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蒯大富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刚刚上清华没多久的他,便意外卷入到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成了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不过,今天这篇文章并不聊他在那段特殊时期里的特殊经历,而是要独独说一说他在上清华之前的一些事。
蒯大富是1945年9月13日生人,这个出生的日期比较特殊,刚好与一位著名人物去世的月日相同。据蒯大富自己说,他的老家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振东乡,家中人口比较多,几代都是农民。为了挣工分补贴家用,他从小就不得不学会了割草放牛。
1951年的时候,蒯大富开始上学。6岁的他,也许天生就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年级前三名。一直到小学毕业,也没有掉过队。上了初中后,他更是越发不可收拾,不光成绩蹭蹭蹭的往上升,就连思想也开始变得异常活跃起来。
那是在初二下学期的时候,公社办食堂。学校老师鼓励学生提意见,于是蒯大富便说公社食堂办得不好,每次碰到下雨天,家家户户都要提着小盆去打饭,一不小心脚底打滑饭菜就全撒了。最后,他甚至还给出建议,办食堂还不如分到各家吃。
事实上,蒯大富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是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的。只是因为他年龄比较小,且成绩又非常好,所以班主任一直护着他,这才使他没有让人抓住了把柄。此外,蒯大富在学习上也特别爱提问题,有一次在一道杠杆物理题上,他竟与老师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发展到最后,蒯大富和老师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样干耗着。蒯大富没有办法,只好偷偷地写信给清华大学物理系,拜托他们代为解决这个难题。结果,清华大学物理系对这封来信极为的重视,很快便让物理系的大二学生苏永华着手解决。苏永华成绩非常好,是物理系的佼佼者。他在得知这个问题后,花了很大的功夫解了好几大张的纸给蒯大富寄过去。
蒯大富后来回忆,这个苏永华为人特别热心,在杠杆问题解决后,还一直坚持与他通信,并鼓励他一定要报考清华。也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使得蒯大富从初中开始,便怀揣着一个上清华的梦想。
时间来到1960年,蒯大富开始进入高中课堂。也许是运气实在太好,他所在的八滩高中竟接连调来了几位水平非常高的老师。这些老师对蒯大富的帮助特别大,尤其是其中一个名为刘德明的化学老师,他从来不搞题海战术,就单单划个考试范围,就让蒯大富在高考中取得了化学科目一百分的高分。
当然,蒯大富本身就是一个颇有天资的学霸。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除了物理不是第一,其它各科次次都是第一。用他老师评价他的话说,他就是个绝对的天才,就算坐那不学习,别人花两年时间都不一定赶得上。因此,蒯大富能够考上清华,绝对不是偶然。
只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优异的学习成绩帮助蒯大富考上清华的同时,也使他意外卷入到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最终自食恶果,落了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