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王朝的帝王。从天选之子到继承大统,从宣布退位到一生傀儡,他的一生都备受关注。
四次婚姻,五位老婆,溥仪究竟是真无一子,还是为了保护其子不肯声张?如果真的如传言一般说他没有生育能力,那1995年大闹骨灰迁葬仪式的又是谁?这中间到底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
为得其安,四处迁葬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点30分,是溥仪的生命画上句点的时间,身患尿毒症的他,即便国家动用最高医疗机制也未能留住他的生命。末代皇帝的一生就此结束了,享年61岁的他,终年无儿无女。
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溥仪的骨灰被火化后送往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可溥仪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溥仪虽然是我国最后一位皇帝,但他在新中国的今天仍然是属于其家人的,其安葬的事宜理应由其家人主力。
党和国家在处理溥仪安葬事宜的时候也表示:溥仪的安葬全程可以由其家人和家族自行决定,在经过国家讨论之后决定,溥仪迁往中国境内的任何一块墓地都是允许的。
为了能够安放好溥仪的骨灰,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可谓费尽心血。
1995年,李淑贤带着溥仪的骨灰来到了“华龙皇家陵园”。在这座陵园里,有溥仪落叶归根的痕迹,这里埋葬着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衣冠冢,他曾经心爱过“祥贵人”也埋葬在这里。
之所以选址于此,不仅仅是因为为了让溥仪落叶归根,其主要来源是李淑贤的一个梦。90年代的李淑贤失去了她心爱的丈夫,经常在睡梦中看到溥仪的身影。
她说:“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噩梦,一个朋友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怀中抱着一个巨龙,说要出远门,希望自己可以帮他保管一下这个巨龙。可是朋友一松手,这只龙就掉进了水井了。”
醒后的她坚定的认为这个朋友就是溥仪,是溥仪给她托梦了,她说:“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溥仪在这个地方,太孤独了,所以才给我托梦的。”于是李淑贤连夜将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送去了“华龙皇家陵园”。
但这个公墓实际上并非是国家墓穴,而是一个商人所开发的私人公墓,据悉是此人为了提高自己墓穴的知名度而选择的做法,但国家曾言:“溥仪的迁葬仪式的权力全部交还给李淑贤,所以选择葬在哪里是其家人的选择,国家无从插手。”
虽然溥仪作为国家人物,但是她的遗孀李淑贤并不想让过多的人来打搅他。
但实际上来参加迁葬仪式的人并没有多少是属于溥仪家族的,因其家族成员并不同意这一次的迁葬选择,只是李淑贤作为他妻子的一意孤行,遗孀的身份让她有权力决定溥仪死后的安葬地点。可能也正是她爱夫心切的心情,才让开发商抓住了把柄,利用了她。
大闹仪式,跳梁小丑
这一次的迁葬仪式本该是静静进行的,但谁都没有想到,却闹出了一个惊天大新闻。
在举行骨灰的迁葬仪式之时,有一个男子突然跳出大闹现场,自称是溥仪的儿子,引得在场的众多媒体议论纷纷,难道溥仪“无儿无女”的情况是莫须有?还是这个所谓的儿子只是闹了一出戏罢了?
想要了解真相,时间还要回到1945年。
1945年,日军投降全面投降,亚洲战场的主要战争场地其内部大乱基本结束,中国的解放近在眼前,溥仪知道战争的清算势必会算到他的头上,因为他在战争之时曾投靠日本人,那现今战争结束后,他势必逃不过被逮捕的命运。
为了保护自身,溥仪派人去到张敏斌的家中,将他带走。但带走之时,其实也未告诉张敏斌真正原因。其真正的目的只有溥仪自己知道:
那就是溥仪要利用张敏斌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在将张敏斌接到家中之后,他便联系了当地的报刊声称:“张敏斌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只不过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一直流落在外,他是实实在在的满清帝国正统的太子。”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溥仪认为自己有了这个所谓的“儿子”之后,就可以把这个“儿子”送到苏联,去充当苏联的人质,那自己便可以躲开苏联红军的追查,从而逃之夭夭,保自己一命了。
但这个所谓的“儿子”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只是溥仪所利用的工具而已,甚至还妄想自己从乡间野娃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家后代的美梦。
但两人的想法终究都是梦里黄粱,一戳就破罢了。战时投靠日本的溥仪在清王朝的倒塌之后,被当作汉奸关进了监狱,这一待就是10年。
而这个所谓“儿子”也没有被真正的利用上,只能回到民间继续当他的农民。在1995年,溥仪要迁葬的消息被放出之后,张敏斌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认祖归宗”的时刻就在现在。
编造谎言,号称其儿
于是,便出现了大闹迁葬仪式的事情,而张敏斌就是这个所谓的“儿子”,是这件事情始作俑者。
他在仪式上说:“自己是一个来自东北的农民,这么多年一直流落在外,今天听闻自己“父亲”在这里举办自己的迁葬仪式,自己怎么可能不来?又为何没有人通知自己?”
