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襄公跻身“春秋五霸”,被专家认为是“凑字数”,果真如此吗?
迪丽瓦拉
2025-07-25 16:03:08
0

春秋时代,是大争之世,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于是涌现出了"春秋五霸"这先后五个霸主,在这五个人中,齐桓公、晋文公之流是没有争议的,然而身处其中的宋襄公,却时常被一些专家怀疑是"凑数的",甚至历史学界还经常有人提出把宋襄公换成别人。

宋襄公之所以受质疑,是因为他给后人留下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迂腐"、"懦弱"、"窝囊",那么,宋襄公果真如此吗?

霸主之名

宋襄公被列入"春秋五霸",是出现在《史记索隐》中,其实古人对"春秋五霸"的说法有很多,除了齐桓晋文的位置无可撼动之外,剩下三个位置向来争议不休,而在一众"候选人"中,宋襄公似乎也谈不上十分出色。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宋襄公接手的宋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宋国的开国之君是殷商王族微子启,地位尊崇,宋襄公的爵位在诸侯之中是最高等级,而且是名正言顺的周王室分封的,不是后来趁着礼崩乐坏之际自己封的,来历十分"正统"。

然而这个地位高的国家实力却非常脆弱,按照史书记载大国应有"三军",然宋国的军事实力仅有"一军",可宋国的地理位置又非常糟糕,夹在中原的战略要塞之地,强敌环伺,这样的地理位置给它带来了两个后果,第一宋国的经济非常发达,贸易往来兴盛,第二它经常被邻国劫掠,而地处平原的它无险可守,只能高筑城墙以自保。

到了宋襄公登基的时候,正好和齐桓公处在同一个时期,南方的楚国也在疯狂扩张,在这样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宋襄公何以称霸呢?

孟子中说:"霸者,长也",霸主也就是诸侯之中的盟主,当然在那个年头,能不能号令群雄是要看实力的。当然霸主也要担负起巨大的责任,即"尊王攘夷",内扶周室,外拒蛮夷,还要有足够的威望。这个标准可以排除掉一大批国家,比如当时本身就属于"蛮夷"的楚国,而宋襄公其实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争霸天下

而宋襄公在史书上做的第一件大事,其实也谈不上"窝囊",这件事情涉及到齐国的继承人世子昭,齐桓公晚年,齐国国内形势混乱,管仲离世前不放心,遂把世子昭托付给宋襄公,以待来日。这可以看出当时的宋襄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人品也的确很好,不然管仲不会把这样一个重任交给一个异国国君。

宋襄公也不负所托,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便号召诸侯前去齐国平乱,当然,许多大国都没有听令,赶来的只有卫国、曹国等几个小国,宋襄公带着这几个小国组成的军队,依然成功平定了齐国的内乱,把世子昭送上了国君之位,这也是宋襄公称霸的开端。

当时中原一带变成了什么样呢?齐国的齐桓公死了,刚刚大乱一场,元气大伤,新国君还是宋襄公拥立的;秦国正在遭遇严重的饥荒无暇他顾,晋国刚从"骊姬之乱"中缓过来,下一任霸主晋文公正在到处流亡;郑国衰落日久,卫国和鲁国还不如宋国,在这样一片惨淡的情况下,如果要挑一个霸主出来,也只能是宋襄公了。

可是宋襄公在史书上的"高光时刻"到此结束,开始变得有些执着的追求"仁义",周襄王十三年,宋襄公以盟主的身份请诸国会盟,宋襄公的哥哥子鱼劝告宋襄公,诸侯奸诈,一定要带足军队,但是宋襄公认为会盟不用带兵,结果刚到会盟之地就被楚王绑架了。

楚王带着宋襄公就去攻打宋国,幸好子鱼率兵坚守,和楚军对峙了五个月,终于保住了国家,并且把宋襄公赎了回来,自此宋楚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也为后来的泓水之战买下了伏笔。

