述与“双奥之城”的不解情缘。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守护碧水蓝天,首钢告别北京。

2023年12月27日,在北京首钢园群明湖,市民在结冰的湖面上滑冰,体验冰上乐趣。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园在“火”与“冰”的淬炼中完成华丽转身,工业遗存变身冬奥赛事场馆惊艳全球。

2021年12月1日,阳光映照下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场馆之一、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如今,丰富多彩的国际赛事、国际会议在这里上演,续写北京的更新与开放。

2024年9月11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内,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的四高炉作为1号馆。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从首钢园东行,五棵松、金融街、西单、王府井、北京CBD……一路繁华见证75年京城发展的光辉历程。

2024年5月27日,北京国贸“盗梦空间”吸引市民排队打卡。北京国贸一地点因能拍出同电影《盗梦空间》类似的场景画面而在中国社交网络走红,吸引市民在此打卡拍照。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抵达城市的最东端,处处是风景、满眼皆“绿意”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一核两翼”重要一翼,活力涌动。

图为2023年12月26日晚拍摄的北京艺术中心景观。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大运河畔,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1月5日傍晚,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工人在绑扎钢筋。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地下枢纽地上城,一座充满“科技范”和人文气息的交通、商业、文化综合体即将从蓝图走向现实,“轨道上的京津冀”将再“加速”。

2024年6月10日正值端午佳节,2024年北京市端午节龙舟大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运河举行。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2023年 12月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五环至六环段开通。至此,京雄高速实现全线通车运营,由北京西南五环驾车至雄安新区实现1小时内通达。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2024年 8月29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运河商务区已吸引注册企业超两万家。连续四年保持千亿投资强度,规划综合实现率从29.2%达到52.7%。

2023年5月10日,游客在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乘船欣赏城市副中心景观。中新社 杨可佳 摄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办公区自2019年初启用到2024年初全面投用,约3万人员迁入副中心。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对公众开放。图为12月25日,记者探访北京艺术中心内的歌剧院。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2023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跻身文旅新晋“顶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笔绘就。

2022年10月22日,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秋色怡人,游客乘游船欣赏两岸景色。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跨进新时代,京华起宏图。在这里,古韵与潮流共生;在这里,守正与创新并进;在这里,历史与未来交融。75年风华正茂,75载挺立潮头,北京,向未来,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书籍史视角下的黄庭坚 北宋中晚期,雕版印刷逐渐取代手抄,成为书籍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万卷”作为藏书或阅...
原创 戴... 1994年,我国台湾省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在临终前向外界透露了戴笠坠机的真正原因。 1946年,戴笠乘...
原创 “... 要说民国时期的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绝对是首屈一指。不像如今北上广深四足鼎立的局面,民国时期的上海,不...
原创 决... 1947年4月23日凌晨,华东野战军二纵七十团三营七连突然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天亮前抢占黄崖山,阻击...
原创 诸... 和《三国演义》里刘备因为刘封不救关羽想杀他,诸葛亮只是出谋划策如何杀刘封不同,正史记载是诸葛亮力劝刘...
当皇帝的代价:揭开司马睿的心酸...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混在森林深处的小灌木则是最安全的,有树荫可以遮蔽又不需要承担风险。西晋末年,皇...
宣城市宣州区:绘就幸福“夕阳红...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翻开时代的新篇。 从“1949”到“2024”,站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回望...
原创 蜀... 威震华夏——关羽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在正史中,关羽与刘备并没有“桃园结义”,但是他与刘备的关系依...
原创 岳... 岳飞表示很无语啊,他被人给害了,居然还要承担责任? 很明显,岳飞之死的悲剧,压根就是赵构和秦桧之间的...
原创 天... 作为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可以说是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而作为贯穿全剧的一个支点,陈近南所领导的“天...
听,来自恩施州革命老区的深情告...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恩施革命老区的深情告白—— 《门口在过兵》MV 9月29日全网发布 ...
原创 诸... 三国演义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现如今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在历史上,三国时期是被后人熟...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无论什么时候,小国的发展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小国国力弱小,整个能够聚集的力量...
原创 9... 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位主人公,他是一位百岁老人,如今99岁高龄,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且他的儿子也是一位海...
原创 北... 在近日热播剧《梦华录》伊始,男主以“皇城司指挥使”的身份闪亮登场,赴江南探查“谶语”一案,并与女主相...
原创 部... 1953年5月13日,志愿军第六十七军二〇一师六〇七团向科湖里南山之敌发起反击,其中一营三连二排负责...
原创 9... 在2019年之前,“张良荣”这个名字在四川资阳一带,是普通而平凡的。 在大家的眼中,张良荣不过是老君...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创立明朝完全是白手起家。 从这些就能够看出朱元璋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
原创 如... 如果希特勒把军队全部投入西欧战场,不攻打苏联,结果会怎样? 希特勒大家都很熟悉吧,他可是最高领导人物...
原创 原...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庐山的记述可以看出,在汉武帝时,庐山这一名称已经是社会的普遍叫法了。我国上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