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面对德国的高将领反对进攻苏联的时候,说了一段名言:苏维埃好比一所四处漏雨破房子,我们只要走进去踢一脚,这所房子就得坍塌。但事实是这所房子居然没有倒,而且越来越结实。最终倒下的却是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低估了苏联的任性和耐战力。以及苏联政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原来是打算在1941年的5月中旬到下旬实行,但是意大利这个猪队友在希腊的用兵失败,希特勒被迫分兵巴尔干,迟滞了进攻苏联一个月的时间,进而将战事拖延到了冬天。再就是两个国家都实力来说,苏联赢的面大是肯定的。 苏联战略纵深广大,可以经得起失败,挺得住。而后来当苏联攻入德国本土的时候。德国几乎没有纵深。 苏联本土作战,可以全国动员,德国职业军人作战,作战地域陌生。苏联作战资源丰富,作战成本无限,德国能源短缺。
也就是说德国的胜利在于速胜。 闪击战就是速战速决。因为德国无法打持久战,并且在战后取得敌国战略资源。事德国的目的。而苏联则是越打越强,持久战和和他的耐是苏联取胜的关键。苏联的基础设施落后,后勤保障无法及时供给,苏联铁路属于宽轨。无法和西欧的铁路一样。可以说,自苏德战争开始,德国的后勤保障就不及时。
而从战时经济来看,整个二战苏联的火炮,坦克,飞机生产量都高于德国,因为苏联可以放弃一切民生资源去生产武器,希特勒做不到,也不敢做。再就是希特勒入侵苏联以后,整个德国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苏联军民的战斗意志及其坚定和强大。在著名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军民齐呼,斯大林的城市永远属于斯大林。在此期间苏军硬是跟德军耗了200多天,正规军打完了预备役上,而且严令共产党员必须亲临一线,冲锋在前。预备役打完了妇女上,七万多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机枪手,通信电兵、护理员和护士,苏联人一堵墙、一间房屋、一堆瓦砾都要跟德国人拼死争夺。如此强大的战斗意志让德国人退步了。可以说当时的苏联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慷慨赴死,最终战胜了侵略者。
综合来看,就是希特勒低估了苏联抵抗的决心,苏联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广漠的领土拯救了苏联,这也有与苏联的战斗意志和韧性分不高开的,而德国战略只适合于速胜。打不起消耗战。也就是说,从入侵苏联那天开始,希特勒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