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国民党兵力高达400多万,是我军的两倍还多,且装备精良,大多装备的是美式新装备。按理说,这样一支部队在战争当中应该大放异彩才对,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一支部队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减员严重。
这里所说的减员并非是完全被我军消灭,而是其中一部分被我军消灭,剩下的则是选择了起义接受我军改编。这些国民党军队的起义不仅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甚至打乱了蒋介石的整体布局,致使其丢了半壁江山。
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期会有大量的国民党军队选择起义,投降我军呢?
起初只是一些小股部队起义,对整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紧接着就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培养的一些学生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到了最后,一些国民党高官都开始选择了起义,如傅作义,张治中等。
傅作义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沉重打击。以至于许多国民党军队见到解放军都提不起任何斗志。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国民党军队成建制投降我军的现象。
1945年10月,国民党高级将领高树勋向我军投诚。此人原是西北军的军阀,是冯玉祥的旧部,早年间投身军伍,当过冯玉祥的贴身警卫。多年来,高树勋跟随冯玉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官职也是一路升迁,直至做到青海省代省长的要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跟随冯玉祥前往一线参加抗日战争。在乐陵作战时,高树勋带领部队与日军苦战,可是即使高树勋作战再英勇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就在即将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肖华将军率军赶到,高树勋这才转危为安。也正是这一战,高树勋与肖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为日后高树勋投诚埋下了伏笔。
高树勋不仅对日作战十分英勇,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1940年4月石友三的部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石友三看着手下伤痕累累的队伍,决定投降日本人,企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重建部队。高树勋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好友走上那条不归路,于是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谏,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可石友三非但不听,还对其破口大骂。高树勋见劝谏无果,于是决定大义灭亲,设计将石友三骗来,之后将其打晕装在麻袋里,埋在了黄河边。
一转眼,抗日战争结束了。本以为能够松一口气了。令人没想到的是解放战争随之爆发,高树勋看着国民党内部日益腐败的局面很是不满,于是他在1945年派出自己的亲信与刘邓接触,表示自己想要起义。经过一系列的准备,高树勋率领部下一万多人宣布起义。毛主席也发来贺电,表达出赞扬之意。后来,高树勋在刘邓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树勋的起义成为了国民党投降我军的开端,自此之后不断有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为减少我军伤亡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8年10月,正值淮海战役爆发前,国民党军队当中又有两名将领向我军投诚,分别是张克侠和何基沣。
国民党军队
张克侠出生于河北,年幼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军,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929年,张克侠成为中国特别党员,由周恩来直接领导,,后来他又担任张自忠的参谋长,不久后被保送到陆军大学深造。
何基沣,七七事变后,日军攻占北平,守军奋起抵抗,何基沣也在守军当中,他率军与日军抗争到底,但还是失守了。他本人也因为左胸中弹而脱离部队修养。休养期间,他来到延安,在这里他见到了毛主席等人,也正是在那时何基沣成为了党员
淮海战役爆发后,两人按照计划率领军队发动起义,将国民党的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帮助解放军成功渡河,为之后全歼黄百韬兵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后,张克侠担任林业部副部长的职位,何基沣担任了水利部副部长和农业部副部长等职位。
这些起义者虽然在整体战局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要说对蒋介石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傅作义率军接受和平改编了。
傅作义自1910年参军以后就一直在阎锡山的晋军中任职,之后的傅作义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逐渐成为了阎锡山的嫡系,得到了阎锡山的大力栽培。他曾经凭借不足一万的兵力阻挡奉军5万精锐的进攻,坚守驻地100天,经此一战,傅作义一举成名。另外,傅作义还是一位爱国将领。抗战时期,他率领军队与日军激烈交锋。长城抗战等著名战役都出自傅作义之手。在他的指挥之下,日军损失惨重。
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抗日战争结束后,傅作义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抢占了北平天津张家口一带,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天津张家口相继被解放,傅作义只好收缩兵力固守北平城。
北平是三朝古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任何炮火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北平遭受战火,我党派出聂荣臻等与其谈判,希望他能接受和平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傅作义同意接受和平改编,第二天签署了和平改编的协议书,当天解放军全面接手了北平的防御任务,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入城仪式,北平居民夹道欢迎。
傅作义的投诚对蒋介石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使蒋介石丢失了北方的大好河山。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国民党人员投降我军呢?
第一,我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受到了无数百姓的拥戴。
第二,我军对于投诚过来的国民党人员十分的宽容,只要是他们承认错误,我军就接纳他们,不计前嫌。
第三,对于投诚过来的国民党人员,我军都公正地对待他们,并没有做出伤害他们的事情,这也为投诚过来的国民党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