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到底谁才是老大?
迪丽瓦拉
2025-07-24 06:33:09
0

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在历史上独具特殊的意义不管是其“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还是其错综复杂的势力,亦或是社会发展程度之鼎盛,都让这一朝代具备了许多话题。

其中,只有明朝才有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就一直频繁活跃在人们的讨论中。那么,这四大机构究竟是为何设立?谁又是老大呢?

锦衣卫和东厂的来历

锦衣卫是最常活跃在影视剧作品里的一群人。他们的出场形象往往是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无一例外都身负权势。

而现实里,在明朝时,锦衣卫作为皇帝的军政情报收集机构,掌管着皇帝的仪仗和保卫工作,也的确为朝臣们所忌惮着。

特别是,最早的时候,它的设立者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此,不管是从职责还是“出身”来看,锦衣卫都在明朝各大机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权力。

锦衣卫内部又有官位之分。其中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担任,充作皇帝的耳目。而在指挥使之下,又配备有镇抚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官位,均是身家清白、和朝中官员没有什么姻亲关系的人来担任。

正是因为保证“一身荣宠皆系于帝王”,锦衣卫才会为皇帝所用。

可惜的是,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也曾借锦衣卫之手做下了许多错事,所以等到他的皇孙朱允炆上位的时候,为求得好名声,朱允炆还曾一度解散了锦衣卫。

直到燕王朱棣夺得皇位后,有感于锦衣卫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才恢复了锦衣卫的建制。

然而,即便朱棣有心要用锦衣卫来替自己完成一些事情,锦衣卫作为国家正式机关,调动起来也还是处处受限。正因为如此,朱棣后来才会成立了东厂。

和锦衣卫不同,东厂独立于“朝廷编制”之外。它的构成人员不再是有专有官职的官员,而只是皇帝信任、亲近得太监。

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专属于皇帝的机构,且不走官员向上汇报的途径,可以随意行走、不需要写奏折,朱棣使用起来会方便更多。

然而,朱棣没能想到的是,他有能力压服这些太监,不意味往后的皇帝也有这个能力。因此,东厂的成立,也为宦官干政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西厂和六扇门的来历

西厂是在东厂之后成立的一个有着近似工作职责机构,是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为进一步加强特务统治而对东厂做的新的补充。

西厂成立之后,皇帝的耳目遍布全国各地。而这些担负着特务职责的西厂人员,手上也握有远比东厂宦官更大的权力,在行事作风上更加肆无忌惮和残忍卑鄙,让满朝大臣苦不堪言。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厂要受到远比东厂更大的抵制,最终,在大臣们的一致抗议下,明宪宗为稳固统治,不得不关闭了西厂。西厂也因此仅存在了短短一段时间。

如果说以上三个机构都是为皇帝监督朝臣、执行一定程度的特务工作的话,那么,六扇门履行的职责更多是为皇帝拉拢江湖势力,为衙门“兜底”。

六扇门主要都是由捕快组成。当普通衙役没有办法将江洋大盗抓拿归案的时候,就是六扇门的捕快出手的时候。他们因为长期和江湖各大帮派有联系,在江湖上都有耳目,想要探听江洋大盗的来历、行踪也要更方便得多。

而一旦他们成功抓捕到江洋大盗,也能替皇帝在官员和民间中争得一定的美名,让百姓们在和平的环境中更加有感于皇帝的英明。

四大机构中的老大

从以上提到四个机构的职责出发,在“四大机构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这项比拼中,六扇门一定是最早被踢出局的一个。

六扇门虽然听起来神秘,但归根究底还是全国各地衙门的一个统称,是最普通的文官系统,是没有办法和为皇帝执行特殊任务的锦衣卫和东西厂相比较的。可以说,在这四个机构里,六扇门是最低调、也是最没有权力的一个机构。

和六扇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是西厂。

在西厂还没被解散的时候,它和锦衣卫、东厂论厉害,绝对是胜出的一方。可以说,那个时候,锦衣卫、东厂不敢做的事情,西厂做,锦衣卫、东厂不敢管的人,西厂管。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西厂比锦衣卫和东厂更有底气。

