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项羽残暴,刘邦仁义,为何章邯愿降项羽,却宁死不降刘邦?
迪丽瓦拉
2025-07-28 04:32:30
0

与项羽同时代的人,对项羽的评价呈两极分化,有人评价他神勇无敌,但也有人认为他滥杀无辜,残暴不仁。

项羽的某些乡人便认为他残暴不仁。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老们,曾在楚怀王面前如此抨击项羽: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长老们的抨击并不是凭空污蔑,项羽的军事生涯中,杀过降,也屠过城,巨鹿之战,坑杀秦国降军二十万;杀入关中后,对咸阳百姓进行无差别屠杀,并放纵士兵,烧杀抢掠。

项羽甚至像暴君一样,连进言者也杀。

分封诸侯后,有人建议他定都关中,项羽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拒绝。那人一时气愤,说了句“楚人沐猴而冠”,没想到项羽竟勃然大怒,下令用最残酷的刑法将他处死——烹杀。

诚然,项羽对自己的将士很爱护,将士们受伤或生病,他有时竟会流下真诚的泪水,但项羽对他人的残酷,已足以使他在世人眼中留下残暴的骂名。

反观刘邦,他在同时代人眼中,名声就比项羽好许多。那些抨击项羽残暴的楚国长老,纷纷在楚怀王面前称赞刘邦,说他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事实上,刘邦虽然有些粗鲁、率性,但整体上不失仁厚。

在战争年代,刘邦当然也像其他将领一样,屠过城,但次数不多。而且,刘邦进入关中后,对关中百姓秋毫不犯,约法三章,甚至连百姓们主动犒军,都被他婉拒,这一仁义之举所收获的名声,足以掩盖其以往的过错,奠定其忠厚长者的形象。

所以当此之时,任何一个普通的秦朝官员和将领,当他们决定不再效忠秦王朝投靠义军时,面对刘邦和项羽,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刘邦。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邦攻入关中之旅之所以进行得异常顺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大批秦朝官员不战而降。

然而,有一个人是个例外。

这人就是被誉为“大秦最后的名将”的章邯。如你所知,他没有投靠仁义的刘邦,却归降了“残暴”的项羽。

那么,章邯为何要投靠项羽呢?

诚然,章邯决定归降时,面对的只有项羽,刘邦当时正在西征途中,章邯即使想投降刘邦,条件上也不允许。然而,章邯当时虽没有投降刘邦的机会,但秦亡后,刘邦给他制造了一个机会。

灭秦后,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刘邦不甘心称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重返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

项羽早就防着刘邦这一招,封刘邦为汉中王的同时,又将章邯和他的同事司马欣、董翳封在原关中故地,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以此阻挡刘邦东出。

但项羽万万没料到,他麾下有一个名叫韩信的军事天才,而他又偏偏投靠了刘邦,还偏偏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在韩信的辅佐下,刘邦突袭关中三位藩王,先后打败司马欣和董翳,并迫使其投降,然后将章邯围困在废丘城。

章邯即将弹尽粮绝,在刘邦看来,他最好的选择是投降,反正他已经降过项羽一次,而且现在他的战友司马欣和董翳也已投降,他为何不降呢?

巨鹿之战时,他手握二十万大军,尚且投降项羽,如今,他已是穷途末路,又有何理由不降?按说,他更应该投降。

可事实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章邯选择了自杀。也就是说,他宁愿死,也不愿投降刘邦。投降刘邦有那么屈辱吗?章邯为何宁死不降?

事实上,对章邯而言,投降刘邦确实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但这不是刘邦人品有问题,不值得投降,而是章邯已经降过项羽一次。大丈夫不可再辱,投降项羽已经受辱一次,绝不能再受辱第二次。

毋庸置疑,章邯是具备这样的道德操守的。

当初他投靠项羽,完全是被迫,而不是对秦朝落井下石,追逐利益。一开始,章邯并不愿投降项羽,他希望为大秦建功立业,可是,二世皇帝胡亥对他不信任,多次派人到前线指责他。后来,赵高又取代李斯担任丞相,更是对章邯不友善,还差点杀了他的同事司马欣。

章邯恐惧,他不想成为第二个蒙恬,无奈之下,只好向项羽投降。

尽管事出有因,但在章邯看来,这终究是一种背叛。章邯因此受到了内心深处的道德谴责。既然不能做大秦的忠臣,那就做项羽的忠臣,如果又背叛项羽,岂不成了职业叛徒?世人将如何看待自己?

