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背了一个世纪的黑锅,苏芬战争的爆发,其实是芬兰人的锅
迪丽瓦拉
2025-07-27 10:03:44
0

长久以来,苏联就有一个被指责的罪名,说他们挑起了芬兰战争,侵吞了芬兰的土地。然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整个苏芬战争,其实是自沙俄时期的芬兰独立运动,延续至苏联革命战争,多年积累下来的历史因素导致的。

而这些矛盾最终在1939年集中爆发,最终演变为了苏芬战争和继续战争。而引燃这些矛盾,将其变为战争的,恰恰是芬兰自身。但结果,却让双方都损失惨重。

一、芬兰和俄国的爱恨情仇

数世纪以来,芬兰一直是瑞典王国的东部领土。直到1700年爆发了大北方战争,瑞典被新兴的俄罗斯帝国打败,其强权地位被后者所取代。

1809年,俄罗斯为保护其首都圣彼得堡的安全,对瑞典再度出兵,爆发了“芬兰战争”。

俄罗斯再度获胜,取得了大片领土赔偿,建立了“芬兰大公国”,为瑞典至俄国间的缓冲国。

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给予芬兰相当高的自主权,这也是未来后者成为独立国家的基础,当然这在当时也保证了沙俄和芬兰的关系较为稳固。

时至19世纪末,由于民族主义兴起和泛斯拉夫主义的高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收回了芬兰的自主权,对芬人实施所谓“俄罗斯化”政策。

也就是要从语言与政治上,对芬兰加以同化,提升帝国中央之实力。

尽管该政策终因俄国内部的冲突而失效,但已严重破坏了俄芬两方的关系,芬兰的知识分子也深切体察到自己文化受到威胁,独立意识大为增强。

1914年8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帝国因内部革命而最终崩溃,芬兰因而有了难得的独立机会。

1917年12月6日,就在帝国中央政府正因为“十月革命”一面混乱时,政府芬兰参议院正式宣布芬兰独立。

当时新生的苏俄布尔什维克政府正与德国商讨停战的可能性,前者领导人列宁与芬兰代表协商,原则上同意了芬兰独立,但实际上计划组织工人政府取代目前的政权。

这个做法,就当时而言,并非是错的,因为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政府来看,芬兰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并不应该分离出去。但这个做法,仍旧大大激怒了芬兰。

1918年1月27日,芬兰正式爆发了内战,流亡于国外的芬兰领袖古斯塔夫·曼纳海姆将军回芬兰指挥政府军作战

短暂而血腥的内战,最终由芬兰政府军获得胜利,芬兰政府军于1918年5月控制了全国领土。

不过双方的矛盾,也算是立下了,芬兰对于苏联的态度,是十分厌恶的。而苏联,也必须对芬兰实施防御,双方的矛盾,有增无减。

二、矛盾升级

1920年2月2日,芬兰与苏维埃俄国于爱莎尼亚的塔尔图一地签订《塔尔图和约》来划分两国边界。

由于此时的苏俄还正与波兰进行战争,芬兰得以获得非常有利的结果。

南部卡累利阿地峡的边界紧邻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后改称为“列宁格勒”)仅32千米,北部与东部边界也一直超出了大公国时期,与北冰洋相接壤,还拥有北极圈内的不冻港——百沙摩。

不过这个条约在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双方的矛盾点还在,但升级这个矛盾的,并不是苏联,而是芬兰。

在整个19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的时间里,苏芬两国一直处于敌对而紧张的状态,双方也都未签署正式的停战协定。

因为就在条约签订的1920年,双方在边境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冲突,而且几乎都是芬兰主动挑起的。

此时芬兰滑雪部队,往往会主动越境,袭击苏军边防哨所和村庄,引逗苏军前来追击,并将其诱入伏击圈歼灭,然后芬兰对外宣称,是苏联主动越境袭击。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芬兰政府经常发出仇俄宣传、进行具有法西斯风气的社会运动(如拉普阿运动),部分民族主义者也想取得更多的卡累利阿领土来构筑其“大芬兰”目标,所以就多次入侵苏俄边界