说起子鱼,他和宋襄公之间,倒有一段佳话,宋襄公当年继位之前,认为哥哥比自己更为贤能,想要让出国君之位,但是子鱼拒绝接受,只是一心辅佐宋襄公。

过时之人

被子鱼赎回国内的宋襄公意欲报仇,当然更是为了立威,他不是没有野心的,甚至在战前喊出了"兴商"的口号,而子鱼却无奈的叹息道:"天下弃商久矣!",但是宋襄公主意已定,很快,宋楚之间便爆发了泓水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宋襄公为人们提供了全程的反面教材,坚守战争中的"礼法",不肯趁楚军渡河以及整军时攻击,结果被准备好的楚军杀得丢盔弃甲,宋襄公本人更是因此重伤不治,第二年便一命呜呼,徒留下一个未完成的称霸梦。

从此之后,宋襄公在历史上的形象再也没有高大起来,人人都说他迂腐昏庸,但是,却仍然有不少史学家承认了他的霸主之名,为了赞扬他身上所体现的"春秋大义"。大义"这个词,对于大部分春秋诸侯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大义"没办法开疆拓土,"礼崩乐坏"也无妨争霸,这显得唯一一个守着"春秋大义"的宋襄公,成为了一个过时之人。

在那个时代,宋襄公的行为显得很矛盾,一方面身处乱世的他有着与群雄争夺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想要堂堂正正的"守礼",只是这样的想法太过天真,若是人人守礼的话,有怎么可能出现春秋战国的局面呢?

认真说来宋襄公的确不是那么聪明,但是在战争中坚守底线本身并不是一种错误,只是生不逢时,大争之世只能是胜者为王,宋襄公的死彻底证明了这一点,从此战争走向了更可怕、更惨无人道的地步,如果说春秋时期,大家多少还讲一些人道的话,到了战国时期,杀俘、屠城便已经比比皆是。

也许为了纪念宋襄公这个最后坚守住了"仁义"的君主,当然也考虑到他真实的历史地位,后世依然将他列入了春秋五霸之中,这是一个比较失败的霸主,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

但是,也许在战国一次次血腥的屠杀中,身处黑暗时代的人们,会希望有一个宋襄公这样的君王,只是属于宋襄公,以及他所坚守的"仁义"的时代,都早已成了追不回的过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演义:如果马谡当道下寨,能... 三国演义中,街亭之战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转折点,历来是三国历史研究的焦点。 公元228年,诸葛亮精...
原创 唐... 提到这位宰相,确实引起了当时的轰动,他不是魏相,也并非房相,而是马周。起初,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原创 安...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时间跨度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这场由唐朝将领安...
原创 李...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以“贞观之治”闻名,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在他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有一...
原创 三... 改写文章 整个三国历史中,有一个人物只出场了三次,却杀了两位著名的五虎上将。他就是东吴的一名小将—...
原创 屈... 提到端午节,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粽子和龙舟,但往往会忽略这个节日背后真正的“英雄”——屈原。这位...
原创 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光彩夺目,然而鲜有人关注那些在权力缝隙中默默生长的家族。刘...
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
原创 古...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
原创 清... 在清朝,称为“亲王”的是宗室中的第一等爵位,即“和硕亲王”。在清朝的宗室中,能够享有这一头衔的亲王并...
我学者首次确证史前母系氏族存在 科技日报济南6月5日电 (记者张盖伦)虽然我们对“母系社会”的说法耳熟能详,但考古学上一直缺乏支持史...
原创 难... 这番话未免有些矫揉造作了。 难道您不知道,赵匡胤其实是柴荣最为亲近的心腹吗? 当年,因为发觉军中...
原创 清... 自古以来,在战场上取得显赫的成就并非易事。成为士兵相对容易,但转变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却格外困难。名将的...
昔日“佛山第一街”可以预约参观... 南都报道后东华里实现免费预约制参观,后续还将围蔽提升 东华里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
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在... ↑ 6月5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宁超在发布会上介绍情况。 当日,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
原创 一...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属相:羊(1559年) 年号:天命 在位:1616~162...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慈禧生母与珍贵偷拍 这张照片展现了晚清时期一位官员家庭中妻妾的生活场景。在古代富裕家庭...
甲骨文没有记载三皇五帝,为何周... 一个出人意料的谜团摆在历史学者和考古迷面前: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三皇五帝”,竟然在已出土的商代甲骨文...
原创 1... 1920年代的老照片记录了那个动荡的时代,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沉重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