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绍实力强大,对刘备也倾心敬重,为什么刘备还是要跑呢?
迪丽瓦拉
2025-07-23 21:34:23
0

袁绍的实力确实比较强大,其鼎盛时期拥有并州,幽州,冀州和青州的一部分,并且和关外游牧部落关系也非常好,其实力在当时诸侯中雄踞首位,大有吞并天下的气势。如此强大的袁绍,对刘备的投奔也是倾心敬重,然而刘备为何还要跑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成几个关键点来仔细的分析:袁绍为何倾心敬重刘备?而刘备为何还是要逃跑呢?

袁绍为何倾心敬重刘备?

刘备是皇室贵胄,所以袁绍对他倾心敬重?不是的,当时姓刘的人很多,渊源于刘邦后代的人更是多如牛毛,也不见袁绍如此倾心敬重呀?那么袁绍为何独独对刘备如此敬重呢?

其实一切都是源于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备的实力。刘备有这个能力让袁绍不惜放下身段来倾心敬重。

首先,刘备名声响亮。

刘备投袁绍的时候并不是无名小卒,也不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胡混小子,而是一方下野的诸侯,或者说暂时比较失败的诸侯而已。

刘备逃离徐州的时候,已经官至豫州刺史,左将军,宜城亭侯,虽说这些东西比较虚,但是刘备曾经实打实的领过徐州,并且在徐州这个地方呆过快两年的时间,要不是吕布捣乱,说不定最终会消化吸收徐州,成为徐州真正的主人。

刘备这些经历让他的名声非常响亮,从而鹊起于诸侯之中,成为他而后被其他诸侯重视的重要原因。

其次,刘备的实力惊人。

在进入徐州之前,刘备在公孙瓒麾下混了好几年,一直不显山不显水,虽说做了一些政绩,积累了一些兵力和名气,但是在那个战乱频发的时代,随时有可能城头变化大王旗,因此刘备这点势力很难入别人的法眼,可是这一切都源于刘备进入徐州之后发生改变。

曹操攻打并屠戮徐州,这让徐州牧陶谦非常恐惧,于是到处发英雄帖来救援。帖子发了很多,最后只有公孙瓒派了刘备和另外一个人田楷救援,刘备实力不强,但是比较讲义气,而且非常仁义,明知道打曹操不过,硬是跑来和陶谦并肩作战。

刘备凭着这股仁义志气和陶谦搞好了关系,并且在陶谦临终前将徐州这个家业交到自己手里,从而从一个小小的平原相提升为领导徐州的一州之主。

虽说徐州的位子干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吕布占领了,但是刘备的名声和能力却名扬四海,被天下诸侯深刻的认识了,原来刘备的能力这么强。

刘备于是得到曹操的招揽,并坐实豫州刺史,封为左将军。刘备随后参与了车骑将军董承谋反,这样一来,刘备的名声就更加响亮,摇身一变,成了匡扶汉室,对抗强暴,大义凌然的英雄。

在脱离曹操之后,刘备再次夺取了徐州,这让刘备的能力再次显于诸侯,于是引起了袁绍极大的兴趣。

因此,袁绍听说刘备来投之后,先是让他的儿子袁谭出青州来迎接,并且亲自出邺城两百里来迎接,可谓隆重之极,无人出其右吧。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刘备的实力使然。

最后,袁曹之争让刘备成为香饽饽。

公元200年左右,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这场战役即将证明谁才是北方的霸主,因此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在拉朋友或者盟友入伙,壮大自己的实力。

曹操也曾拉刘备入伙,可是刘备一心恢复汉室,对于曹操专权擅政非常不满,并且认为曹操是他复兴汉室的最大阻力,因此离开曹操想独自扛起抗曹的大旗。

然而,刘备实力不济,在曹操闪电般的攻击之下迅速失败,只得投奔北方的另外一个强大诸侯袁绍。

袁绍和曹操一样,到处拉朋友入伙以扩大实力,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袁绍对于刘备的投奔非常高兴,毕竟刘备的名气和实力也不弱,有他的臂助,击败曹操的可能性肯定会大一些。

因此,袁绍对于刘备的投靠倾心敬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刘备为何还要逃跑呢?

袁绍如此敬重刘备,即使关羽斩杀了自己的爱将颜良,袁绍也没有怪罪,反而供应粮草,提供了一定帮助让刘备恢复了一些元气,这样的人哪里去找呢?可是刘备依然还是逃跑了,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首先,袁绍的性格不太容人。

人尽其才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可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有些人能够让麾下人做到,有些人无法做到,这个既有能力问题,也有性格问题,而袁绍就是性格问题。

袁绍为人“外宽内忌,好谋无断”,在对待公孙瓒这样莽夫的时候,这个缺点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在面对势均力敌的曹操的时候,这个缺点可是非常致命。

“外宽内忌”意思是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表面看起来对人非常热情,可是实际上处处对你设防,这让一心借助袁绍之力发展并且壮大的刘备如何受得了?

