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前期战力超群,为何唐高宗以后,再也没有骄人的战绩?
迪丽瓦拉
2024-11-01 23:11:27
0

原标题:唐军前期战力超群,为何唐高宗以后,再也没有骄人的战绩?

当一个朝代开始走向衰落,必定会有新生力量来取代前朝。隋文帝去世后,天下在隋炀帝始终逐渐崩盘,残暴统治更逼得百姓四处起义,不少朝廷官员也参与其中。抓住隋朝末年大乱之势,李渊父子起步反隋,历经多难才建立起唐朝。

论国家强盛程度,几千年封建历史中,几乎没有能与唐朝相提并论的。尤其第二代君王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富民强,对邻国也有很强的威慑力。唐朝前期,军队战力超群,优秀将领比比皆是。

但到了第三代唐高宗在位期间,军队战斗力远不如前,再也没有多骄人的战绩。唐太宗一手建造起的军事强国,到了李治手中,却再没有了多大威信。邻国虽同样不敢轻易来犯,但相比于先帝在的时期,高宗时期的武力实在不值得一提。

而唐军前期战力超群,为何唐高宗以后,再也没有骄人的战绩?实际上,军中人才青黄不接,战斗力下降的现象,早在唐太宗统治后期就已有了苗头。

人才稀缺

李渊父子夺取天下,以及建朝初期对外出兵的胜利,与当时朝中人才之多密切相关。

李世民本身武功高强,到了战场上也令敌人闻风丧胆。但打战毕竟不可能只靠一人,有多个优秀将领为他分忧,保家卫国,才能更好地治理整个国家。

唐太宗在位时,也有不少对外战争要打。当时让李世民可以委托重任的优秀将领非常多。李绩、李靖、侯君集等人一出手,便打得外敌乖乖受降。

但人才再强,也有老去的一天。到了贞观后期,将领老化的现象就开始露了苗头,李世民也曾对此忧心忡忡。到了贞观十八年,再细算军中名将,也只剩下三个人了。

唐太宗考虑日后军中仍需优秀将领,也曾下令在军中及民间挑选可造之材。

但直到唐太宗去世,也没有选拔出多少优秀人才。唐高宗继位之后,却切实地面对着军中缺人的窘境。

后世谈论起唐高宗的用兵困境时,时常将他与李世民相比,驳斥其不能广纳贤才。但这一点对于唐高宗而言,确实有些“冤枉”了。

人才稀缺的苗头从上一任君王唐太宗那开始显露,只不过人才可遇不可求,李世民强求之后也没有太大效果。只不过当时只是稍露苗头,真正的困境等到唐高宗继位之后才完全显露出来,李治也因此背了锅。

加之当时武则天为了夺权,也曾杀掉一众良将。

在唐高宗因身体抱恙无法总理朝政,令武则天辅助国政时,朝廷将领和臣子的排布,也从武则天安排。一旦与武则天意见不和,将成为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后定寻一个合适的借口将其铲除。

许多良将就倒在武则天的夺权计划之下,昔日替唐高宗起草废后文书的大臣,甚至让武则天找借口连诛九族,日后连唐高宗也不敢再轻易招惹她。

府兵制的崩溃

唐朝建立之初,一直沿用府兵制度。百姓平时无事可在家中种田,只抽出一些时间来参加军事训练,以备用兵之时。唐朝前期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府兵加入,战斗力空前强盛,农耕经济也没被落下。

但到了唐高宗时期,府兵制就开始走向崩溃了。

最重要原因在于土地煎兼并。百姓若能分得一亩三分田,足以养活家中老小,闲暇时间“服兵役”都心甘情愿。但到了唐高宗时期,土地兼并的情况愈加严重,大批土地掌握在地主手中,许多百姓无田地可耕种,只好沦为流民。

百姓不再守着自己的一份田地,朝廷的募兵制度却没有得到改进,依然沿用府兵制,且原本应允的补贴也未能真正实现。

在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时,就已允诺百姓,以府兵身份出征并立功的话,朝廷奖励军工将授予田地。哪怕战死沙场,朝廷的补贴也一定会到位,奖励的田地可由儿孙继承。

这大大激励了百姓参军的热情,但后来朝廷食言,对府兵的补贴和奖励已无法实际发放到位。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到了后期,连朝廷手中的田地也不多了,更无力发给府兵作为奖励。

