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莽头颅:皇室收藏近300年,其作用成谜团,专家:不是当尿壶
迪丽瓦拉
2025-07-25 04:02:41
0

王莽的头颅曾经有学者将其视为帝王专用器皿,后来一些人慢慢指出,王莽头颅的作用显然不是如此。

王莽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有人说他是历史中的集大成者,因为推行大治之世而身陨。但仔细想想,王莽的新朝改制让民间百姓的生活并不好过,所有制度的推行不过不是利于百姓,即便心向百姓,大家也可以指责其乱政误国。

史书曾经这样精辟地评价王莽:

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可见,他在史学家的眼中并不香,那些鼓吹王莽是改革先行者的人,更是无稽之谈。所谓的改革,对于百姓而言,大多只看实实在在的结果。

至于说王莽为了天下百姓和东汉的地主豪强对抗,导致失去了国家,他实在不应该导致后世如此这样口诛笔伐的骂名。

但请别忘了,政权无利百姓,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谈。在王莽推行改制的那段时间里,百姓的生活更加的困苦,几乎使百姓民陷于危的局面。底层的改革,从来都不应该作为试验品,既然王朝所倡导的改革,就一定要让百姓瞬间看到眼前的利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有效改革。

因为,对于百姓而言,他们的经济基础更为脆弱,利用百姓本就脆弱的经济生活做实验进行改革,本就是一项有违一位完美帝王的形象。

况且,王莽也算不上一位完美的帝王。

他太失败了。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的王氏外戚家族,王莽的姑妈是西汉太后王政君。

在王政君的帮助下,王家有九个人被封侯,五个人做到了权倾朝野的大司马。由于王氏家族富贵显赫,王莽的兄弟都沉醉于声色犬马,在京城中强凶霸道。

唯独王莽为人谦虚礼让,主动降低身份去结交普通的士大夫,用多余的钱财去接济贫穷的百姓。官员和百姓都对王莽另眼相看,王莽还没有到朝廷中做官,他的名气就已经超过了很多王氏家族的长辈。

王莽入朝做官之后,为人更加的谦虚礼让,对待长辈总是唯唯诺诺,对待下属也非常的宽容。他常常拿出俸禄给百姓发放粮食,百姓们都对王莽感恩戴德,各地都流传着王莽的好名声。王莽的叔叔王凤对王莽非常的器重,王凤临死的时候将王莽推荐给了王政君。由于王莽在朝廷中的名声很大,在王莽三十八岁的时候,王政君任命王莽为大司马,王莽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王莽刚刚掌权的时候,对待士大夫和百姓仍然非常的恭敬。然而随着王莽大权在握,王莽最终卸下了伪善的外衣,露出了奸诈的本来面目。王莽先通过废立皇帝确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又逼迫孺子婴让位,建立了短命的新王朝。新王朝建立后,王莽立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收回了地主的土地权,增加了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造成了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各地豪强都对王莽的改革十分不满纷纷组织义军反抗王莽,一时间全国各地烽烟四起,王莽的新王朝刚刚建立就陷入了危机之中。

王莽末年,地方起义频繁,在山东、河南地区相继爆发了起义。

尤其是南阳一带扶持刘氏宗亲建立的更始政权,更是直接破武关,冲入了长安。

王莽在这场战役中的结果如何呢?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将六十七岁的王莽杀死。王莽被杀后,绿林军把王莽的头颅割下,放下了长安城中展览。百姓们都痛恨王莽改革,纷纷用拳头击打王莽的头颅,还有一些人用刀子割下了王莽的舌头,将肉分给了百姓们。

史料详细的记载了王莽濒死前的惨状:

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故大行治礼,见吴问:“绶主所在?”曰:“室中西北陬间。”就识,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王莽的身体被直接肢解,以一种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帝王生涯。

然而,即便王莽身死之后,他的头颅却被历代地方精心收藏,当做警惕当朝权臣的榜样,也当做乱政改革的警钟。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将王莽的头颅做成了漆器,放到了武库中收藏,以警告那些想要谋权篡位的人。

