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国自秦孝公时期为富国强兵而实行商鞅变法改革后,经济、军事,国力整体都开始不断提升增强,为此发展成为了战国末期诸侯列国中实力最强的诸侯。
最终传至秦王嬴政时,秦国以强大武力,历时十余年的时间,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完成了秦国几代先君和数以万计老秦人多年以来的统一大业心愿,开创了大一统秦朝。
那么战国七雄中,秦国不断增强壮大期间,关东六大诸侯都在做些什么,他们为何会被秦国所灭,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
韩国
三家分晋后,地处天下之中韩国随着战争规模加剧,一些小国被灭后,完全被周围的强国所包围,以至于彻底失去了发展空间,难以发展壮大。加上本是三晋中最弱的存在,最终被西边相邻的秦国不断蚕食而灭亡。
赵国
赵国因三家分晋而立国,这也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作为三晋成员之一,在战国初期,赵国和魏国、韩国组成联军,征伐其他诸侯,如秦、楚、齐等国。
后三晋联盟瓦解,地处中原北方的赵国就开始向北发展,在赵国灵王时期因胡服骑射而强大,发展成为了北方的超级强国。但在赵武灵王活活饿死于沙丘宫后,胡服骑射的很多改革法就被戛然而止。
同时赵国的重塑过程也因此被打断,为此失去了超越秦国的机会。加上后世赵王昏庸无能,只凭一些谗言就妄加黜诛,以至于失去了本国良将如廉颇、李牧等名将,逐渐被秦国以武力蚕食,最终灭亡。
魏国
魏国是三晋中最先发展强盛起来的国家,同样也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变法而富强的诸侯,开国君主魏文侯开辟大片疆域,带领魏国一跃称为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
然而继位的魏武侯过于盲目,没有其父那般清晰的战略眼光,以至于犯了不少错误,以至于四面树敌,结仇于周边诸侯,导致魏国在周边诸侯夹击围攻下,丢失霸业,走向了末路。
自桂陵、马陵两大战役结束,精锐武卒基本损失殆尽后,魏国的霸主地位便一去不复返,接着在周边各国围攻下而不断衰落,最终为崛起的秦国灭亡。
楚国
楚国在春秋时期就是老牌强国,发展至战国时期依然是南方大国,号称带甲百万,疆域五千里,实力相当雄厚。不过在三晋联军攻伐下,楚国丢失大片土地,魏国的新都大梁城便是楚国旧地。
处于困境的楚国就想寻求出路,然而楚悼王支持的吴起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后虽在宣、威两王励精图治下重拾霸业,但自鄢郢之战,都城被秦将武安君白起攻陷而被迫迁都后,实力便迅速衰减。
在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楚之春申君遇害后,国力更加一蹶不振,最终也被秦国攻灭。
燕国
燕国在春秋时期本就不强,以至于在山戎大规模入侵下差点灭国。在战国时期,虽然在燕昭王励精图治下步入鼎盛时期,但国力也就比三晋中的韩国略强一些。
后世之君又不与邻国修好,为此在不断发生的诸侯混战中损耗了巨大的国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以至于太子丹想出了荆轲刺秦王的下下策,最终逃亡至辽东的燕王喜也没有逃脱俘虏的下场。
齐国
齐国无论是在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是中原东方的强国。但在燕国大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破齐连下七十三城后,复国后的齐国已然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抗秦,徒具强国虚名。
加上各方面落后且发展缓慢,又在秦国远交近攻,重金瓦解策略下失去斗志,缺乏贤臣良将的齐国最终选择投降了秦国。
至此,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秦朝,开启了历史新篇章。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