私人土地被吞并,即便冒死参军也拿不到田地补贴,百姓彻底失去了参军的热情。但幻想破灭,百姓还是以糊口为先,不愿再为了奖励上沙场。

到了李治想要用兵时,军中已经没有充足的兵力了。兵力不足,再加上募兵困难,军中一度兵力紧缺。连兵都没有了,军队的战斗力迅速下降,早已没有了建朝初期的辉煌。

到了唐高宗以后,武则天时期,甚至出现了“流民过半”的情况。人民颠肺流离,连自己的温饱都无法解决,但没有心思去为朝廷军队做考虑。

加之可用的良将非常少,带兵打战有时只能用普通战士补上。一旦战败出现重大伤亡,损失的兵力要在补回来已经无能为力了。兵为军队之根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连士兵的数量都凑不够数,也就没得培养了。

对外政策

唐高宗时期,国力强盛到再到达一个新的峰值。此时唐高宗信心满满,便开始对外扩张。前期对外战争胜多败少,但到了后期,军队战斗力下降,便逐渐变成了胜少败多。

不同于唐太宗时期的恩威并施,唐高宗更主要以武力制胜。但随着众名将逐渐去世,府兵制度趋于崩溃,战局便开始逐步被扭转了。

对外政策上以征服其他国家为主,但常年征战必须付出巨大的兵力和精力。一战便是好几年,打起战来,国库压力大,死伤惨重,使得军队兵力也大幅减少。此时再讲“以和为贵”已是太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打。

良将稀缺,兵力不足,还想打胜仗已是天方夜谭。此时唐朝便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兵少导致战斗力下降,又因战斗力下降惨败,再度造成死伤惨重,兵力再一次下降。

俗语有言:“盛极必衰”,鼎盛之后倘若没有好的政策及实行方式来推进,只是一味吃老本的话,终也会被反噬。

唐朝前期国力强盛,给得起好的补贴的奖赏,百姓自然愿意随军打天下。但唐高宗以后,土地兼并的困境连皇帝家也难以摆脱,以土地为主的府兵制只有走向崩盘。

唐高宗时期虽并不拉跨,但由于武则天的存在,以及李治本人的软弱,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迫害。待在朝廷无良将可用时,一切都已太迟了。

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将昔日强盛的唐朝兵力推向深渊,唐高宗时期就已十分不妙,到了唐高宗以后,更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绩了。

昔日李渊父子靠强势起兵夺得天下,又如何能想到,多年以后打起战来,他们的后人早已没有了多少优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颛... 《山海经》中提到很多关于上古时期的故事,这些故事看起来让人感觉有些类似于神话,所以对上古时期充满了疑...
原创 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帝王眼中,他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物都应该归其所有,纣王作...
原创 直...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来是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兽首...
原创 历... 脍炙人口的杨家将传说在被搬上银幕后催生了老令公杨继业、巾帼豪杰穆桂英等一系列经典的影视形象,在其中被...
原创 滇...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国防会议期间,“慷慨陈词”请缨抗战,表示愿尽云南...
原创 朱... 泱泱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历史记载的皇帝多达四百二十余人,这其中确实有许多残酷嗜杀的暴君与...
原创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不少战役都广为流传,最出名的就...
原创 曹... 说起曹操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个男人可不简单,并且还是非常的不简单。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曹操是一个非...
原创 诸... 在三国的历史里,有一句民谣,那就是:得卧龙凤雏其中一人,便可以得到天下。而卧龙就是诸葛亮了,这也说明...
原创 蒋... 1927年四月,正值 国共大革命和北伐战争 胜利的时期, 但蒋介石却开始指挥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和...
原创 7... “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叶剑英元帅的经典诗词众多,《八十抒怀》里的这一句是经典中的经典。...
原创 清... 康熙十六年(1677年),地点长沙,6万清军战败,马宝率兵乘胜追击,途中下了暴雨,视线受阻,道路不通...
原创 明... 明朝的造船事业是从中国战国时代一脉相承的,中国人对于科技事业的探索在没有榜样的情况下也走了几千年。战...
打开百万年前的“生存启示录” 本报记者 曾杨希 赵艺乔 文/摄 说起浙江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用“建德人”来...
原创 庞... 庞德原是马超的副将,他在马超手下时便屡建奇功。他和马岱堪称马超的左膀右臂,在夺长安、战潼关、取西凉的...
原创 毛... 提到“预言”两个字,相信大部分读者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某些宗教或团体宣扬的,以臆测、巧合为主的封建迷...
原创 庐... 1959年在庐山上,一场大会影响了许多人,大会原本的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纠正左的错误”,...
原创 刘... 吕后是个权利欲望极大的人,但作为一个女人,要保住自己的权利,首先要保住儿子刘盈的皇帝宝座,而刘邦的儿...
原创 苏... “飞云驶。香车故国难回睇。芳心渐摇,迤逦吴都繁丽。忠臣子胥,预知道为邦祟。谏言先启。愿勿容其至。周亡...
原创 周... 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出名,最初创立时正值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的关系较为融洽,所以早几期学生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