这是章邯拒绝投降刘邦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章邯拒绝投降刘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担心刘邦不会放过他。

刘邦素来不杀降,连经常吐槽刘邦傲慢的王陵都曾说过刘邦厚道,章邯应该也知道这点,既然如此,他为何还担心刘邦杀他呢?

因为章邯不同于一般降者。但所谓的不同,不是说章邯能力特别突出,刘邦担心自己镇不住他,而是他背负了太多骂名。

韩信曾对刘邦说,“(章邯)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所以,章邯担心刘邦为了收买人心,巩固自己在关中的地位,将他处死以泄秦国父老之愤。

刘邦会不会这样做?楚汉争霸,正当用人之际,从这方面看,刘邦不会这样做。但从另一方面看,刘邦好不容易才获得关中百姓的好感,如果又招降关中百姓深恶痛绝的章邯,关中百姓当做何想?

不过,刘邦既然赦免了司马欣和董翳,这两人同样被关中子弟痛恨,如果章邯投降,刘邦未必不会再赦免他。

但无论如何,章邯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章邯宁死不降刘邦,不算一个错误的决定,毕竟他保留了一个名将最后的尊严。试想,如果章邯又投降刘邦,正如前文所说,世人将如何看待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随着日本动漫或次元IP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带动了日本文化的对外输出。特别是近代各热血游戏和漫画...
原创 长... 在中国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进入前三甲的分别是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民...
原创 古... 朱元璋是布衣农民出身,小时候的生活贫困无比,但他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的严明,生平最痛...
卜工再谈三星堆:六个宝藏坑的分... 青铜大立人、顶尊神坛、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些精美又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究竟是因何而铸造?它们为什么会被...
原创 清... 张芾被任武处死后,回民知事大,不反不行了。加上回有宗教之团结,不少阿訇都做了起义的领导人物,阿訇这个...
原创 索... 索伦是否知道维拉们不会再干预中土世界的事务,并针对他发动的战争?是否是因为他知道维拉不想再破坏中土世...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普通版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普通版,作为中国近代银币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中国收藏界其详细的介绍,特征、铸造情况...
原创 关... 文/纪布 话说,三国演义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时至今日,更是名扬...
在仰韶文化考古中寻觅黄帝时代(... □本报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双槐树遗址、铸鼎原遗址、彩陶等考古词汇成为...
原创 在... 要我说一个是自己表兄弟,一个是自己表叔,李景隆真的很难。 这就是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的角色,都说李...
平安建设|青铜峡公安:让忠诚在... 在闪亮的警徽中是庄严的国徽,在藏蓝的警服下是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青铜峡公安的忠...
原创 清... 很多人都对晚清在北方边境失掉的150万平方公里耿耿于怀,有些人还纳闷原来那里的中国人会不会还心怀祖国...
原创 关...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孙权擒杀之后,刘备痛苦不已,准备兴兵为关羽报仇雪恨。这时候...
原创 清... 现在古代剧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了解还是很多的,那么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御前带刀侍卫”这个...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书写... 中新网杭州10月20日电(林波)“我怕这段历史、这些人被遗忘。”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之江编剧村...
原创 古... 旧社会人们加入哥老会,又叫“烧袍哥”。原来袍哥开山立堂,效法古人结拜之风,要烧三把半香,取义气相期的...
原创 杜...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近40000人的伤亡代价,终于全歼黄百韬第七兵团,粟裕将军总...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顺利登基成为皇帝,而李元吉的媳妇,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媳...
原创 古... 很多人都喜欢看古代战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一定对古代士兵强攻城池的情景不会陌生:攻城军队通常拿着云梯靠...
原创 关... 相信大家看《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上蜀国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关羽。在公元219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