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中山曾预言:中国若定都新疆伊犁,可称霸亚洲!为何最后选南京
迪丽瓦拉
2025-07-24 11:34:01
0

晚清时期的中华一片混乱,战争频发,无数的能人志士想要挽救祖国。其中孙中山先生就是这样一个

爱国人士,他想要将四分五裂的中华人民重新凝结起来建立统一的政府,他想要结束乱战。

孙中山先生认为只有推翻了

清政府腐朽的统治才

能彻底挽救中华人民,最后他也做到了,

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

,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

他在近代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比拟的,他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更是中华民国的开创者,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提到民国,我们都知道民国政府国都是南京,但实际上在民国建立之前,对于国都的选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存在许多定论。

国都的重要性

有人会问为什么一个政府选址会有那么多分歧,不是哪里都可以吗?这还真不是随便就行。这时的选址选的是一个国家的首都,

哪怕是一个地方选分政府的地址也是有讲究的,更何况一国之都了。

从经济上来看,国都的选择需要考虑该地是否有潜力成为繁华之都,成为一国最繁荣的地方,国都的经济能不能支持一个新生政权的诞生。

从政治上来看,是否撑起一国的政治,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相当重要的。因为

国都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还象征着一个国家主权

,其的重要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国都的选择都是慎之又慎,毕竟

一旦选定就不能轻易更改。

纵观古往今来的皇帝迁都都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讨论和扫清了许多障碍才能成功。况且一旦发生战争,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都没有守住,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因此,国都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譬如

军事基础、民生民情等,通过多方备选城市比较,综合考量选定,不能随便决定。

民国国都选择:武昌

回到之前的话题,孙中山先生等人对国都选址讨论了良久,最终于1902年讨论出

“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这样一个结果。

首先,我们来谈谈

武昌这个地方,该地的地理位置很好,处于我国的中部

,可以上到北京等华北地区,下到广州等华南地区,左到四川而右到上海、浙江等地,可以说是

国家的枢纽地带,更是历朝历代的想要夺取的重地。

武昌的

交通便利,可谓四通八达

。尤其是水路运输十分便捷,可以连通全国各地,对于还没有建立新政权的孙中山先生等人来说,通过此地辐射全国,可以达到

驱除鞑虏的目的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武昌的位置虽然适中,却不如长江之最南京便捷,但这并不是放弃武昌的关键原因。

自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后,许多革命人都考虑将武昌定位首都。但后来袁世凯让武昌沦为了战争前线,使武昌与国都失之交臂。

民国国都选择:西安

其次,

是西安这个城市,有着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作为国都的历史悠久。其所在的位置易守难攻

,更有慈禧西逃此地的事迹,可见西安的地理位置优势。

不仅如此,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发展也很繁华。

定都西安,以其为中心,向西对新疆、西藏等地加强控制,辐射整个西部地区,这无疑可以稳定西北边疆局势。

不过,由于长期作为国都开发,西安的

环境堪忧,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

,而且当时西安仍处战乱,不够稳定,更不利于新生政府的建立和成长,就否决了西安成为国都的可能。

民国国都选择:伊犁

最后来谈谈备受孙中山先生推崇的伊犁地区,当孙中山先生提出这个地点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也不认可这个选择。

当时的他们认为这是先生的一句玩笑话,

毕竟伊犁很偏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带,远离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相对不是很发达

,更加不用说交通便捷的问题了。

相信很多人都和他们一样疑惑,为何孙中山先生会选择伊犁?而不是选择上海、北京等地?

