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最绚烂又最丑陋的明朝历史
迪丽瓦拉
2024-11-02 00:05:43
0

原标题:《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最绚烂又最丑陋的明朝历史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无论其大小,故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故浩瀚无涯。——《另一半中国史》

历史的赞歌应该献给那些主动拥抱文明,甘愿奉献血统,不求留下姓名的人们,无论他们是华夏还是蛮夷。历史的天空会同情迫不得已的人,同情随波逐流的人,同情屈辱挣扎的人,无论功过,无论是非。

元末的蒙古铁骑与红巾起义军血染了神州大地,浇熄了此片土地上最后一寸阳光。但紧接其后一轮耀眼的明月冉冉升起,辉煌的大明王朝,揭开帷幕。

提到明朝,无数光芒围绕在我们华夏子民的头顶:

《永乐大典》、永宣盛世、明代长城、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

但同时,我们脚下又踩着污秽不堪的淤泥:

闭关锁国、文字狱、重农抑商、土木之变、廷杖制度、太监专权、八股取士、奢靡腐败、贪官酷吏层出不穷、民不聊生。

谁说历史一定是进步的?在故事的刚开始,文明仿佛就退回到几百甚至一千年前。

对功臣残酷的杀戮,烂无底线的分封,诸王再次割据、叛乱;

对人性的尊重再次回到蛮荒,一位受人尊重的士大夫,可能因为一点小事,直接当众扒掉裤子,廷杖折辱;

虽无北宋如此严重的冗兵冗官拖垮财政,但是却养着一群数量更为庞大的宗族蚕食着国家的脊柱。

虽然这些没有阻止大明成为一个璀璨的帝国的脚步,但是两百年后,它就因为刚开始种下的因,而灭亡。

人们都说,读史以明志,读史以吸取教训。可是历史却惊人的相似。前人犯下的错误,我们在不断的复制。近代也是如此,只是剥削人民的对象由皇帝变成了军阀和列强。

怪不得黑格尔说过一句话: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其实不仅仅中国,西方的历史也是重复着同样的轨迹。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还要读历史?

我们不妨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以前我们读的历史书大约分为两类。

一类是学术化的,它只是事件观点的罗列,没有个性,没有感情,总是自说自话,揪住一个小问题、小是非不放,也许它是专业研究者的重要资料,但是它枯燥无味的言语,始终无法提起兴趣。

另一类,是打着“通俗史”的招牌,讲述着也许无中生有的宫廷轶事,和政治阴谋。或是过分的煽动某种价值观,过分赞扬和贬低某个历史人物。

介绍一下一本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它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历史研究者,张宏杰先生。他的书恰巧属于第三类:既有学术研究又有不腐朽的价值观支撑,还有有趣、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不是悬浮在空中,每篇每章都落在实处,他是在写历史,更是在写我们。

我认为,他还有拥有一个真正的历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东西:不过于纠结某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时空,站在当时的角度,以“同情之理解”,带我们感受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不得已。

这才正真的印证了那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时,我们也许就能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读历史能得到什么?

我想它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循环了几千年,不同抉择下的不同人性。

一位得道高僧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人寻果,菩萨寻因。

其实我们普通人读历史,与其重视我们中华民族取得的累累硕果或者屈辱历史,倒不如回到根源去探究起因。

而这个起因,很大一部分就源自人性。

历史并非必然,历史也并非不断的进步。只有人性不断地循环、不断累加跟进。

本书为我们展示了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七张面孔”是皇帝朱元璋、篡位者朱棣、太监魏忠贤、清官海瑞、叛臣吴三桂、忠臣郑成功和造反者张献忠。七个人,七个侧面。他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拼凑出一幅明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完整图像。

这些不仅仅是历史,也对应着我们当下的人性;他们不是圣人,而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他们也不是历史的罪人,而是历史滚轮上的蝼蚁;他们都是凡人,与我们一样的平凡,一样的自私。这一张张无法被遗忘的面孔,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同样也造就了我们。

所有历史中的他们,皆是凡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说到汉奸,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汪精卫,但是这篇文章,却要让大家记住另外一个大汉奸王揖唐。 年少确...
原创 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苏联,国力雄厚,军力强大,科技发达,可谓如日中天,经过与美国三十多年的冷战,逐渐占...
原创 参...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国军第九军乃是杂牌部队,由第四十七师和第五十四师组建而成。 第四十七师原本系孙...
原创 陕... 众所周知,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陕西省的历...
原创 他... 前言: 1948年,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期。 可就在急需用人之时,毛主席却下令枪毙了曾经击毙过日军中将...
原创 溥... 清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因为正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才导致了中国后来变得非常落后,竟然沦为了...
原创 明... 世人皆知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却不知内阁首辅竟成了新的"宰相"。那些位高权重的首辅们,在朝堂之上呼风唤...
日本芯片惨案 “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 上世纪七十年代,战后快速发展的日本半导体产业遭遇到美国的“黑船叩关”,美国...
原创 成... 傅友德也是明朝开国大将,骁勇善战、英勇无比、百战百胜。就算是在大明建立后,平定巴蜀,横扫漠北,一生可...
原创 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朝晚期思想腐朽,军队溃败,所以才会导致清王朝的灭亡和八国联军的侵华。但是所有的事...
古祠流芳数百载,今日重建续根脉 扬子晚报网9月24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魏宏伟) 斗拱飞檐,雕梁画栋……9月23日,能工巧匠们...
原创 张...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五虎大将的名声,所谓虎父无犬子,五虎大将的后代们也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是蜀国建国...
原创 晚... 晚清广州照相馆人像作品。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
原创 “... 宋朝官场 对于官吏的绩效考核制度,每个朝代都有,但是每个朝代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有着不同的考核内容和...
原创 清... 在所有清宫剧中,不管是《甄嬛传》还是《延禧攻略》,抑或是其他清宫剧,妃子都喜欢喂皇帝吃葡萄,为什么不...
原创 明... 文/寂寞的红酒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大明帝国曾是世界第一强国。鼎盛时期的明朝国力强盛、军...
原创 举...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首童谣诞生于汉末桓帝、灵帝年间。当时卖官鬻爵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
原创 孤... 为了您更佳的阅读体验,点个“关注”,我会每天给您更新娱乐资讯。 在电视剧《孤舟》所描绘的抗战岁月那混...
东西问|李孝聪:近30年越洋“...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近30年越洋“寻宝”,只为长城古地图 ——专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
原创 回... 李斯,被誉为千古一相,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他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至此,开启了华夏两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