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如果白起站在赵国的立场上,其风格当然也是阴谋战为主
迪丽瓦拉
2025-07-23 10:33:33
0

前言

长平之战本就是赵国注定就失败的结局。第一,赵国本就没有大面积的耕种土地。秦国不一样,他有夺掠而来的楚国土地还有巴蜀地区,即使连年灾害依旧可以自给自足。长平之战时,在廉颇挂帅的时候,赵国就已经用上了十四五岁的小孩,并且没有粮食吃。

其二,秦国用的手法卑鄙无耻,秦军明面上主帅是王龁实则为白起,这是在古代战争中被人不耻的打法,但是秦国起家在西边,远离中原,没有文化上其他六国的固化思想,只要能赢,秦国什么手段都用的上。第三,白起实在太强,在同时期能跟他一战的大将都已经去世,剩下的几个苟延残喘,还有几个小将还没成名。所以,这时候的白起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系以阳谋应对君子之战,赵之所以这么做,与赵系春秋贵族后代和其所受的教育有关系。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系以阴谋应对君子之战,白之所以这么做,与白系战国平民出生、从未受过贵族教育有关系。

赵的问题是以为对方是君子,皆以阳谋论证战争,但很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白起,他以贵族的战争策略应对一个走阴谋论的白起,显然从一开始就是落了下风。如果赵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白起,就不会以贵族君子之战来应对,而是着眼于白起的阴谋诡计与杀伐,并进一步获得自己优势。所以,如果白起站在了赵国的立场上,其风格当然也是阴谋战为主,战争的对手如果是一个秦国贵族名将,其结果也必然是秦灭。

再者,秦韩上党争夺打了两年,整个上党郡农业荒废,几十万上党军民,韩国难民逃往赵国。安置这些难民需要大量粮草,可赵国余粮不多。要吃粮,但这粮不是白给的,吃赵国粮就得给赵国办事,所以这些难民就被赵国征用成为赵卒帮赵军干活。廉颇坚守消耗下,长平附近的郡县余粮吃完,赵国又借不到粮,粮草又不能几天内长出来,再没粮草,难民们就会罢工,动荡,洗劫赵国国民,引发赵国危机。

赵王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把难民们推上前线,和秦军互相火并消耗。好把难民麻烦踢还给秦国,让秦国去解决难民问题。而秦军先是坑骗难民,骗他们投降,完了再以他们投过赵,当过赵卒,怕他们反覆而坑杀,只留了年龄小的孩子,赵括如能突围回来就完美完成了赵王的任务。

长平之战乃是廉颇加赵括,赵括军40万投降,秦坑杀了上党百姓与赵卒,加上廉颇损失五万是45万,40万人乃是全军数目,40万人皆降也就是说赵军全部都投降了!不是指具体数目,秦国更释放假消息使得赵国以为赵括是投降的!

《史记·赵世家》载赵括以军降,秦军掩盖己方伤亡,对外宣布赵括以军降,赵国为了团结百姓配合卖惨。白起之后明言,秦虽胜长平,然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然而赵括军被切割到粮尽突围就没做任何事情吗?并不是最少记载中写明有二:第一,筑璧而守以待救援,赵括“前军”被围,“后军”是有救援的。第二,赵卒反覆,期间赵军有诈降。我觉得赵括在当时情况下已经做的全是完美了。

当时赵国朝廷那边决策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时的情况就算是廉颇也被打的只能龟缩防守,出去打几乎全部打败,只能防守,但赵国国力只撑不住了,廉颇无论如何都不出击,因为他也无法解决这个困境。而赵王一心想要在长平之战中获得收益,却不能做好相应的准备,一通瞎指挥。

赵括到长平之后肯定不能拖,只能主动出击,而且还取得了一些胜利。至于说赵括全盘出击的,赵括也知道后方的重要性,留了五万守军,结果被白起带了25000人一通暴打,大后方被断了,当时赵国情报系统太差,这个锅不该赵括背。赵括后路被断之后,等了46天都没等来赵国援军,而秦国那边秦襄公亲自上阵,把当时河东附近的男子全部临时征用完全堵住了赵军的退路。

反观秦国,此时占据关中渭水平原、汉中平原(鄢郢之战后得)、巴蜀之地,还拿下了魏国的河东之地,这些都是产粮基地,巴蜀运粮确实不便,毕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走汉江平原水运也未尝不可,关中汉中之地虽路途遥远,但还有离得更近的河东之地。