之后王莽的头颅便成为东汉皇室的藏品,东汉王朝灭亡后,曹魏和西晋都继续收藏了王莽的头颅。实际上曹魏的创业者曹操,西晋的创业者司马懿,都是跟王莽一样的权臣。只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大臣能够忠心耿耿,因此尽管曹魏和西晋的皇位都来路不正,这两个王朝为了警示大臣,还是选择收藏了王莽的头颅。如果不是西晋时期的一场大火,王莽的头颅很可能会被传到现在。

中国的古代的政坛是个极其将游戏规则的人。

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走来,真正不讲规矩王朝大一统王朝只有西晋。

这个王朝从司马懿之手,一手毁掉了前朝帝王、官宦缔造的政坛游戏规则。

此后,西晋王朝独创九品官人法,重新缔造了另一套游戏规则。

政治彻底成为了有钱人的玩物,这套官员选拔制度其实就是为了绝对固化的阶层,将穷富两个阶层彻底的孤立起来,为了王朝稳定,也为了给拥护司马一族为上位而打破游戏规则的人的一种巨大的政治红利。

在那段时期,上层的官宦掌控着绝对的权威,他们的门第只会是强强联合,并不会看中那些底层人士,那时候无论你读书再好,仍旧没有啥希望。

对于他们而言,老老实实的待在底层没有什么不好,虽然这十分的不公平,但是却能够保证政权的绝对稳定。

王莽的那颗头颅就成为这段时期的重要警示。

所有人都明白,王莽的头颅,既象征着帝王,更象征的权臣。

他警示所有人一定要注意游戏规则,别动不动抢别人家的食物,狗不太好当,弄不好还得留下千古的骂名。

很显然,西晋一朝即便收留了王莽的头颅,也没有真正地吸取教训。

所有,这颗头颅在西晋一朝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命运就是如此巧妙地勾连着一切。

公元295年,西晋皇城武库突然发生大火,大火烧毁了武库中的众多奇珍异宝,一代枭雄王莽的头颅也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侨旗帜”陈嘉庚的体育情怀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 有这么一位 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伟人 他不仅用教育点亮了智慧的明灯 更...
原创 他... 北宋末年,多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宋江以及方腊的起义。在小说《水浒传》中,宋江是被朝...
原创 杨... 1973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作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勇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议结束后,周总理找到...
原创 北... 大一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周围不能有平起平坐的政权,周围应该都是藩属国或者是朝贡国,他们的首...
原创 我... 在浩瀚的旅行者群体中,不乏热衷于收集世界各地特色物品的旅人,然而,归途之后,往往面临着一场“幸福的烦...
原创 东... 六、曹魏西乡侯张既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大臣。 张既 张既与其他曹魏名...
原创 美... 在探讨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为何日本人、韩国人和越南人在将自己的文化与...
原创 古... 有句成语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火了,火势很旺,人们为了救火取护城河内的水,最终殃及了河里...
原创 关...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风云聚会的时代。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意之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
原创 郑... 人类文明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说起这点,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都能很好地印证这点。 郑和...
全球投资时代,谁是投资者的“远... 1492年9月,哥伦布乘坐着大型帆船,率领着90人的航海船队,在航行了近2个月后抵达美洲的瓜纳哈尼岛...
原创 九... 皇帝的宝座极具诱惑力,谁不想在有生之年能够成为天下之主,成为这普天之下身份最为高贵的人,而自古以来要...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各自国家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不同国家的英...
原创 资... 项羽乌江自刎,以失败告终。他对刘邦服气了吗?没有! 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东归:“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
原创 古...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真的是数不胜数,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纵观历史,武将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原创 日... 随着日本动漫或次元IP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带动了日本文化的对外输出。特别是近代各热血游戏和漫画...
原创 长... 在中国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进入前三甲的分别是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民...
原创 古... 朱元璋是布衣农民出身,小时候的生活贫困无比,但他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的严明,生平最痛...
卜工再谈三星堆:六个宝藏坑的分... 青铜大立人、顶尊神坛、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些精美又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究竟是因何而铸造?它们为什么会被...
原创 清... 张芾被任武处死后,回民知事大,不反不行了。加上回有宗教之团结,不少阿訇都做了起义的领导人物,阿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