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之荀子:战国最后的宗师,儒家的另类,帝王术的导师
迪丽瓦拉
2024-11-01 21:09:41
0

原标题:《大秦赋》之荀子:战国最后的宗师,儒家的另类,帝王术的导师

近期《大秦赋》持续热播,这部剧给我们展现了战国末年各国之间相互征伐的画面。除此之外,齐国的稷下学宫让人眼前一亮。稷下学宫中出现了荀子、韩非、李斯等多位学派代表,给我们重现了战国末年中国文化的开放和鼎盛。

提起荀子,很多人都忘不了他那篇“青出于蓝”的《劝学》,作为战国末年的学派宗师,荀子的成就远不止如此。

荀子,本名荀况,字卿,因此又称荀卿,他本是赵国人,在齐国稷下学宫担任祭酒,后来死在了楚国。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并且广收门徒,影响深远。

荀子最出名的徒弟有三个,分别是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子、西汉初期丞相张苍。另外,荀子还有一位著名的徒孙,此人就是《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因为李斯和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因此后人曾认为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实荀子主张的仍是儒家,毕竟,荀子说过“青出于蓝”嘛。司马迁也认为荀子是儒家代表,因此他把荀子和孟子并为一传,为《孟子荀卿列传》。

战国时期,荀子继承儒家思想,从赵国来到齐国,打算把自己的学术主张付诸实践。然而,当时齐国有邹衍、邹奭、淳于髡都是高谈阔论的名家,荀子并没有得到齐王的重用。当年齐国灭宋国,齐闵王骄傲自大,荀子上书大言“处胜之道”,却没被重视,荀子无奈,去了楚国。齐襄王登基后,荀子第二次来到齐国,直到齐襄王去世时,荀子因资历最老,被齐国补充为列大夫,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风俗通义·穷通》记载:

“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荀子)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

此后数年,荀子三度担任祭酒,他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名震天下。与此同时,荀子广收门徒,李斯、韩非等人,皆拜于荀子门下。

《史记》记载,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荀子曾去过秦国,打算劝秦昭襄王以儒治国,但遭到了秦昭襄王和秦相范雎的反对,荀子无奈而去。

荀子在齐国待的时间最长,在稷下学宫扬名于天下,但到了晚年,齐王听信谗言,荀子被迫离开了齐国,来到了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兰陵县令。然而,楚国人认为荀卿的思想太危险,荀子又辞别了楚国,回到他的母国赵国。赵王久仰荀子大名,拜荀子为上卿,后来楚国回心转意,春申君黄歇亲自派人来接荀子回楚国,继续担任兰陵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辞官,以老迈之年死在了楚国。

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荀子虽然集儒家之大成,但其地位在儒家学派中十分尴尬。自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以孔子、孟子为尊,孔门十哲为代表人物,却很少有人提及荀子,因为荀子在儒家学派中是一位“另类”,他发扬了儒家思想,却被后人否定,这可能是荀子的悲剧。

儒家思想中,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讲究相互仁爱,和谐相处;而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增加了“义”“善”等内涵,讲究“民贵君轻”。荀子则主张“礼法并用”,让统治者以德服人的同时,用道德和法制来教化万民,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歧,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但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类很早就为了饱暖而相互争夺,“生而有好利焉”,因此,需要后天来感化,并用礼法制度来教育。

相比于孔孟,荀子的思想更偏现实主义,因为他除了重视道德教育,更强调法制的惩罚。这也是他在儒家中地位尴尬的原因。

荀子是战国时期最后的宗师,《史记·李斯列传》曾记载“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可见,李斯口口声声所说的“帝王之术”,其实是荀子倾囊相授的。然而,荀子一生颠沛,虽然留名于世,但却无力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他的弟子李斯却是“帝王之术”的真正实践家。

荀子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被冷落的儒家代表,直到近代,一些著名的学者开始研究荀子的思想,大家才发现荀子思想的真正价值。荀子的现实主义儒家思想,和现代的治国理论有许多契合之处,这也是荀子地位上升,但不管荀子的地位如何上升,都不能与战国末年同日而语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扒... 日本,曾经是亚洲的霸主,东亚的无敌强者。 19世纪下半叶,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受苦...
原创 成... 毛主席在《沁园春》一词中提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话足以看出毛主席对成吉思汗...
原创 曾...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风风雨雨,但却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苏联对罐头有多狂热?50年开发... 全文共2756字 | 阅读需6分钟 苏联解体后,我们曾经看到俄罗斯食物短缺的一幕。所以很多人就会逆推...
原创 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韩信 这句来自韩信的名言,揭示了即便是聪明的人也难...
原创 九... “历史从不沉默,只是等待被发现的那一刻。” 考古学家在湖南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中,意外地发现了三万...
原创 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其他两场分别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在官...
原创 冈... 这张照片可能会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感到不适,但它却记录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成千...
原创 朱...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变成皇帝的故事早已在民间传开,几乎每个那个时期的人都听说过他的传奇经历。朱元璋的这一...
原创 华... 三国演义中的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堪称经典。这个情节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忠诚与曹操的聪明机智,也成...
原创 杨... 虽然刘少奇和彭德怀之间的争执很快平息了,但这件事却引发了广泛而深远的反思。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不同领...
原创 白... 说到白刃战,很多人都会想到“抗日神剧”。这些剧中最让人吐槽的情节就是像“手撕鬼子”这样夸张的描述。虽...
原创 临... 袁世凯的一生堪称惊天动地,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瞩目的英雄人物,也有不少被视为反派的角色,而袁世凯恰恰是一...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被誉为“锦马超”,而在羌人眼中,他更是被奉为“神威天将军”。他首次出场时便表现得...
原创 关... 三国的各方势力中,刘备出身最为平凡,虽然他一直挂着“汉室后裔”的名号,但这只是他在江湖上混日子的一个...
原创 你... 照亮印度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
原创 赵... 赵括是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特别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中,他的名字被广泛提及。到底赵括是一个军...
当年韩信不过一介无名小卒,夸夸... 从底层崛起的全能型选手。 1 在萧何赏识韩信之前,韩信可不是无名小卒,他此时已是治粟都尉,是汉军中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当...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9日电 (陶拴科)今年是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发掘出土30周年,曾...
原创 为... 古代的冷兵器战争通常是面对面的激烈肉搏,真刀真枪的较量。因此,冲在最前面的人往往会面临很大的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