我不是想说秦国后勤压力小,只是想说明那秦国不吃饭?秦国还是连续作战就不缺粮?秦国距离更远,后勤更没保障,怎么秦国就赢了,难道秦国就不急迫决战?明显秦国更急迫决战,不然不会急迫想离间廉颇。

为什么秦国能赢,跟决策者的智商水平有关。秦军断后的操作没有意义,赵括扼守水源,这个比断粮还要命,会迫使秦军决战,这种情况下赵括会扔掉多余的辎重,带上干粮,轻装上阵。战略上赵括不能退守,也不能击退秦军,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峙,秋收过后秦国反攻,赵国就死定了。

全歼秦军显然不现实,一般进攻战攻守防三倍兵力对比可达平衡,秦军数量占绝对优势,唯一的选择,打残秦军。从司马迁的记载推断,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受了伤,战后的白起成为废人,白起受伤后秦军必然混乱,巨大的伤亡很大原因是在于此。赵军全军覆没是正常现象,主力是冯亭降兵,廉颇残部和临时征兆的上党难民、杂牌军,天下精兵尽出于赵,赵括战力确实骇人。

最后,赵括之所以被围,正是因为昭襄王出征,赵括需要派出阻击部队,阻止白起和昭襄王会师,阻击地点就是丹河河谷,这只部队,是计划内全军覆没的,战场的实际情况是赵括包围了白起,最后因为断粮兵败,兵败的原因是赵括有内奸阻止了救援和粮草,蔺相如是最大嫌疑。

参考资料:

《战国策》《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袁绍的实力确实比较强大,其鼎盛时期拥有并州,幽州,冀州和青州的一部分,并且和关外游牧部落关系也非常好...
原创 王... 1956年1月,北京战犯管理处宣布全国国民党战犯大集中,在这前后,来自沈阳、济南、抚顺、昆明、西安、...
原创 考... 中国华夏文明之所以一脉相承,离不开千万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维系。在那段备受压迫的环境之中传承着属于自...
原创 诸...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试图复兴大汉,但因为操劳过度,处理军务多,饮食又少,...
原创 六...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可以说英雄辈出。但真正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却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虽然他们三个三...
我写张思德(艺海观澜) 在采访写作中,我深刻体认到,英雄与常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英雄的壮举理应受到称颂,但千千万万并无...
杭州博物馆推特展 民众捐赠老物... 20世纪50年代西湖疏浚工程的相关物证及照片;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者在大坝前的留影;20...
原创 苏... 苏麻喇姑可能是清王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女子了。第一,她几乎见证了清朝入关到建立清王朝的全过程;第二...
原创 清... 作者:木白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 清朝到了最后那几年,溥仪的父亲载沣掌权,大搞皇族...
原创 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非常厉害的人物,有的人能够运筹帷幄中,而有的人能够决胜千里外,甚至...
英雄城里续写爱民为民动人故事 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2023年5月1日,南昌市公安局警旗队亮相南昌八一广场升旗仪式。王伟摄 “南...
原创 明... 在明朝最大的一件事件可能就是土木堡之变了,也是因为这一场兵败的事变,让本来一直很强盛的明朝走上了下坡...
原创 比... 历史上涌现出过很多忠臣,他们不畏生死,为了天下庶民,敢于和帝王相争,明朝的于谦,南宋的文天祥,都是鼎...
原创 雷... 雷峰塔下真有白蛇?18年前考古队深入地宫,揭开千年奥秘 我想《白蛇传》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这...
原创 河... 河北赞皇县有个众所周知的特色,当地有五座赫然摆在村口的古墓,但关于这些古墓的来历,当地村民却是各有各...
原创 长... 前言 秦赵长平相持,这困难对于秦国来说只是常态,但是对于赵国来说就很难受,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在这个...
原创 希... 历史是厚重且严谨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分析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来还原该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而且特...
原创 李... 武则天退位之后,整个人肉眼可见地迅速衰老下去,速度之快让李显都大吃一惊,不过,她人生的最后一年,过得...
原创 论... 文 / 子玉 韩信、英布、彭越是刘邦夺取天下的三根支柱,有必要给他们列个“成绩单”—— 如果非要给这...
原创 华... 华佗在正史当中,有着两种不同的记载,根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并与建安十三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