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上旬,红七军杀回广西百色一带,在攻打这个县城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个名垂军史的奇特战例——“三炮克百色”。
盘踞在百色的桂军团长岑建英,与红七、八军总指挥李明瑞是颇有交情的老同学。他曾写信劝李明瑞不要参加红军,可李明瑞并不理会,在隆安将其痛击一仗,算是回了信。如今现在老同学又来攻城了,岑建英赶紧下令严密防守。
6月8日下午,李明瑞率领部队到达百色,立即包围了这座三面临水的山城。
百色已没有城墙,三面江水算得上天堑,守敌已把所有船只封锁在码头一带,只用少量部队就可对付泅渡的对手。靠山这一面,筑了大小碉堡,挖了战壕,设有鹿砦、铁丝网,防守严密。
红七军张(云逸)军长、邓(斌)政委各领一个纵队,已分两路发起冲击,先行扫除外围的小碉堡和简易掩体。
突然,长蛇岭敌人的大碉堡吐出好几道火舌,几挺重机枪疯狂扫射,打得李明瑞身边的泥土飞扬,树枝断落,针子乱飞。
李明瑞伏在山头上,瞅住这三层楼高的怪物,它正在入城路口的山坳上,居高临下,火力很猛。不拿下这座大碉堡,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外围战打了大半天,嘹亮的冲锋号声中,红七军勇士猛打猛冲,攻占外围敌人的据点,摧毁敌人的掩体和简单工事。
防守外围据点的敌人一触即溃,岑建英勒令他们死守,并恐吓道:“不要让李明瑞进来,这家伙杀人不眨眼……”
谁知适得其反,这些税警、民团听到这些话却得了恐惧症,把红军虎将叫成“劏人王”,闻风丧胆。
两路红军已把敌人压缩到大小碉堡里去,但刚一发起进攻长蛇岭,却被敌人的重机枪所阻,有不少战士倒在大碉堡前的开阔地上。
邓政委和张军长来到李明瑞身旁,商量如何打垮敌人的碉堡。
张军长说:“岑建英扬言,红军只有几门迫击炮,休想‘打下我的大碉堡!’是呀,小炮轰它不动,送炸药包更难接近一它。”
李明瑞下令:‘把山炮推上这山顶来。”
炮兵连长说:“报告总指挥,我们只剩三发山炮弹了。”
“三发?唔,三发就三发!打得中也够了。”
炮连十多个战士推呀扛呀,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山炮弄上山顶,李明瑞下令拆除炮架,把大炮当火铳用,平放在地上,炮口对准五百米距离的大碉堡。
“张军长,派最得力的突击排,匍匐前进,接近敌堡,等我轰掉它,立即抢攻进去,消灭残敌。全军作冲锋准备,天黑前一定要拿下百色!”李明瑞一边摆弄山炮,一边下了命令。
“准备就绪,就看总指挥的神炮发威了!”李明瑞吸着纸烟,一面摸他的瞄准器,一面指挥战士移动大炮,作水平射击。
第一发炮弹上了膛,李明瑞喝一声:“放!”
炮手发了炮,炮身一震,炮弹直溜溜地射出去,一声震天巨响,大碉堡被击中了,顿时火光迸发,烟柱腾起,碉堡齐腰被炸开了一道裂口。
伏在山坡上下的红军高声欢呼:“中了!中了!”
李明瑞高兴地再看一下瞄准镜,一挥手,“放!”
第二颗炮弹飞出去,又一声巨响,敌堡浓烟散处,露出一个大窟窿,重机枪哑了一阵,“冲呀!”“杀呀!”遍山红军跃起呐喊。
不料就在此时,碉堡里的机枪又响了,还有两挺重机枪连续射击,封锁了前面的开阔地。只剩下一颗千金难买的宝贝炮弹,怎么办?
李阴端蹲下身子,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敌人的火力是在底层发射的,枪眼有两尺见方,前面有土坡掩护,只有一炮打中敌人枪眼位置,才能轰倒这个大碉堡。
李明瑞抚摸着炮弹,一双眼珠灵活地碌碌转,捉摸了一下。再把炮口压低一点,垫垫炮身,瞄准镜观察,碉堡底部已落在炮口之中。
此时,他抱起炮弹,“咔嚓”一声,装上炮膛,无比果决地亲自用力一拉,炮弹随即呼啸着射向敌堡!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碉堡的底部枪眼中炮,火舌浓烟里,碎石乱飞。附近的敌人见势不妙,早就跟着警备团长岑建英逃跑了。
红军的冲锋号吹响了,突击排率先冲入碉堡,消灭残敌,里面躺着十多个被炸死的敌兵,大碉堡变成了破烟囱。
夜色降临,红七军将士踏着并不陌生的街道,进入城内。
张军长笑着说:“这一次是总指挥三炮克百色。我们缴获了步枪300多支。”
李明瑞笑骂了一句:“X的,岑建英这家伙不够朋友,老同学来了也不欢迎一下。”
那么岑建英去了呢?据说红军进城时,他就躲在酱料店的一只大酱缸里,但没过多久还是被红军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