首先,从统领的缇骑数量来看,西厂要高于锦衣卫和东厂。而从职权来看,西厂的职权又包括了锦衣卫和东厂的职权内容,完全超过了后面这两大组织的权势。

更不用说,西厂还有一个强势的有能力的领导汪直。在他的带领下,西厂成为了凌驾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上的一大机构。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原因也使得西厂更快迎来了瓦解的命运。毕竟,西厂首当其冲地迎来了朝臣的怒火,反而是锦衣卫和东厂在其“保全”下得以继续运行。

在西厂还在运转的年月里,西厂是四大机构中的老大。但等到西厂解散之后,东厂就取代了西厂,成为了当时的老大。

尽管东厂和锦衣卫的职权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但相较由官员组成的锦衣卫,由太监组成的东厂反而能够更好地跳出繁琐的汇报流程,更能随时随地向皇帝打小报告。

甚至,东厂还可以借助皇帝的命令,直接调动锦衣卫参与特务活动。从这一方面来看,东厂受到的限制更小,灵活性更高,权势也更大。所以,这个时候,东厂就成为了老大。

小结:

明朝四大机构中,除六扇门外,东西厂和锦衣卫都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机构。其中,东西厂又是在锦衣卫之后延伸出来的新的补充机构,能够更好地替皇帝“解忧”。

可以说,西厂还在的时候,西厂是老大,等到西厂解散之后,东厂就成为了新的老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波斯,或称“伊朗”,是世界历史中享誉盛名的大国。历史上,波斯帝国曾分为好几个朝代,其中有阿契美尼德王...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东汉的丞相不是三国军事集团的“正牌统帅”。三国后期刘备算不算丞相,恐怕并没有人正面回答过...
原创 宋... 成就霸业无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宋江当时拉上自己的梁山兄弟们投靠北宋朝廷。最后这帮梁山下来的好汉,没...
原创 西... 说起西楚霸王项羽,很多人都会想起他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江山长达四年的大规模战争,在这场大规模的楚汉战争...
原创 晚... 【城墙下的骆驼商队】北京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空中看整体呈现“凸”字型布局,周长24公里,墙基宽2...
原创 冷... 1958年拍摄的一群苏联孩子,可能是在一艘内河船上 冷战期间,一位美国教授有机会在苏联各地旅行,他被...
原创 岳... 在南宋年间,岳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抗金英雄,曾率领十万岳家军屡次征战,取得了惊人的胜利。 然而,114...
原创 刘... 刘秀和刘备,两人几乎一样的出身,可为何取得的成就差距那么大? 东汉开国皇帝 光武帝刘秀 和三国时的蜀...
原创 李...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在称帝的第三年终于开始大封功臣,在诸多功臣中,最为显赫的莫过于“ ...
原创 鲁... 秦始皇横扫六国,坐拥四海,统一文字,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奠基人,是名副其实的“始皇帝”,但当天下初定...
原创 朱... 楔子: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时,只封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他子女都未受封。 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封...
原创 刘... 我们知道,荆州的战略地位在三国众多城池属地中还是很重要的,它下辖南郡、南阳、江夏、零陵、桂阳、武陵、...
原创 战...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
新华全媒+|第三批9名南京大屠... 新华社南京10月11日电 题:第三批9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蒋芳 10月...
原创 国... 解放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不断失利,不少国军将领被俘,随后被送入功德林监狱改造。当时功德林...
原创 连... 连皇帝都投降了,他身为大臣却宁死不屈!留下14个字千古流传 从古到今,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或...
原创 老... 武王伐纣的故事在中国一直广为流传,周武王率领大军攻打朝哥,逼迫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在周朝建立的过程...
原创 古...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律法极为严苛,甚至有专门的刑部来负责刑罚的执行。说到古代惨无人道的刑罚,我们不免想...
驶向非洲!山海万里闻弦歌 日前,在距离威海万里之遥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港,忙碌的码头工人以及穿梭的集装箱车,大量原产自非洲大陆的...
原创 唐... 在唐朝盛世的背后,有着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 而其中最为传奇的之一便是薛仁贵 。他是唐代一位杰出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