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跟玉帝,谁的实力更强?
在《西游记》中,绝大部分法宝皆与老君有所关联。太上老君曾以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其擅长炼制法宝兵器,亦能炼制金丹,需伺候玉皇大帝开办丹元大会。在二打花果山之际,他以金刚琢偷袭正与二郎神及梅山六圣苦战的孙悟空,趁其不备,致使孙悟空摔了一跤。孙悟空被天庭合力擒获之后,于斩妖台上,诸般手段皆不能伤损孙悟空分毫,于是太上老君提议以八卦炉炼化孙悟空,却未能成功。孙悟空自八卦炉脱困之后,太上老君试图阻拦孙悟空,反倒被孙悟空摔了个倒栽葱。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竟无一位神仙能够阻挡。
然而,切不可将《西游记》与《封神演义》这类小说视作古代神话故事的正统。用当下的话来讲,《封神演义》这类作品当属古代神话体系的“魔改文”,其与传统神话体系存在差异。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的地位高低,需视具体的历史时期而定,也要区分不同情况。于道教体系之中,自然是太上老君更为厉害,可在古代的民间与朝廷里,玉皇大帝方为群仙之首。通常人们认为太上老君的地位低于玉皇大帝,主要缘由在于《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向玉帝行礼,而玉帝对太上老君倒是颇为客气。
在道教神话里,地位最为尊崇的一群人乃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其中的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并非如《封神演义》中所讲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至于鸿钧老祖之类,也皆为小说中的人物。而三清之中的道德天尊,便是我们俗称的太上老君,其原型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太上老君无疑是道教中的顶级存在。
道教初创之时,尚无三清的概念,直至后来佛教盛行,唐朝时期出现了对标佛教三世佛的“三清”,分化出了三大天尊,即所谓“一气化三清”。然而,究竟是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还是元始天尊一气化三清,不同流派各执一词。简而言之,于道教神话体系内,太上老君属于顶级的存在,至于鸿钧老祖等,仅为《封神演义》小说中的角色,并非道教的正统神话内容。
三清之外尚有“四御”,早期并非四御,而是“六御”,即玉皇大帝、紫微大帝、长生大帝、青华大帝、太极天皇大帝与后土皇地祇,后来逐渐简化为四御。若在三清四御这一体系当中,玉帝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太上老君,恰似太上老君是最大的董事之一,而玉帝仅是公司里的四位部门主管之一。
但其后,玉帝在民间逐渐与“昊天上帝”融合,唐朝时期,玉帝已成为民间所尊崇的最高神仙。毕竟道教的神仙众多,且名号冗长,民间百姓难以尽数记住,玉帝、上帝大致相仿,渐渐地玉帝与昊天上帝便合二为一,成为神仙中的最高存在。至北宋时期,玉皇大帝获宋朝皇室册封,成为真正获朝廷认可的最高神,自此时起,无论朝廷还是民间,皆将玉皇大帝视作神仙世界的最高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