这个选择不是开玩笑,正体现了先生的智慧所在,是经过先生深思熟虑,多方考虑的结果。

孙中山先生认为,将伊犁设为国都可以起到三个重要的作用。第一点是

伊犁地区物产和矿产资源比内地丰富,对于一个新兴政府来说,伊犁的物资可以满足发展需要。

第二点是伊犁所处的西北地区疆域广阔,若是国家中心距离该地过远,再加上此地少数民族众多,信仰不同,很容易发生摩擦而产生混乱,而定都伊犁可以

方便管控

第三点就是效仿古人的“天子守国门”,可以有效的防止沙俄的入侵。

要知道沙俄和伊犁距离很近,且二者之间交通要道打通了,若不重视这个地方派兵防守,很可能沙俄就会通过伊犁直入中华。

若是新政府后续发展的好,还可以通过伊犁进入沙俄,征战世界。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当时的抱负深远。

民国国都:南京

既然定都伊犁有那么多好处,为何最终选择了定都南京呢?

可以从三点来看,第一点是政治上武昌起义的顺利让革命党人很快占据东南沿海地区,政治基础条件好,第二点是经济上南京的优越性比伊犁好太多了很适合新生政府的建立。

虽然伊犁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没有与之匹配的交通可以运输,技术条件的落后也不能保证马上能改变伊犁,两相对比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条件更加优越的南京。

第三点就不得不提当时各省代表都同意定都南京,唯一可能有不同意见的孙中山先生还在国外,没办法参加会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南京成为国都是实至名归的。

以当时的国情来说,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更加的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那是不是说明孙中山先生的考量就没有用了?

不是这样的。孙中山先生的建议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时提供了许多灵感和思路,如今的伊犁地区也正如孙中山先生的料到那样一旦资源被利用起来,经济就会腾飞起来。

现在随着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先生的梦想。当然一定要考虑国情和实际,不然终究是空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昭宗李晔,比唐僖宗李儇小五岁,乃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起初名叫李杰(昭宗与僖宗是同辈兄弟,本名都是人...
原创 你... 曾国藩说过: 欲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改变当下的处境,一半要靠“人和”,一...
原创 赵... 一 历史有时候很吊诡。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每一位秦王都是明君,而山东六国的君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江...
原创 朱... 文/刘诚龙 在历代开国皇帝里面,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人家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朱元璋直接就是个要饭的。...
传统范式:秦汉科技体系的形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 1 前言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秦灭六国,废分封,立郡县,...
原创 西... 引言 西晋文豪对赋学的看法有何差异?其文章都有哪些特点?——首先,我们先谈论文豪陆机,陆机《文赋》中...
原创 1... “好好搜搜这小子,看他就像给共产党送信的!” 1927年5月底的一天,湖南平江县郑源洞关卡上,巡逻的...
原创 阿...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话“俄罗斯很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由此观之俄罗斯人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俄罗斯...
原创 清... 1900年(庚子年),清政府已经走向了最后的时光,列强不断入侵,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激发了人民的不满,...
原创 白... 白起是谁,他是秦国第一号杀神,南征北战无往不利,令诸侯国闻风丧胆,一般点的名将也不敢在他面前叫嚣,尤...
外媒聚焦!古都西安的“丝路故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西安,这个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通过陆上交通网...
原创 当... 当年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2倍多,吴三桂选择投靠清朝,那只能说吴三桂是脑子进水了,明明自己比别人强还要投...
原创 从... 古代状元的官到底有多大?事实上虽然说状元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但是其背后代表着的官职能够有多大,可以说...
原创 贺... 2000年,三件圆明园兽首出现在香港拍卖会上,作为被外国侵略者强行拿走的国宝,如今被拿出来拍卖,国人...
原创 隋... 在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秦琼是众多英杰中当仁不让的名将,同时也是后世隋唐小说中的重要文学形象。在《唐...
原创 晚... 作为我们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一直都是目前电视剧的取材对象。 关于清朝的电视剧有很多,其中还不...
原创 收...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规划与过程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展示左宗棠本人的军事才能,也反映当时...
原创 有... 熟悉日本战国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甲斐武田家的末代家督是武田信玄的四儿子武田胜赖,而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武田...
原创 宫... 皇帝是封建社会权力的掌握者,他可以随意定下人的生死,也许只是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给自己带...
原创 初... 初唐故事:历年龙战血玄黄,大统终教属李唐 李渊布置已定,忽报西秦霸王薛举僭称秦帝,遣子薛仁杲入寇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