可以说在整个1920年代至30年代初,芬兰处于政治极为不稳的状态,直到了1930年代后期,以出口导向为主的芬兰经济逐渐成长,而其国内极端主义的政治运动也才逐渐消失。但是,也仅仅是运动消失,而此种心理和倾向仍旧留存。

苏联此时内忧外患,根本无力对芬兰做出惩罚,像样军事打击都很难实施。但作为回应,苏联以宣传手段称芬兰为“邪恶的法西斯集团”,并在苏芬边境加强了防御。

当然苏联的举动,不仅仅是因为芬兰的军事挑衅,更有对芬兰领导人曼纳海姆与维伊诺·唐纳的外交政策的怀疑。

1918年时,后者曾与德国过于亲近,一年后又开放港口给英军攻击俄国船只。

考虑卫国战争时期的形式,再加上芬兰在列宁格勒一线的军事挑衅行为,苏联对芬兰的防范是正确的。

不过,尽管苏芬两国仍处于互不信任的状态,双方还是因各自的需要而在1932年签署了《苏芬互不侵犯协定》,有效期限自1934年起维持10年。

当然,这个条约本质上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个条约不如说是被芬兰撕破用的。

在1934年签订后,芬兰几乎每年都要对条约提出条款审核,而苏联一旦有所反对,芬兰就会进行军事挑衅。而苏联对此做出让步的行为,反而被芬兰视为苏联外强中干的表现,反过来加强芬兰对苏联的军事挑衅行为。

可以说在1934年至1939年条约签订后的情况,与1918年至1934年的情况签订前相比,没有任何改进,反而恶化了。

三、矛盾爆发

而在1934年之后,苏联其实对于国际局势非常担忧。不单是因为苏芬边境线距离列宁格勒过近,更是因为百沙摩的矿产也正由大英帝国的一家财阀开采,距离芬兰不远的瑞典的铁矿石也正供应给纳粹德国。

苏联认为任何的大国都能轻易攻占芬兰目前领有的西南部海岛,芬兰必定无法阻止之。

除了列宁格勒的安全问题外,芬兰东面直接与东卡累利阿相接,该地有着将列宁格勒与苏联的北极圈不冻港相连接的战略要道——摩尔曼斯克铁路。一旦爆发战争,那么这条通道势必将会被切断。

1938年4月,苏联大使馆二等秘书鲍里斯·雷布金接触芬兰外交部长鲁道夫·霍斯提与其首相艾默·卡加德,表示苏联并不信任德国,两国迟早会爆发战争,他要确认芬兰在这场战争会采取何种立场

。芬兰代表向雷布金保证,芬兰将坚定地维持政治上的中立立场,也会抵抗任何武装入侵的行动。这个保证,让苏联稍微安心,但苏联也不敢完全安心。

同年8月18日,苏联再度提出草案,倘若芬兰愿意在正式的书面文件上证明将抗击任何外来入侵势力、允许苏军租借苏尔萨里岛和4座芬兰湾上的小岛30年和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苏联将保证芬兰领土的不可侵犯性,以及一份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协定。

但芬兰政府以中间温和派的艾莫·卡罗·卡扬德总理为首,认为这是想破坏芬兰的国家主权之举,故拒绝了苏方的要求。

1939年10月5日,苏联新任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召唤芬兰驻苏联大使阿尔诺·于尔约·科斯基宁,希望芬兰派出代表团就“某些带有政治本质的具体问题”赴莫斯科谈判。

1939年10月12日,芬兰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进行谈判,而谈判的重心,就是关于苏芬边境问题和土地问题。

会上,苏联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这次谈判中,苏联除建议苏联芬兰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

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俄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苏联,为期30年。

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两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此时苏联补偿给芬兰的土地为5529平方千米,为苏联对芬兰要求的2761平方千米领土大上两倍,且并不是如同许多西方资料所说的,为不可开发的冻土区,实际有客观的资源。

