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很多电视综艺都逐渐向国学靠拢,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再次拿起了课本,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像《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再次走进了大家的视线。有人说,《百家姓》不过是一部姓氏整理合集罢了,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实不然,《百家姓》里也隐藏着很多文化。
《百家姓》是宋朝编写的,所以第一个姓氏就是宋朝皇帝的姓——赵,紧接着吴越国王和他正妃的姓氏,之后是南唐国王的姓氏,总而言之,《百家姓》中姓氏的排名是非常有讲究的。
虽说排在前面的是当时的大姓,但毕竟一千多年过去了,姓氏的排名早已发生了改变,现在再排列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最能够引起大家兴趣的,当属那些古怪的姓氏。相比于单姓,复姓一直都更受大家欢迎,复姓可以包含很多寓意,有时候还会有才子风范,比如说“纳兰、端木”等姓。看过《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应该都对端木这个姓氏很熟悉,里面的端木磊是个非常温柔的音乐才子,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端木家族就曾经有过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就是孔子的徒弟端木赐,他还有一个让人熟知的名字——子贡。
不管是端木赐还是端木磊,名字听起来都非常好听,但如果换一个姓氏,那这个名字就会大打折扣了,比方说把端木换成李,那端木赐变成了李赐,端木磊就变成了李磊,名字瞬间就变普通了。虽然端木、纳兰等复姓在历史上都有代表人物,但代表人物最多的复姓莫过于司马了。司马其实是个官职名称,和司徒、司空一起并称为“三司”,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姓氏。早在西汉时期,司马家族就出了一个名叫司马迁的名人。
到了三国时期,又有了军师司马懿,几十年后,司马家族建立了西晋,司马又成了国姓,北宋时期,司马光再次光宗耀祖,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的小孩子,后来他带人编纂了我国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再加上司马迁写《史记》,我国最著名的两部史书都是司马家的人写的。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司马家族在历史潮流中逐渐没落了,目前仅存不到三万人,虽然这三万人中仍不乏各种人才,但和鼎盛时期相比,司马家族人数规模着实少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