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明朝一直压着后金打,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自古以来,中国朝政有就有一个说法,叫宦官不得干政,古往今来,因为宦官干政而导致国破家亡,百姓受苦的事例不胜其数,像赵高,黄皓之流,凭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把秦朝和蜀国内政弄得乌烟瘴气,最后断送了国家。
所以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非常讨厌太监,可以太监不总是坏的,如果太监都是这样,那么聪明如帝王,为何千年来都不废除太监制度呢?所以说,凡事都有两面性,有这些祸害百姓的,自然也有为国家做了大贡献的,例如郑和!
但是也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被称为九千岁,他是一个巨贪,但同时他也非常有能力,在位期间,皇太极至死都不能打进山海关。他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是天启皇帝的亲信,天启在位期间,一直都非常信赖魏忠贤,即使他知道别人称魏忠贤为九千岁,他也没有生气,因为天启帝虽然不理朝政,但是他非常清楚,魏忠贤是不可能背叛他的,因为他的一切都是皇权赋予他的,魏忠贤也知道回报皇帝,天启不理朝政,虽然魏忠贤吃拿卡要,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从来都不含糊,所以在魏忠贤在位的时候,明朝治理的还是不错的。
后来崇祯上位后,或是出于立威,或是为了夺回皇权,他将魏忠贤的势力一股脑的拔起,魏忠贤在死前告诫崇祯,不能用东林党人,可是崇祯没有听,马上就启用了当时一直被魏忠贤压制的东林党人士,事实也没有错,魏忠贤贪归贪,但是眼光还是有的,当东林党上位后,将魏忠贤的政策不论好坏一股脑的都推翻了,又处处减少开支,导致边关的粮草都不能供应,更是和后金讲和,给了后金发展的时间,导致后来的满军入关。
可是在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明朝一直压着后金打,皇太极的军队从来都没有打进过山海关,魏忠贤明白山海关的重要性,山海关就是北京的门户,所以在对待后金的态度上,魏忠贤是积极的抵抗派,他一方面在沿海富裕的地区加收商业税,一面对山海关用兵,启用吴三桂,袁崇焕来抵抗后金,魏忠贤对后金的态度就是利用明朝的国力来拖垮后金,又对西北那些比较平穷的地方减免赋税,保持国内平和,所以说,当时是朝政乱而国不乱。
可是东林党上位后,对所以地方一视同仁,加剧了国内的矛盾。最主要的是,东林党对后金的态度一直都是议和,对边疆的支持力度小了许多,就连袁崇焕这样的大将,也在朝政内斗中为崇祯除掉了,不能不说东林党在这其中有影响。
可是历史这样的事,又怎么说的清?魏忠贤虽然有能力,但是他的贪婪确实不能掩盖的,东林党虽然有些迂腐,可是东林党的政治作风和清廉却是让人称赞。但是不管怎么说,魏忠贤在位期间,后金寸土未进。这背后的原因值得人们的深思!
这也充分说明一件事,能爬上权力巅峰之人,必定是有本事之人,虽然历史上认定魏忠贤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魁首之一,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一竿子打死,我们要结合当时的环境进行分析,而且历史都是胜利者编写的,不可全信。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苏东坡为何称他“山抹微云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