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提到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往往喜欢把元朝和清朝相提并论。因为元朝和清朝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有不同之处。
个人觉得,元朝和清朝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确实颇为值得比对。
1、
相似之处
元朝和清朝的相似之处在于,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并且,在完成统一的过程中,都对被征服的王朝采取了多族群
“群殴”模式。
比如元朝在灭亡南宋的过程中,元朝军队里,其实蒙古士兵的比重不大,反倒是从北方征发的汉人士兵占很大比例。而且,元军里,还有大量从边塞地区和阿拉伯和中亚征发来的军队。其中,汉人出身的将领张弘范,更是在灭亡南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清朝在入关之前,清军中除了女真人之外,还存在一定比例的汉人、蒙古人以及高丽人。并且,随着清军入关以后,因为清朝善于招降纳叛,所以,当清军进入江南以后,清军的主力已经以汉人为主了
——比如吴三桂、李成栋等人就是典型。
2、
不同之处
当然,元清之间不同之处也存在很多。个人觉得,
以下几点,算是比较典型的差异:
首先,继承人问题方面。元朝一直到元文宗在位前后,元朝的皇位继承都是很乱的。事实上,元文宗就是在燕帖木儿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夺取的皇位。而元文宗的儿子也没能继承皇位。继承元文宗皇位的,是元明宗的两个儿子
——即元宁宗和元顺帝。
整个元朝,因为皇位继承问题,没少发生内部冲突。
而清朝初期也因为继承人问题发生过冲突。不过,从雍正帝以后,清朝君王的继承问题,也变得有法可依起来。甚至即便是同治帝没有子嗣,清朝也根据宗法制的规定,选择由光绪帝继位,然后将光绪帝的儿子过继给同治帝(虽然事实上光绪帝无子,但是溥仪其实是被过继给了同治帝)。
其次,是治国模式方面。元朝对儒家的治国模式并没有多大兴趣,所以,元朝对金朝、南宋的治国模式,自然没有太多的借鉴之处。反倒是元朝君主对商人十分器重。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无疑是很另类的。因为元朝的治国模式和中原不大兼容,所以元朝统一天下不足百年,元朝就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
而清朝在入关之前,就积极学习明朝的治国模式,甚至明朝后期,清朝还和明朝以南北朝自居。清朝入关以后,更是积极采取明朝的各项制度,并在明朝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强化和升级。甚至早在顺治帝时代,顺治朝廷就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并借此笼络儒家士大夫的支持。事实上,这一点确实为清朝统治华夏二百多年奠定了基础
——比如后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左宗棠等儒家知识分子选择支持清朝,就和清朝尊儒有关。所以,也因为这一点,清朝得以延续到
20
世纪初期。
当然,清朝入关初期,也确实存在很多暴政现象,一度引发天下民众的反抗:比如跑马圈地、剃发易服等现象。这些确实应当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