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外修形象,内修涵养。蒋介石的一生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最终不可避免被人民抛弃。论历史功绩,蒋某人负面大于正面,在人们的心里,他的形象更是差强人意。
除了秉性而言,论外在形象,在你的脑海里,蒋某人是不是就是那个笔直的腰杆、严密的风际扣、黑披风,还有那个锃亮的“光头”。从现在人们的审美而言,作为一个领导者,留光头似乎很不庄重,然而,也正是光头,让他变得与众不同。
蒋介石
事实上,蒋介石并非是病理性“秃头”,他也并不是我们所说真正意义上的光头。晚年的宋美龄就曾说出蒋介石不留发的真实情况。这与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有关。
左起:毛福梅、王采玉、蒋介石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孝子蒋中正
蒋介石的母亲叫王采玉,这个女人的一生很不平凡。也许正是因为母亲的遭遇,才让蒋介石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蒋母王采玉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青年时代她命运多舛,曾一度遁入空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蒋肇聪(蒋父),后来在接连不幸的家庭不幸中,于逆境之中顽强奋斗,上孝下教,治家有方,成为万千女性的楷模。
蒋中正深受母亲影响,对于母亲的含辛茹苦,他多能体会,成年后对母亲思慕至深,感恩之心也与日俱增。
王采玉
1921年6月14日,蒋母因患心脏病,卒于故居内寝,享年57岁。好在蒋中正在母亲临终之前,及时赶回家中侍奉左右。蒋母弥留之际,曾再三叮嘱蒋介石:一要为她择地另葬,不与其父同穴;二要办一所学校,培育乡里子弟;三要报答几家至亲好友的恩情。对于这三件事,蒋介石不敢怠慢,在他发迹之后一一兑现。
蒋介石不留发,与母亲王采玉有关。据宋美龄回忆,蒋介石之所以会留光头,是因为他曾经遇到一位高僧,据这名高僧所言,如果他不留头发,他的母亲就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或许是因为母亲坎坷的人生遭遇,因而他对高僧的话深信不疑,他照做了。
所以,一提到蒋介石,他光头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大众视野。当然封建迷信并不可信,只是蒋公的这份孝心确实值得赞扬。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这样解释“孝道”:“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在孝道这方面,蒋介石不但在形象上改变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上也是从不敢对母亲有所忤逆,包括蒋母死后停灵期间,他抚尸大哭多次,并写下了让人动容的《哭母文》。1923年,为纪念母亲60冥寿,蒋介石特在离母亲墓址约300米远的地方建筑三间新式洋房,取名为''慈庵'',即纪念慈母之意。蒋介石对慈母行如此大哀之礼,在同事朋友中博得了一个''事母至孝''的美名。
慈庵
与宋美龄携手一生
其实蒋介石光头的原因不仅仅有母亲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蒋介石曾经在一次公开场合说明了自己为什么是“光头”。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次他对军校学生训话时曾说:“其实我并不是光头。但是我在北方的时候,北方系的军人全部都是都是光头,所以我也留了光头。后来为了革命来到南方,南方军人并不剃发,大家觉得我很奇怪,于是就都以为我是光头了,实际我是有头发的。”
可以看出,蒋某人也很无奈,只是他已经习惯了自己“光头”的造型。同时期的谭延闿、冯玉祥、阎锡山、张治中等人都剃过光头,但名气最大的的光头当属老蒋。
蒋介石
虽然蒋介石如是说,但很多人对他的光头造型还是有很多猜测。因为蒋介石曾经好寻花问柳这一口,所以有人说他得了梅毒,导致头发脱落。不过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毕竟在当时老蒋有优越的医疗条件,大可以将此病根治,陈洁如对此就解释过。再者,与宋美龄结婚之后,两人感情甚笃,所以老蒋断不会再去烟花柳巷,可见他的光头与疾病无关。
宋美龄说是因为蒋公的母亲,丈夫才没有蓄发,事实上,宋美龄知道蒋介石在众人的眼中不是一个善良的形象,所以宋美龄出于对丈夫的处处维护,才在晚年替丈夫说几句话。毕竟蒋介石一生待宋美龄不薄。
毫无疑问,蒋介石、宋美龄两人当初的结合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宋家贪图蒋介石手里的权力,蒋介石贪恋宋家的社会地位,所以两者的结合就是“双赢”,一拍即合。
蒋介石迎娶宋美龄
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两人婚后却恩爱有加,蒋介石十分珍惜宋美龄。无论是生活用度、生活起居,蒋介石都尽力满足宋美龄,而宋美龄也是处处爱惜蒋介石的羽毛,两人的情感历久弥坚。都知道,宋美龄没有自己的孩子,不过她曾经却有过身孕,只是由于刺客行刺蒋介石未果,而遭受惊吓,导致小产。此后,蒋介石对宋美龄更是恩爱有加。
所以,对于丈夫“光头”的形象,宋美龄没有介意,甚至处处替蒋公着想。不得不说,两人的爱情,确实羡煞旁人。不过,正如蒋公前妻陈洁如所说,虽然蒋公落发不是梅毒引起,但不排除蒋介石可能确实有不明原因导致的脱发症,这直接导致了他只能“选择”留光头。而这一点宋美龄从来没有提及,或许她也不敢提及。
蒋介石、宋美龄
蒋某人不蓄发的背后
关于蒋介石不蓄发,他的侍卫副官翁元回忆录中,专门提到了蒋介石留光头的原因,这些有的是亲眼所见,有的则是听蒋介石亲口所说。有3点原因值得一说。
首先,蒋介石早年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上过学。那个时候北方不少士兵都会留光头,蒋介石入乡随俗也剃了发,以至于他有头发就会理掉。再有,蒋介石一度提倡“新生活运动”,觉得“光头”形象与此运动宗旨相吻合,就不定期开始剃光头发。
其次,蒋介石的头发属于那种比较细,不太浓密的类型,这可能是先天原因。若留得太长不好看,所以一旦长长了,他就会让理发师把他稍稍剪短点,但并不是剪光头,头发还是有的,只是比较短。只是因为头发细,远看过去就像光头一般。
蒋介石、宋美龄
第三,蒋介石一直以光头形象示人,以至于后来他干脆就直接留光头,这样就有了一定辨识度,看起来也比较威严。
不过,总的来说,蒋公对光头似乎有不情愿的意思,甚至当别人说他是光头的时候,他还非常生气。有一年,蒋介石孙子蒋孝勇理了个光头回来,蒋介石就问蒋孝勇,为何将头发剃光。蒋孝勇说是学校老师要他们剃
的
,说这叫“中正头”,全校男生都得剃。蒋介石听后十分生气。在之后的教育大会上,蒋公对此事进行了批评。
历史很让人玩味,有些历史问题很浅显,有些历史问题充满了迷幻色彩。不过通过一些事例的比较和分析,总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真相。蒋公的“光头”造型,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蒋介石的后代,你会发现,蒋家的男性似乎都有着相似的症状:蒋经国,蒋孝勇,蒋孝严等人,乃至现在孙子辈的蒋友柏,他们似乎也都经历了“中年脱发”的窘境。这不免让人生疑,也许蒋介石确有先天性脱发症,正是这种遗传病才导致蒋介石年纪轻轻就变成了“蒋光头”也说不定。
蒋孝严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只能交由历史去解答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蒋介石是一个孝子,据说为了母亲有个好的归宿,他果断剃了光头。至于真相是不是如宋美龄所说,至今也是个问号。只是蒋公的“光头”形象一直伴随着他的政治生涯,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外在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有涵养的内心,蒋某人做到了吗,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