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 “中兴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受到今人评价很高的人。在左宗棠73岁的人生中,他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并且率军平定了陕西回变和收复新疆。
左宗棠从小聪慧,在5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省城读书,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由于学习刻苦,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期间左宗棠曾七次名列第一。
1832年,年仅20岁的左宗棠参加在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的,成为举人。(注:所谓搜遗说的是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录取想的行为。)
左宗棠成为举人之后,他开始专心学习,为考取进士做准备。可是尽管左宗棠极其努力,但是他连考三次都没有考取进士。这对从小就聪慧的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恰逢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最后左宗棠放弃科举考试,于是遍读群书,钻研兵法。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1837年,时任两江总督陶澍回家乡湖南安化省亲时,25岁的左宗棠写的一副对联送给他,内容是“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当这幅对联被陶澍看到后,认为左宗棠是当时奇才,随即举荐左宗棠。
天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左宗棠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为平定太平军筹划。多次立功,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1862年被曾国藩举荐为浙江巡抚,并组成中法混合军和扩充中英混合军与太平军作战,最后升任闽浙总督。
19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他的率领下清军很快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1年任军机大臣,同年改任两江总督。1884年,出任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1885年在福州去世,终年73岁。
纵观左宗棠的的一生,虽然没看考取进士,但他却凭借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最终成晚清帝国顶梁柱。左宗棠究竟在现在多么受人尊敬?下面小编将用一个案例给大家解释。
众所周知,香港李嘉诚曾多次蝉联亚洲首富。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在他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2号的“长江集团中心”顶层的办公室中竟然在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左宗棠写的一副24个字的对联,也是即“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也是李嘉诚办公室里唯一悬挂的书法作品。
左宗棠的这幅对联是当年在江苏无锡梅园泼墨挥毫留下的。这看起来平淡的24个字,却浓缩了我国古代圣贤“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为人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