“好谋无断”意思是爱用计谋,但缺少决断,也就是说袁绍空有心计而没有胆略。每天在讨论如何对敌,就是不下决心,或者决心不够果断,一旦遭受挫折立即畏缩不前,这让具有冒险精神的刘备备受拘束。打仗哪有十全十美的把握呢?一味的东考虑西考虑,最后什么机会都错过,只会执行那些看起来没有风险而有用的做法,结果啥也做不成。

刘备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太远,而且继续呆下去就会成为袁绍的陪葬品,因此只能先行一步,离开了袁绍,再次去寻找自己的未来。

其次,袁绍失败已经无可避免。

如果官渡之战的失败带有某种偶然性,并且也不一定意味着袁绍会必然失败,可是随后的仓亭之战却真正的预示着袁绍必然失败。

仓亭之战是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之后组织的另外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这场战役依然以惨败而告终,不但耗损了袁绍最后精锐兵力,也消耗了袁绍最后的心血,此战之后袁绍病倒了,并且无力也无心再次发动对曹操的进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如果继续呆在袁绍那里就会随着袁绍的败亡而消亡,并且这个时候袁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日益严重,无法形成合力共同对抗胜利的曹操,其失败已经无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刘备选择离开也是明智之举。

最后,刘表的倾心接纳。

在曹操和袁绍处于官渡之战的时候,刘备已经和袁绍的盟友刘表接上关系,只是那个时候官渡之战还没有结束,袁绍的实力依然存在,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虽然和刘表联系上了,但是并没有打算离开。

可是随着官渡之战的失败,随后仓亭之战再次惨败,接着袁绍又病倒,雪上加霜的是袁绍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这让刘备感到继续留在袁绍集团毫无希望,因此思考下一步行动,而荆州刘表为刘备的未来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正是有刘表倾心接纳让刘备备受鼓舞,因此才下定决心离开袁绍。

由此而可见,袁绍倾心敬重刘备是源于他的名声和实力,希望借助他的能力来击败强敌曹操,而刘备离开袁绍也是源于袁绍实力减弱,无法抗衡曹操,因此所有这一切都是源于实力的缘故。没有足够的实力,袁绍也不会接纳刘备,更谈不上倾心敬重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说起蒙古人,咱们免不得要先说一说,蒙古人的祖先东胡。东胡是一个汉族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在西方...
原创 中...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骁勇善战的将士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成与败,古代多数朝代对名将的重视程...
原创 晚... 曾国荃是晚清比较能打仗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最能打仗的人。当时对于清政府来说太平天国是“心腹大患”,西方...
原创 吕... 说起刘备,相信在大家不少人的印象里面,他要么是一个爱护手下,以仁德为主的优秀领袖,要么就是一个伪善的...
原创 为... 当今是美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卡扎菲、萨达姆等曾试图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人,大多结局悲惨,...
原创 何... 一九二七年九月,毛主席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随后,他带领工农革命军转战井冈山,准备在当地建立...
原创 香... 文案/意然 编辑/猛犸 1982-1984年的两年之间,是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最不愿回想的日子。...
原创 刘... 引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可以说一生充满...
原创 举... 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异母长兄,因天生神力,自幼就开始喜欢与人比拼较力方面的气力游戏,最...
原创 苏... 一个国家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人类由游牧时期转向农耕时期,就已经衍生出了领土的概念,但在领土的定...
原创 赵... 首先,赵云的官职大约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兼总政部长。虽无惊天战功,但仍然是军队的实权人物。哪怕是卫队...
原创 经... 对于唐朝的印象,或许很多人都只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治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李隆基的开元盛世...
原创 杨... 崇祯皇帝脑壳一直都疼,从登基的那一天起,他就感觉自己被哥哥朱由校给坑惨了。费了老鼻子的劲儿,好不容易...
原创 山... 引言 自古以来,我国社会中就不乏神童的身影,与一般人不一样的是,这些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展现出自己...
原创 明... 衡阳攻防战是抗日战争14来中国战场上打得最为惨烈的一场城市保卫战,有“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之称。衡阳...
原创 满... 清朝灭亡后,那些漂亮的格格们都嫁给谁了呢?满清亲王、郡王、贝勒的女儿,都可以称之为格格。她们锦衣玉食...
原创 一... 郑成功作为夺回“湾湾”而受到人们的颂扬,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不仅是我国民族英雄,而且在日本也被认为是“...
原创 清... 清军攻进天京后,发现洪秀全府中的一张大床,曾国藩:你不亡谁亡呀? 作为一名95后,我何其幸运出生在这...
原创 历... 我们平民百姓很少去直接接触历史,往往是根据评书、电视剧、小说去了解历史的,这些故事以历史为背景,加以...
原创 长...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古代想要封侯拜将,博得一番功名利禄,在历史的痕迹留下浓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