他说:“自己实际上就是溥仪和婉容的亲生儿子,在1945年清算战争的时候,自己的父亲溥仪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杀害,而把自己送往东北一户农家中寄养,自己才得以成长。”
这番话听来真实,又或许带着一些“父慈子孝”的感天动地,但究其根本实则是只是谎言。
张敏斌的这一番话并没有实际性的根源,在询问他是否能够拿出证据的时候,他也无法提供可以认定自己是溥仪儿子的证据。
溥仪没有生育能力是天下皆知的,并且是自己亲口承认的,甚至将它写在了自己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所以没有生育能力他,即便一生有4段婚姻、5个女人,也不曾有一个孩子。
迁葬之时,李淑贤也在场,虽然他并不是张敏斌口中自己的“母亲”,但作为当事人的李淑贤对于眼前的这个“儿子”丝毫没有印象,也不曾得知这样一位所谓的“儿子”是从何而来,又为何在仪式中大闹?
且不说他是否真的为溥仪的亲生儿子,如果知道自己的身份,为何又要在这时爆发呢?其背后的目的让人不得不怀疑。
真相大白,无稽之谈
为了更好的调查真相,李淑贤配合警方先稳定住张敏斌的情绪,细细询问,仔细盘查,在翻阅了巨大的史料和记载之后,终未能发现溥仪有生育能力的证明。
在警察的一番审问和仔细盘查中,我们终于得到了最后的真相:
这一切都是一场闹剧,自己所谓“儿子”的身份都是自己所编造出来的,无奈之下,张敏斌终于说出了实情。
张敏斌说:
“在溥仪来自己家中接自己的时候,其实自己已经长大了,也记得当时的事情,1945年,溥仪为了逃避罪责,利用自己冒充其儿子,为了躲避苏联红军的搜查。张敏斌以为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但谁曾想到最终还是美梦破碎,出身农民后又回归于农民。”
心有不甘的张敏斌终于在1995年的时候来到迁葬仪式中,既然溥仪当时选择自己充当他的儿子,那自己就是他的儿子,现今“父亲”迁葬自己何能不来呢?于是便有了大闹迁葬仪式的闹剧。
但这场“亲子认定”终究只能是一场谎言,一方面是张敏斌的自我之言,一方面是溥仪自传中没有生育能力的承认。
两相结合最终便可得知:张敏斌今日的行为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这样一桩无头悬案最终还是尘埃落定。轰动一时的溥仪儿子,也不过是跳梁小丑之行为罢了。
虽然此事已经尘埃落定,但是真正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因为关于溥仪是否有生育能力的问题,并没有医生进行检查,或者留下当时的病例可以客观的证明。
其无生育能力的认定只来自于其无儿无女的事实,和溥仪自己自传的描述。没有客观实际的认定,虽然我们已经得知张敏斌身份的冒充,但却不可敲定溥仪生育能力的有无。而我们要了解真相,还要回到溥仪的婚姻故事。
四次婚姻,断雁孤鸿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势必备受瞩目,他的退位不仅代表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更代表新生活的开始。
而他个人的人生也是具有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至今在民坊中还流传着众多关于溥仪的故事,而他的婚姻故事更是被人广为传播。
溥仪一生曾经有过4段婚姻,5个妻子。最初的两位是他在皇宫中所带出来的,也是初期感情最好的两位。第一位是末代的皇后婉容,另一位是他的妃子文绣。可令人唏嘘的是,这两位妻子和溥仪都未曾有过孩子。
婉容和溥仪的爱情在这段时光中也是极为幸福的,共同话题让两人相懂相知。但是,后期的感情巨变,两人心生隔阂,抑郁的婉容也因此患上了烟瘾,在日本政府的虐待下,她最终发疯而亡。
而文绣作为溥仪的后妃,在溥仪投靠日本人的时候,心生怨恨,夫妻疏离。后又被驱逐出宫,在驱逐的时候袖里藏刀,准备为情自杀,但却被好心人救了下来,后又逃离天津。
登报公开与溥仪的离婚,可谓新时代女性,后又与军官刘振东结婚,极为平凡的日子让她过得幸福安逸,最后也孕育了孩子。
而“孩子”的出现其实已经有苗头可以认定为是溥仪没有生育能力。
在失去两位妻子之后,溥仪并没有想过要孑然一身,而是通过选秀的方式迎来了自己下一任妻子:谭玉龄。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恩爱有加,本以为这会是溥仪最后的最后一位妻子,但谁知谭玉龄于1942年莫名其妙地死于皇宫之中。
两人极其短暂的婚姻,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但是这个时候,其实谭玉龄都不知道溥仪实际上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丧妻的溥仪难过了数日之后,并没有停止自己寻妻步伐,不甘寂寞的他再次选秀,选择了李玉琴。
可有新思想的李玉琴,也如文绣一般于1957年和溥仪废除了婚约。自此,溥仪迎来了李淑贤,两人认定是彼此的感情归宿,没有孩子的两个人,也非常希望能够留下一子半女。
两人辗转各大医院进行检查,也未查明究竟是何许原因导致两人无子无女。而溥仪也从未给李淑贤提起过自己那个大闹仪式的“假儿子”张敏斌,可想而知张敏斌的身份只不过是溥仪所杜撰的,但张敏斌却利用此点大做文章,其目的可想而知,不过是哗众取宠,希望借助自己“溥仪儿子”的身份大做文章罢了。
结语:
可真相终究不会被隐藏,所谓企图攀龙附凤的行为终究不会被人们所认同,也势必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参考文献:
陶彬,王笑笑.67岁老人自称溥仪儿子 驳斥婉容皇后失德之事.城市晚报.2006年。
尚洪英.溥仪骨灰安葬始末.故宫博物馆.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