不过该条件,遭到了芬兰的反对,因为芬兰担心,这会毁坏其在卡累利阿等地的防线,也就是曼纳海姆防线,故而做出拒绝。

苏联遂修改条件,并加大了对芬兰的优惠,但仍旧遭到反驳。甚至于,芬兰政府在谈判期间,一边拖延谈判,一边对国外寻求军事援助,紧急备战。

尽管芬兰曼纳海姆元帅,对政府表示,与苏联的战争是不可接受的。但政府依旧强硬推行其策略。甚至反向对苏联提出了条件,但远远低于苏联的预期。

而且,芬兰的种种行动,都表现出了对苏联的强烈敌意。

最终导致苏联彻底对谈判失去耐心,因为在苏联极力缓和关系时,芬兰在背后默默的对苏联下刀子。转而双方开始战争,被称为“冬季战争”的苏芬战争就此爆发。

这场战争的爆发,彻底打乱了苏芬的态势。在1920年至1939年的冬季战争爆发前,苏联都是采取一个战略守势,攻势的反而是芬兰。虽然说在芬兰的角度上,不一定此举是错的,

但是政府过分的举动,彻底打乱了曼纳海姆的计划。因为原本曼纳海姆是希望,保留防线,然后割让土地,并向苏联索取更多。

本来此举可以为芬兰争取更多利益,但结果却造成了巨大的失败。

而苏联,虽然达成了一些目标,但也为此损失惨重。十二万人左右的战亡,近二十万伤亡的惨烈代价,才换来了这场胜利。可以说,这场战争,没有任何胜利者。

结语

对于苏联和芬兰,这场战争都是他们战略上的一个失败。芬兰长久以来的国防政策和外交政策破裂,并且失去了对于其国防重要的曼纳海姆防线。

而苏联虽然暂时解除了其北部国境线的威胁,但是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冬季战争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最终结果是,双方在1941年6月25日至1944年9月,再次爆发了战争,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继续战争”,而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参考文献:《苏芬战争1939-194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莫... 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在自己别墅办公室沙发上睡觉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
原创 朱... 导语:朱元璋给功臣赐过免死金牌,为啥还是被杀?也不看看上面这4个字 每个开国皇帝坐稳皇位后的第一件事...
原创 清...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现在有很多的古装剧,都喜欢演绎清朝时期的皇家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创 此... 文 | 陈飞 提要:西汉时期,霍去病率领汉军征伐匈奴,将这个困扰了华夏一族数百年的游牧民族一举击溃,...
原创 朱... 说起朱元璋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就是霸气和果断,当然他的这种霸气和果断也是误伤了很多忠臣名将,他可以说是一...
原创 曹... 《三国演义》大家肯定不陌生,里面曹孙刘最终三分天下,其中以曹操势力最强,有统一中国的潜力。官渡之战后...
真实的慈禧“照片”,被美国博物... 摄影术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视觉记忆,也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图像档案。对于遥远的清朝末期,摄影同样...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 如果要说到护国柱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立刻就会想到两个形象,一个是杨家将,另一个就是岳飞。 说实话,这...
原创 比... 我们知道能被评为开国元帅的将领,堪称各个的资历都是非常的深厚,再者功劳也是非常的大,可是有这么一个开...
原创 若...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少不了皇帝的影子。在很多的皇帝中,有很多人还都是文武兼修、胸怀大志向的人中豪...
原创 日...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放眼整个世界,中国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存在,综合国力更是令整个世界所仰望,不说...
原创 古... “在古代,你们是否曾想象过,在最为隐秘的时刻,若有他人突然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尴尬?”这样的问题,往往...
原创 大... #01.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发号施令的乾隆皇帝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的某一天,象征着皇家至高权威的...
原创 春... 说起春秋,我们一般想到的是春秋五霸。因为当时整体形势都是这些大国主导的。这些国家甚至左右的当时的历史...
原创 美... 1902年,深夜里的白宫,传出一声愤怒的咆哮。 政府在决策前,为什么不给华尔街打招呼? 幽暗的灯光下...
原创 外... 在近代领土回归其实相对很简单,因为弱肉强食,直接武力解决。 所以西方占据和抢夺了很多土地,光是英国就...
原创 美...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由大小132个岛屿组成。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波利尼西亚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
原创 盘...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
重报艺文志|80余年前,川渝大... 人物名片: 萧易,作家、学者,专注于文博领域写作,出版有《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知·道——石窟...
原创 原... 我们再看电视剧的时候,相信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那就是一个太监拿着皇帝的圣旨,向下面的人传递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